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水产养殖温度控制设备,具体地说是一种水产养殖恒温调节装置,包括水泵和换热管道,其中换热管道埋于地下恒温层中,所述换热管道的进水口连接所述水泵,所述换热管道的出水口与水产养殖基地连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摆脱了海洋环境、自然资源等条件对海洋生物的人工养殖、孵化业的制约,同时节省了加热、制冷设备投资以及后期生产过程中的燃料、电力等能源投资。(*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水产养殖温度控制设备,具体地说是一种水产养殖恒温调节装置,应用于海洋生物的人工养殖、孵化业。
技术介绍
长期以来,水产(海水)养殖业、孵化业一直采用传统的方式,即直接提取海水或采取将海水通过加热、制冷以获得优质的养殖、孵化环境等方法进行水产养殖孵化。直接提取海水存在着水体冬、夏季温差大的缺点。冬季海水温度低(零下3度左右)水产苗种、养殖品在此种温度水体中生长速度缓慢,夏季海水温度高水产养殖苗种、养殖品对生长环境不适应容易滋生疾病、缺氧,因此冬、夏季温差大,养殖、孵化效果不理想。冬季若采取将海水加温,目前普遍采用锅炉燃煤加热或电加热,耗能高。夏季若采用制冷机组使海水降温,·则存在着养殖成本高,养殖收入负增长的缺点。这种将海水夏季降温、冬季加温的方法,则存在着能耗高、养殖成本高的缺点,不切合大水体,工厂化的养殖、孵化产业实际。另外由于海水盐份较高对普通的加温、降温设备腐蚀严重甚至影响水体,不利于海洋生物的人工养殖、孵化。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水产养殖恒温调节装置。该装置摆脱了海洋环境、自然资源等条件对海洋生物的人工养殖、孵化业的制约,同时节省了加热、制冷设备投资以及后期生产过程中的燃料、电力等能源投资。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水产养殖恒温调节装置,包括水泵和换热管道,其中换热管道埋于地下恒温层中,所述换热管道的进水口连接所述水泵,所述换热管道的出水口与水产养殖基地连通。所述换热管道的出水口为喇叭状。所述换热管道为多个。本技术的优点及有益效果是I.本技术能经济、方便地得到适宜温度的水体,有效地提高了水产养殖、孵化的经济性、安全性。2.本技术实现了冬季提高养殖水温、夏季降低养殖水温使养殖水体冬、夏季温差降低目标,有效地提高了水产养殖、孵化的可靠性。3.本技术利用地下自然资源使养殖水体升、降温。节省了冬季水体升温、夏季水体降温费用。本技术冬季海水升温比常规方法节省50% -60%资金,夏季海水降温比采用冷冻机组节省90%资金。4.本技术改变了传统利用煤、电等不可再生资源提供生产能源的方法,利用纯自然资源,节约了能源,减低了污染物排放,有利于环保。5.本技术利用了地下自然资源降低了养殖成本,提高了经济效益。填补了本领域的空白。附图说明图I为本技术的结构原理图。其中1为水泵,2为换热管道,3为地下恒温层,A为进水口,B为出水口。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如图I所示,本技术包括水泵I和换热管道2,其中换热管道2埋于地下恒温层3中,换热管道2的进水口 A连接水泵I,水泵I用于提取水源地内的海水,换热管道2的出水口 B与水产养殖基地连通。换热管道2采用换热效果好、耐腐蚀、无毒的PE管。本技术的工作原理是将从水源地内提取的海水通过动力设备加压,然后经过埋于地下恒温层3的换热管道2,经过充分热交换使海水达到需要的温度后,输入养殖、孵化基地。影响摄取地温的参数有地质条件、恒温层温度、管道长度和管道内径、管道内介质流速及介质的条件等。地质条件的影响本技术的工作目的为能够持续、可靠地使地上海水通过换热管道与地下恒温软土层交换热量。因此,要求所依赖的地下恒温层3能够吸收热量,并能将换得的热量传导出去,以保证换热温差,使管道内介质在连续的工作条件下有可靠的换热环境。恒温层温度影响本装置利用对流换热原理,因此恒温层与换热介质的温差决定了对流传热的热流量公式为Q= aAAt 式中Q 对流传热的热流量,单位是W ;A----对流传热面积,单位是m2 ; Δ t----壁面温度与壁面法向上流体的平均温度之差,单位是K; a—一比例系数,称为表面传热系数,W/(m2.K)。因此当地质条件、管道长度与管道内径、管道内介质流速充分满足要求时,地下恒温层3的温度对本技术最终获得的输出温度起着决定作用。管道长度与管道内径、管道内介质流速影响本技术采用强制对流换热的方法,因此其管道表面传热系数与管道长度、管道内径及介质流速有关。介质条件影响介质的粘稠度决定了雷诺系数,影响了热传递效果也决定了流速的选择。实施例根据本地地温摄取的影响参数、本地区自然环境、地质环境等特点,结合本企业养殖、孵化的温度要求,换热管道2采用多个de50mmPE管、并将其平铺于地表以下4mm深的地下恒温层3中,每根换热管道2水平间距为5m,此时恒温层温度为9°C。输送的介质流速为O.39m/s,水泵出口压力为I. 05MPa,换热管道2的长度为3000m。本技术夏季海水输入温度最高达27°C时,经本装置换热后和可得到输出温度为10°C的海水。冬季海水输入温度最低达-2°C时,经本装置换热后可得到输出温度为9°C的海水。财务数据表明,仅IOOOOm3孵化养殖水体一年的能源费用一项就直接节省100万元。权利要求1.一种水产养殖恒温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水泵(I)和换热管道(2),其中换热管道(2)埋于地下恒温层(3)中,所述换热管道(2)的进水口(A)连接所述水泵(1),所述换热管道(2)的出水口(B)与水产养殖基地连通。2.按权利要求I所述的水产养殖恒温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管道(2)的出水口⑶为喇叭状。3.按权利要求I所述的水产养殖恒温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管道(2)为多个。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水产养殖温度控制设备,具体地说是一种水产养殖恒温调节装置,包括水泵和换热管道,其中换热管道埋于地下恒温层中,所述换热管道的进水口连接所述水泵,所述换热管道的出水口与水产养殖基地连通。本技术摆脱了海洋环境、自然资源等条件对海洋生物的人工养殖、孵化业的制约,同时节省了加热、制冷设备投资以及后期生产过程中的燃料、电力等能源投资。文档编号A01K63/06GK202680264SQ201220258620公开日2013年1月23日 申请日期2012年6月1日 优先权日2012年6月1日专利技术者陈春有, 王国娟, 赵刚, 殷海燕, 宁永斌 申请人:东港市新有生态水产养殖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水产养殖恒温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水泵(1)和换热管道(2),其中换热管道(2)埋于地下恒温层(3)中,所述换热管道(2)的进水口(A)连接所述水泵(1),所述换热管道(2)的出水口(B)与水产养殖基地连通。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春有,王国娟,赵刚,殷海燕,宁永斌,
申请(专利权)人:东港市新有生态水产养殖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