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吴茱萸-甘草药对提取物的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吴茱萸-甘草药对提取物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吴茱萸是临床常用药,首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中品,为芸香科植物吴茱萸Euodiarutaecarpa(Juss.)Benth.、石虎Euodiarutaecarpa(Juss.)Benth.var.officinalis(Dode)Huang或疏毛吴茱萸Euodiarutaecarpa(Juss.)Benth.var.bodinieri(Dode)Huang的干燥近成熟果实。味辛、苦,性热,有小毒,归肝、脾、胃、肾经,具有散寒止痛、降逆止呕,助阳止泻之功。《雷公炮制药性解》载:“吴茱萸辛热之剂,宜入五经,以理寒证。多食大损元气,肠虚者忌之。”李时珍谓之“辛热,走气动火,昏目发疮”,并引孙思邈所言“陈久者良,闭口者有毒。多食伤神,令人起伏气,咽喉不通”。由此可知,吴茱萸之毒,主要责之于其辛热之性,偏性大,则毒性大,多食则“伤神”、“走气动火”。现代研究已发现吴茱萸的毒性成分主要为挥发油和生物碱,前者如吴茱萸烯等,后者如吴茱萸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吴茱萸-甘草药对提取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将20-30份吴茱萸和7-13份甘草药材粉末用8倍量的体积分数为85-95%乙醇回流提取1-3次,每次2-4h,合并提取液,提取液减压浓缩得到浸膏;将浸膏以适量水溶解后用大孔吸附树脂柱色谱分离,依次用纯水、体积分数15%、35%、55%、75%、85%、95%的乙醇梯度洗脱,收集85%乙醇洗脱部位,再经硅胶柱色谱分离,依次用体积比38:1、22:1、17:1、5:1的氯仿-甲醇洗脱,收集17:1洗脱部分,浓缩即得;各原料均为重量份。/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吴茱萸-甘草药对提取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将20-30份吴茱萸和7-13份甘草药材粉末用8倍量的体积分数为85-95%乙醇回流提取1-3次,每次2-4h,合并提取液,提取液减压浓缩得到浸膏;将浸膏以适量水溶解后用大孔吸附树脂柱色谱分离,依次用纯水、体积分数15%、35%、55%、75%、85%、95%的乙醇梯度洗脱,收集85%乙醇洗脱部位,再经硅胶柱色谱分离,依次用体积比38:1、22:1、17:1、5:1的氯仿-甲醇洗脱,收集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不公告发明人,
申请(专利权)人:启东茂材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