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龚跃明专利>正文

一种治疗婴幼儿非感染性腹胀腹痛的中药软膏或凝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245339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22 20:3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中医中药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组方简单的用于治疗婴幼儿腹胀腹痛的软膏或凝胶制剂,其主要特征在于该方剂仅含吴茱萸一味中药成分并以软膏或凝胶等液体或半固体形式存在,可直接涂抹而无需敷贴和遮盖。

Chinese medicine ointment or gel for treating infantile non infectious abdominal distension and abdominal pai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治疗婴幼儿非感染性腹胀腹痛的中药软膏或凝胶
本专利技术涉及中医中药
,提供了一种组方简单的用于治疗婴幼儿腹胀腹痛的软膏或凝胶制剂。
技术介绍
腹胀腹痛是婴幼儿(28天以下为新生儿,3周岁以下为婴儿,3至6周岁为幼儿)常见病症之一,原因包括细菌感染、病毒感染、寄生虫感染及消化性溃疡、肠套叠、肠系膜淋巴结炎、消化不良所致肠胀气、肠痉挛等。其中,非感染性腹胀痛中,消化性溃疡、肠套叠、肠系膜淋巴结炎等严重情况相对少见而消化不良所致胃肠胀气、胃肠痉挛(胃肠绞痛)较多见,中医常谓之“积滞”,基本相当于西医功能型腹痛之范围。积滞于两三岁内婴儿甚为常见,尤其两三月龄内新生儿则更属高发。有研究显示,约30%的婴儿曾有肠绞痛现象,甚至有学者认为几乎所有婴儿都会出现胃肠胀痛现象,唯轻重程度不同而已。婴儿胃肠胀痛一般始于一至四周,四到六周达到高峰,通常四至六个月会随着胃肠功能之发育完善而自行改善。胃肠胀痛较剧(俗称肠绞痛)婴儿会出现突然性大声哭叫,可持续数小时,常每日几乎定时发作,也可日内多次阵发性发作,哭时面部通红,口周苍白,腹部鼓胀而紧张,双腿向上蜷曲,双足发凉,双手紧握,抱哄喂奶皆不能缓解,终以哭得力竭、排气或排便而止,每周发作多次甚至每日几乎同一时间且多为傍晚发生,其间对父母亲人等产生极大煎熬。发生原因包括哺喂姿势不对,婴儿吸乳时吞入大量空气、哭吵时吸入较多空气形成气泡在胃肠内移动致腹痛、喂奶过饱使胃过度扩张引起不适、婴儿胃肠神经及功能发育不够成熟,消化系统各段运动/蠕动不受神经很好的协调控制,肠内气体不能顺利排出等。处理方法包括控制哺乳姿势和哺乳量、哺乳后竖抱并充分拍嗝、每日及发作时腹部按摩、飞机抱、肛门应用小儿开塞露和口服西甲硅油通便排气等。然经常出现诸多方法均不奏效以及开塞露应用不便、口服二甲硅油影响婴幼儿营养吸收等问题。传统中医中药也有一些治疗婴幼儿肠绞痛的口腹药方,然低龄婴幼儿服用困难而极不配合,依从性差。一些外用贴剂则存在主要解决腹泻而非腹痛或包覆婴儿尚未彻底愈合之脐带残端易引起感染、贴用部位易发生过敏和湿疹、敷贴不稳易掉落、粘贴过紧则揭帖疼痛等问题。故此,研发更安全适用且无需贴敷之新药物新剂型实属必要。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专用于治疗婴幼儿尤其是6个月以内婴儿非感染性腹痛的中药软膏或凝胶制剂及其制备方法,其主要特征在于该方剂仅含吴茱萸一味中药成分并以软膏或凝胶等液体或半固体形式存在,可直接涂抹而免于遮盖或敷贴。经查,国内外目前均尚无以吴茱萸单一药味组方并以软膏或凝胶等液体和半固体形式存在的专用于婴幼儿非感染性腹痛的治疗药物,也无类似专利申请与授权。被西医称认为是消化不良所致的一组胃肠胀气和痉挛绞痛等症状,中医谓之积滞。积滞之名,首见于《婴童百问》,是因乳食内积、脾胃受损而致食停中焦、积而不花、气滞不行所形成的一种胃肠疾患。本病一年四季皆可发生,各年龄组小儿皆可发病,但以婴幼儿多见,一般预后良好,但少数患者积久不化,迁延失治,脾胃功能严重受损,影响小儿营养及生长发育。《古今医统﹒腹痛》载:“小儿腹痛之病,诚为急切。凡初生二三月及一周之内,多有腹痛之患。无故啼哭不已,或夜间啼哭之甚,多是腹痛之故,大都不外寒热二因”。《小儿卫生总徽论方》载“小儿心腹痛者,由脏腑虚而寒冷之气所干,邪气与脏器相搏,上下冲击,上则为心痛,下则为腹痛,上下俱作,心腹皆痛。更有一证,发则腹中撮痛,干啼无泪,腰曲背弓,上唇干,额上有汗,此名盘肠内钓之痛,亦由冷气入脏所为也”。《小儿药证直诀﹒脉证治法》将腹痛分为积痛、虫痛、胃冷虚之证。明代《证治准绳﹒幼科﹒腹痛》中归纳前人经验,列有寒痛、积痛、虫痛、锁肚痛、盘肠内钓痛、症瘕痛等。本专利技术分析认为,《证治准绳﹒幼科﹒腹痛》中所载虫痛,应与现代医学之寄生虫感染相关,锁肚痛与肠梗阻等类似,盘肠内钓痛则与肠套叠类似,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非感染性腹痛则与积痛、寒痛相关,多因乳食不节而内积不化加之脾胃虚寒以致气滞不行所致。尽管历代医家对婴幼儿非感染性腹胀腹痛多有表述并载有多方,然因制剂技术之时代局限,却多以内服方剂为主,鲜见外用经方,低龄婴幼儿内服药物多有不便且依从性甚差。目前市面虽有用于小儿腹痛腹泻之外用贴剂销售,然包覆婴儿尚未彻底愈合之脐带残端易引起感染,且贴用部位易发生过敏和湿疹,并有敷贴不稳易掉落、粘贴过紧则揭帖疼痛等问题。化学药物西甲硅油乳剂是二甲硅油和二氧化硅组成的复合物,为一表面活性剂,常被西医用于解决婴幼儿胃肠胀痛问题,其作用机理为改变消化道中存在于食糜和粘液内的气泡之表面张力以使之分解,释放出的气体被肠壁吸收并通过肠蠕动排出。然西甲硅油属于非水溶性矿物油脂,不能被胃肠道吸收,也不能被快速完全排出而黏附于胃肠壁,影响小儿胃肠对营养素的消化和吸收,这对快速成长期的婴幼儿多有不利。本专利技术以单味传统中药吴茱萸为基础并以现代制剂辅料与技术将之制备为使用简便、无需内服也无需敷贴的外用软膏(乳膏)或凝胶,解决了上述一应不利。吴茱萸,中药,按中国药典2015版载,别名吴萸、茶辣、辣子、臭辣子、吴椒、臭泡子等,为芸香科植物吴茱萸、石虎或疏毛吴茱萸的干燥近成熟果实。味辛,苦,温,有小毒。归肝、脾、胃、肾经。功能主治为:散寒止痛,降逆止呕,助阳止泻;用于厥阴头痛,寒疝腹痛,寒湿脚气,经行腹痛,脘腹胀痛,呕吐吞酸,五更泄泻,外治口疮,高血压。《本经》:主温中下气,止痛,咳逆寒热,除湿血痹,逐风邪,开腠理。《别录》:主痰冷,腹内绞痛,诸冷实不消,中恶,心腹痛,逆气,利五脏。《药性论》:主心腹疾,积冷,心下结气,疰心痛;治霍乱转筋,胃中冷气,吐泻腹痛不可胜忍者;疗遍身顽痹,冷食不消,利大肠拥气。《日华子本草》:"健脾通关节。治腹痛,肾气,脚气,水肿,下产后余血。《神农本草经》:主温中下气,止痛,咳逆寒热,除湿血痹,逐风邪,开腠理。《神农本草经》:主温中下气,止痛,咳逆寒热,除湿血痹,逐风邪,开腠理。可见,古今各家都认为吴茱萸具温中止痛、下气制逆之功。然各家用于腹脘胀痛时,均以口服为主,如《太平圣惠方》卷四吴茱萸散,功效:温中散寒,主治小肠虚寒,小腹刺痛,或绕脐结痛,身出冷汗。组方:吴茱萸7.5克(汤浸七遍,焙干微炒)厚朴15克(去粗皮,涂生姜汁,炙令香熟)川芎30克干姜15克(炮裂,锉)甘草15克(炙微赤,锉)附子22.5克(炮裂,去皮、脐);用法:上药捣为粗散。每服9克,以水300毫升,煎至180毫升,去滓,不计时候,稍热服。再如《本草纲目﹒果部﹒吴茱萸》:心腹冷痛,用吴茱萸五合,加酒三升煮开,分三次服。以外用形式存在的一些方剂也不以小儿腹痛为治疗目的,如《普济方》(公元1406年)卷四十六头门首风附论治头风沐头方(出肘后方)用吴茱萸二升,水五升,煮取三升,以绵蘸拭发根良。再如《中医皮肤病学简编》(程运乾/陕西人民出版社/1979)以吴茱萸软膏治黄水疮(感染性脓包疮)。又如《手部疗法治百病》(程爵棠/2005)以吴茱萸等治疗慢性咽炎、喉炎,其组方为吴茱萸30克,生附子6克,麝香0.3克;上药共研极细末,用米醋调和成软膏,贮瓶;每次取药膏20克,外敷于双侧劳宫穴。近年一些与吴茱萸有关的专利申请,也均为多味药物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治疗婴幼儿非感染性腹胀腹痛的外用乳膏(软膏)或凝胶,其主要特征在于组方仅吴茱萸一味中药(但不排除冰片、薄荷脑、氮酮等促透皮吸收剂及凡士林、液体石蜡、甘油、乙酸乙酯、卡波姆等赋形剂存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治疗婴幼儿非感染性腹胀腹痛的外用乳膏(软膏)或凝胶,其主要特征在于组方仅吴茱萸一味中药(但不排除冰片、薄荷脑、氮酮等促透皮吸收剂及凡士林、液体石蜡、甘油、乙酸乙酯、卡波姆等赋形剂存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之制剂所用吴茱...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龚跃明
申请(专利权)人:龚跃明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