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红外辐射热风换热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33379 阅读:21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高效红外辐射热风换热器,在其外包绝热层的壳体的内腔中,装置有若干组双向板式红外定向辐射器;每组辐射器的上、下板面间,间隔一定距离装置有吸收体Ⅰ,其板面制有多孔;在吸收体Ⅰ的上、下板面间,间隔一定距离装置有吸收体Ⅱ,其板面无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形成的三个热源面积大大地超过了同功率的电热管,乳白石英管的表面积,且空气流与高温的第一热源形成垂直角度的碰撞,形成了高温,高效的热风换热的整体装置,用途广泛。(*该技术在2006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技术涉及红外辐射的热空气换热装置,具体地是一种工业用加热烘干领域的高效红外辐射热风换热器,是实现电—红外辐射—热空气的转换装置。目前,公知的热风换热装置,是由风机供风,直接流过电热管的外壁,将电热管所产生的热能带走,达到加热空气的目的。目前普遍使用的热风换热器存在着以下的缺点。①电—热转换率低乳白石英管50%红外涂料电热管46%②表面温度低乳白石英管750℃电热管500℃③表面积小(同功率相比)④换热面积小⑤换热效率差综上所述,导致能耗严重,热空气温度低等缺点。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型高效的热风换热器,采用高效红外定向强辐射器作为热源,以高效能的选择性吸收体作为热载体(吸收体),吸收红外辐射器所产生的红外辐射(a=0.98ε=0.10,a为吸收体的吸收率,ε为吸收体的反射率)通过热风循环来达到高效的换热目的。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高效红外辐射热风换热器,主要由壳体、热源、吸收体组成。a.在外包绝热层的壳体的内腔中,装置有若干组双向板式红外定向辐射器;b.每组辐射器的上、下板面间,间隔一定距离装置有吸收体I,该吸收体I为板形,其板面制有多孔;c.在吸收体I的上、下板面间,间隔一定距离装置有吸收体II,该吸收体II为板形,其板面无孔。所述吸收体I、II均为表面镀有选择性吸收镀层的金属板。本技术有以下积极有益的效果本技术所采用的热源,电热辐射转换率可达78%,表面温度高,结构形成的三个热源面积大大地超过了同功率的电热管,乳白石英管的表面积,且空气流与高温的第一热源形成垂直角度的碰撞,改变了原换热器空气流与热源形不成垂直碰撞的不良现象,形成了高温,高效的热风换热的整体装置,可广泛应用于汽车、自行车、电冰箱、洗衣机的涂装、化工、纺织印染、食品、木材、农副产品等行业的加热干燥。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附图说明图1是高效红外辐射热风换热器实施例的剖面构造图及空气流向图;图2是图1中第二热源的正视图;图3同图2,为其侧视图;图4是图1中第三热源的正视图;图5同图4、为其侧视图。本技术的高效红外辐射热风换热器,由壳体1、保温材料2、红外辐射器3、吸收体I,吸收体II构成见图1,在外包绝热层的外壳空腔中,装置数组红外定向辐射器3,例如国产巨龙牌红外定向辐射器,该辐射器辐射强度高,辐射温度可高达1348℃,功率密度大10w/cm2辐射器为双向板式,辐射器的上下板面间一定距离装置吸收体,吸收体I为多孔4的板面见图2图3,吸收体I的上、下面间隔一定的距离,装置无孔的吸收体II见图4图5,吸收体I,吸收体II均为表面镀有选择性吸收镀层的金属板。辐射器所产生的红外辐射被吸收体I吸收,表面温度升高,形成第二热源(辐射器表面作为第一热源),第一热源所产生的红外射线通过第二热源的孔,对第三热源进行辐射加热,形成第一热源所产生的红外辐射完全被吸收体I,吸收体II吸收的换热装置,即红外辐射热能的转换,同时由风机供给的低温空气(见图1中箭头指向),在风压的作用下,流过带肋板的第三热源,在其空间形成紊流,吸收了第三热源的能量然后从第二热源的孔洞穿过,带走第二热源的能量,空气温度进一步升高,同时带有两次升温的热空气分子与第一热源辐射器板面,成垂直碰撞状态,高效地带走第一热源的高温能量导致热空气的更进一步的提高。权利要求1.一种高效红外辐射热风换热器,主要由壳体、热源、吸收体组成,其特征在于a、在外包绝热层的壳体的内腔中,装置有若干组双向板式红外定向辐射器;b、每组辐射器的上、下板面间,间隔一定距离装置有吸收体I,该吸收体I为板形,其板面制有多孔;c、在吸收体I的上、下板面间,间隔一定距离装置有吸收体II,该吸收体II为板形,其板面无孔。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红外辐射热风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收体I、II均为表面镀有选择性吸收镀层的金属板。专利摘要一种高效红外辐射热风换热器,在其外包绝热层的壳体的内腔中,装置有若干组双向板式红外定向辐射器;每组辐射器的上、下板面间,间隔一定距离装置有吸收体I,其板面制有多孔;在吸收体I的上、下板面间,间隔一定距离装置有吸收体II,其板面无孔。本技术结构形成的三个热源面积大大地超过了同功率的电热管,乳白石英管的表面积,且空气流与高温的第一热源形成垂直角度的碰撞,形成了高温,高效的热风换热的整体装置,用途广泛。文档编号F24H3/02GK2260278SQ9624904公开日1997年8月20日 申请日期1996年12月13日 优先权日1996年12月13日专利技术者郭建国, 王海燕 申请人:保定巨龙高能开发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高效红外辐射热风换热器,主要由壳体、热源、吸收体组成,其特征在于:a、在外包绝热层的壳体的内腔中,装置有若干组双向板式红外定向辐射器;b、每组辐射器的上、下板面间,间隔一定距离装置有吸收体Ⅰ,该吸收体Ⅰ为板形,其板面制有多孔; c、在吸收体Ⅰ的上、下板面间,间隔一定距离装置有吸收体Ⅱ,该吸收体Ⅱ为板形,其板面无孔。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建国王海燕
申请(专利权)人:保定巨龙高能开发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3[中国|河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