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广海专利>正文

双道烟气加热空气预热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33251 阅读:19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一种造纸业上碱回收炉用的双道烟气加热空气预热器,是由烟气通道管和空气通道管构成,两通道管间有隔板,穿过隔板在两通道内装有热管,其结构简单,体积小,重量轻,传热性好,不积灰,使用寿命长,易于生产和普及推广,具有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该技术在200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是涉及一种造纸行业上碱回收炉用的双道烟气加热空气预热器。目前,碱回收炉使用的烟气加热空气预热器是由若干个通气筒间隔并列排列在一起,构成加热单元(如专利公开号为CN2050537U的武汉锅炉厂的产品),把几个加热单元串联起来,组成空气预热器。该机构由于空气是从若干个通气筒通过进入下若干个通气筒,当空气经过这样几个加热单元后,受到的阻力很大,不但不能满足碱回收炉对风压的要求,而且使风机耗能很高,而且该体积大,结构复杂,焊缝多,漏风问题不易解决,加大了后部低温腐蚀,传热系数低,通气筒水平设置,碱灰会在通气筒上产生积累,增加烟道阻力,大大影响了设备的使用寿命和使用效果,设备耗材多,不经济。本技术的目的就是针对上述情况和结合碱回收炉使用的需要而提供一种新型的碱回收炉上用的双道烟气加热空气预热器。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来实现的,在两筒间加隔板,构成双筒双通道,穿过隔板在双筒内装多个超导热管。本技术结构简单,安装使用方便,造价低,易生产,传热效率高,不积灰,寿命长,经济和社会效益显著。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结构作详细说明。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剖面主视图。图2为本技术的俯视图。图3为本技术的左(右)视图。由图1给出,本技术是由烟气通道管2、空气通道管1、隔板3、热管4构成,烟气通道管2与空气通道管1间装有隔板3,构成烟气和空气双通道,穿过隔板3在两通道内斜装有热管4。为了安装的需要,有时空气通道管1的口可在侧面(即非直筒形)。热管4采用市售的超导热管。在使用时,将本技术装在碱回收炉高温烟道上,当高温烟道气从左端进入烟气通道管2内,经过热管4区时,把热量传递给热管4下部,从右端排出预热器,而空气从右端的空气通道管1进入,流经热管4区时,从热管4的上端获得热量,从左端排出,从而完成热量交换。特别要说明的是,本技术在安装使用时,热管要与水平方向保持垂直,以消除碱灰在热管上的积累。由上述可知,从碱回收炉出来的高温烟道气流过烟气通道时把热量传递给安装在里面的超导热管,超导热管的另一端在空气通道中,当空气流过空气通道时,获得热管传递过来的热量,从而提高了温度,达到预热目的,而且由于两通道是单独直通的,气流流动阻力小,传热效率高,预热器体积小,重量轻,造价低,经济耐用,而且容易解决漏风问题,由于结构简单,很容易制造生,具有光明的推广应用前景。权利要求1.一种双道烟气加热空气预热器,是由烟气通道管和空气通道管构成,其特征在于烟气通道管(2)与空气通道管(1)间装有隔板(3),构成烟气和空气双通道,穿过隔板(3)在两通道内装有热管(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道烟气加热空气预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说的热管(4)为超导热管。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道烟气加热空气预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说的热管是穿过隔板(3)斜装在两通道内。专利摘要本技术是一种造纸业上碱回收炉用的双道烟气加热空气预热器,是由烟气通道管和空气通道管构成,两通道管间有隔板,穿过隔板在两通道内装有热管,其结构简单,体积小,重量轻,传热性好,不积灰,使用寿命长,易于生产和普及推广,具有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文档编号F24H3/02GK2305615SQ97221719公开日1999年1月27日 申请日期1997年7月12日 优先权日1997年7月12日专利技术者李广海, 段守斌 申请人:李广海, 段守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双道烟气加热空气预热器,是由烟气通道管和空气通道管构成,其特征在于烟气通道管(2)与空气通道管(1)间装有隔板(3),构成烟气和空气双通道,穿过隔板(3)在两通道内装有热管(4)。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广海段守斌
申请(专利权)人:李广海段守斌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1[中国|河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