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位置传感器控制的电流误差系统及在线校正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4333618 阅读:4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29 21:02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无位置传感器控制的电流误差系统及在线校正方法,在三相电机驱动器中,逆变器由直流母线电压供电,将逆变器三相桥臂中点分别与电机三相绕组相连,将电机三相绕组正向穿过三相电流传感器信号采集口,将逆变器B、C两相桥臂下支路输入线缆正向穿过A相电流传感器信号采集口,将逆变器A、C两相桥臂下支路输入线缆正向穿过B相电流传感器信号采集口,将逆变器A、B两相桥臂下支路输入线缆正向穿过C相电流传感器信号采集口,估算出电流传感器的偏置误差和增益误差。本发明专利技术适用于没有安装位置传感器的三相电机驱动系统,无需改变系统正常运行控制策略,对于微处理器产生的计算负担小,需要信号采样点少,估计速度快。

A current error system without position sensor control and its online correction metho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无位置传感器控制的电流误差系统及在线校正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机驱动控制领域,尤其是一种电流误差系统及在线校正方法。
技术介绍
三相电机驱动器通常由逆变器、微处理器、三相电流传感器、位置传感器、相关线缆、相关电路等组成,其中三相电流传感器为系统提供电机三相绕组电流反馈信号,从而实现系统闭环控制。因此,系统控制性能的优劣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电流反馈信号还原真实信号的准确度,高精度的电流反馈信号可以保障系统的高性能,而含有误差的电流反馈信号将导致系统出现不平衡三相电流、转矩脉动、转速波动等有害现象。在一个实际的控制器设计及制造之初,各方面性能与参数都处于一个比较理想的状态,因此,电流传感器误差相对较小。但是,由于老化、环境等多方面的影响,这些电流传感器的精度将会受到威胁,从而出现难以避免的偏置误差、增益误差、相间不平衡误差等多种类型的误差。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现有技术主要是采用线下估计的方案对偏置误差进行估计,但是这一类方案却会面临时变的问题,而且增益误差无法估计也是其面临的难题。另一类方案需要将整个系统作为电流传感器误差估计环路,利用电流传感器误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无位置传感器控制的电流误差系统,其特征在于:/n所述无位置传感器控制的电流误差系统,在没有安装位置传感器的三相电机驱动器中,逆变器由直流母线电压供电,将逆变器三相桥臂中点分别与电机三相绕组相连,将电机三相绕组分别正向穿过三相电流传感器信号采集口,将逆变器B、C两相桥臂下支路输入线缆正向穿过A相电流传感器信号采集口,将逆变器A、C两相桥臂下支路输入线缆正向穿过B相电流传感器信号采集口,将逆变器A、B两相桥臂下支路输入线缆正向穿过C相电流传感器信号采集口,利用三相电流传感器在某个零电压矢量作用下读数值的不同,分别估算出电流传感器的偏置误差,再利用其他基本电压矢量作用下的电流值,估算出电流传...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无位置传感器控制的电流误差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无位置传感器控制的电流误差系统,在没有安装位置传感器的三相电机驱动器中,逆变器由直流母线电压供电,将逆变器三相桥臂中点分别与电机三相绕组相连,将电机三相绕组分别正向穿过三相电流传感器信号采集口,将逆变器B、C两相桥臂下支路输入线缆正向穿过A相电流传感器信号采集口,将逆变器A、C两相桥臂下支路输入线缆正向穿过B相电流传感器信号采集口,将逆变器A、B两相桥臂下支路输入线缆正向穿过C相电流传感器信号采集口,利用三相电流传感器在某个零电压矢量作用下读数值的不同,分别估算出电流传感器的偏置误差,再利用其他基本电压矢量作用下的电流值,估算出电流传感器的增益误差,从而保障驱动系统电机电流信号的正常反馈,并保障无位置传感器估算的精度。


2.一种利用权利要求1所述无位置传感器控制的电流误差系统及在线校正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下述步骤:
步骤1:考虑三相电流传感器偏置误差和增益误差的影响,iAM、iBM、iCM分别为公式(1)所示:



其中,fA、fB、fC分别是A相电流传感器、B相电流传感器、C相电流传感器的偏置误差,kA、kB、kC分别是A相电流传感器、B相电流传感器、C相电流传感器的增益误差;
步骤2:依据逆变器不同开关状态下的电路拓扑,结合公式(1)得到三相电流采样值与两个零电压矢量之间的关系,如公式(2)至公式(4)所示:
在开关周期的两端(V0作用下)分别进行电流采样,得到每相2个电流值,然后利用平均值算法计算得到iAM_0、iBM_0、iCM_0的值,如公式(4)所示,三个电流值的大小直接就是三相电流传感器的偏置误差值;
在开关周期的中间(V7作用下)进行电流采样,得到每相1个电流值iAM_7、iBM_7、iCM_7;









其中,iAM_0、iBM_0、iCM_0分别表示在零电压矢量V0作用下三个电流传感器的采样值,iAM_7、iBM_7、iCM_7分别表示在零电压矢量V7作用下三个电流传感器的采样值,iAM_0_1、iBM_0_1、iCM_0_1分别表示在逆变...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鲁家栋胡义华王洁倪锴
申请(专利权)人:西北工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