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电压生成电路、电源管理集成电路及电子设备,控制电路可以根据调整控制信号端和控制电路的输入端的电压,控制控制电路的输出端的电压;电荷泵可以在对应的脉冲信号端的信号的控制下,将电荷泵的输入端接收的电压进行升压后发送给电荷泵的输出端。通过使控制电路与电荷泵串联连接于输入电源端和高电压输出端之间,以将输入电源端的电压进行升压后发送给高电压输出端。这样可以采用简单的结构即可实现将输入电源端的电压进行升压后发送给高电压输出端。
High voltage generating circuit, power management integrated circuit and electronic equipme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高电压生成电路、电源管理集成电路及电子设备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源管理集成电路
,特别涉及高电压生成电路、电源管理集成电路及电子设备。
技术介绍
随着显示技术的发展,显示装置越来越想着大尺寸方向变化。随着显示装置的尺寸增加,其对输入的高电压的需求也不断提高。然而,现有中的一般电路,其输出的电压一般不超过32V。并且,电路结构也复杂,占用空间较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高电压生成电路、电源管理集成电路及电子设备,可以仅通过简单的结构即可以使高电压输出端VOUT输出升高电压后的电压。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高电压生成电路,包括:控制电路和至少两个电荷泵;其中,所述控制电路与所述电荷泵串联连接于输入电源端和高电压输出端之间,用于将所述输入电源端的电压进行升压后发送给所述高电压输出端;所述控制电路用于根据调整控制信号端和所述控制电路的输入端的电压,控制所述控制电路的输出端的电压;所述电荷泵用于在对应的脉冲信号端的信号的控制下,将所述电荷泵的输入端接收的电压进行升压后发送给所述电荷泵的输出端。可选地,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所述电荷泵为两个;所述两个电荷泵中的第一个电荷泵的输入端与所述输入电源端电连接,所述第一个电荷泵的控制端与所述脉冲信号端电连接,所述第一个电荷泵的输出端与所述控制电路的输入端电连接;所述两个电荷泵中的第二个电荷泵的输入端与所述控制电路的输出端电连接,所述第二个电荷泵的控制端与所述脉冲信号端电连接,所述第二个电荷泵的输出端与所述高电压输出端电连接。可选地,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所述电荷泵为两个;所述控制电路的输入端与所述输入电源端电连接,所述控制电路的输出端与所述两个电荷泵中的第一个电荷泵的输入端电连接;所述第一个电荷泵的控制端与所述脉冲信号端电连接,所述第一个电荷泵的输出端与所述两个电荷泵中的第二个电荷泵的输入端电连接;所述第二个电荷泵的控制端与所述脉冲信号端电连接,所述第二个电荷泵的输出端与所述高电压输出端电连接。可选地,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所述电荷泵为两个;所述两个电荷泵中的第一个电荷泵的输入端与所述输入电源端电连接,所述第一个电荷泵的控制端与所述脉冲信号端电连接,所述第一个电荷泵的输出端与所述两个电荷泵中的第二个电荷泵的输入端电连接;所述第二个电荷泵的控制端与所述脉冲信号端电连接,所述第二个电荷泵的输出端与所述控制电路的输入端电连接;所述控制电路的输出端与所述高电压输出端电连接。可选地,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所述控制电路包括:三极管和第一电阻;所述三极管的基极与所述调整控制信号端电连接,所述三极管的第一极作为所述控制电路的输入端,所述三极管的第二极作为所述控制电路的输出端。可选地,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所述电荷泵包括:第一二极管、第二二极管以及第一电容;所述第一二极管的正极作为所述电荷泵的输入端,所述第一二极管的负极与所述第二二极管的正极电连接,所述第二二极管的负极作为所述电荷泵的输出端;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一极与所述脉冲信号端电连接,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二极与所述第二二极管的正极电连接。可选地,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所述电荷泵还包括:第二电容;所述第二电容的第一极与接地端电连接,所述第二电容的第二极与所述第一二极管的正极电连接;所述脉冲信号端通过所述第二电阻与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一极电连接。可选地,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所述高电压生成电路还包括:第三电容和第四电容;所述第三电容的第一极与接地端电连接,所述第三电容的第二极与所述输入电源端电连接;所述第四电容的第一极与所述接地端电连接,所述第四电容的第二极与所述高电压输出端电连接。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电源管理集成电路,包括主体电路,以及上述高电压生成电路;所述主体电路向所述调整控制信号端加载信号;和/或,所述主体电路向所述脉冲信号端加载信号。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上述电源管理集成电路。本专利技术有益效果如下: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高电压生成电路、电源管理集成电路及电子设备,控制电路可以根据调整控制信号端和控制电路的输入端的电压,控制控制电路的输出端的电压;电荷泵可以在对应的脉冲信号端的信号的控制下,将电荷泵的输入端接收的电压进行升压后发送给电荷泵的输出端。通过使控制电路与电荷泵串联连接于输入电源端和高电压输出端之间,以将输入电源端的电压进行升压后发送给高电压输出端。这样可以采用简单的结构即可实现将输入电源端的电压进行升压后发送给高电压输出端。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一种高电压生成电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另一种高电压生成电路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又一种高电压生成电路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又一种高电压生成电路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又一种高电压生成电路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又一种高电压生成电路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一种电源管理集成电路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专利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并且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基于所描述的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无需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除非另外定义,本专利技术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专利技术所属领域内具有一般技能的人士所理解的通常意义。本专利技术中使用的“第一”、“第二”以及类似的词语并不表示任何顺序、数量或者重要性,而只是用来区分不同的组成部分。“包括”或者“包含”等类似的词语意指出现该词前面的元件或者物件涵盖出现在该词后面列举的元件或者物件及其等同,而不排除其他元件或者物件。“连接”或者“相连”等类似的词语并非限定于物理的或者机械的连接,而是可以包括电性的连接,不管是直接的还是间接的。需要注意的是,附图中各图形的尺寸和形状不反映真实比例,目的只是示意说明本
技术实现思路
。并且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高电压生成电路,如图1至图6所示,可以包括:控制电路10和至少两个电荷泵20-k(1≤k≤K,k和K均为整数,K为电荷泵的总数,图1至图6以K=3为例);其中,控制电路10与电荷泵串联连接于输入电源端VIN和高电压输出端VOUT之间,用于将输入电源端VIN的电压进行升压后发送给高电压输出端VOUT;控制电路10用于根据调整控制信号端DR和控制电路10的输入端的电压,控制控制电路10的输出端的电压;电荷泵20-k用于在对应的脉冲信号端LX的信号的控制下,将电荷泵的输入端接收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电压生成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控制电路和至少两个电荷泵;其中,所述控制电路与所述电荷泵串联连接于输入电源端和高电压输出端之间,用于将所述输入电源端的电压进行升压后发送给所述高电压输出端;/n所述控制电路用于根据调整控制信号端和所述控制电路的输入端的电压,控制所述控制电路的输出端的电压;/n所述电荷泵用于在对应的脉冲信号端的信号的控制下,将所述电荷泵的输入端接收的电压进行升压后发送给所述电荷泵的输出端。/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电压生成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控制电路和至少两个电荷泵;其中,所述控制电路与所述电荷泵串联连接于输入电源端和高电压输出端之间,用于将所述输入电源端的电压进行升压后发送给所述高电压输出端;
所述控制电路用于根据调整控制信号端和所述控制电路的输入端的电压,控制所述控制电路的输出端的电压;
所述电荷泵用于在对应的脉冲信号端的信号的控制下,将所述电荷泵的输入端接收的电压进行升压后发送给所述电荷泵的输出端。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电压生成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荷泵为两个;
所述两个电荷泵中的第一个电荷泵的输入端与所述输入电源端电连接,所述第一个电荷泵的控制端与所述脉冲信号端电连接,所述第一个电荷泵的输出端与所述控制电路的输入端电连接;
所述两个电荷泵中的第二个电荷泵的输入端与所述控制电路的输出端电连接,所述第二个电荷泵的控制端与所述脉冲信号端电连接,所述第二个电荷泵的输出端与所述高电压输出端电连接。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电压生成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荷泵为两个;
所述控制电路的输入端与所述输入电源端电连接,所述控制电路的输出端与所述两个电荷泵中的第一个电荷泵的输入端电连接;
所述第一个电荷泵的控制端与所述脉冲信号端电连接,所述第一个电荷泵的输出端与所述两个电荷泵中的第二个电荷泵的输入端电连接;
所述第二个电荷泵的控制端与所述脉冲信号端电连接,所述第二个电荷泵的输出端与所述高电压输出端电连接。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电压生成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荷泵为两个;
所述两个电荷泵中的第一个电荷泵的输入端与所述输入电源端电连接,所述第一个电荷泵的控制端与所述脉冲信号端电连接,所述第一个电荷泵的输出端与所述两个电荷泵中的第二个电荷泵的输入端电连接;
所述第二个电荷泵的控制端与所述脉冲信号端电连接,所述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银龙,孙志华,姚树林,马文鹏,胡鹏飞,陈轶夫,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京东方显示技术有限公司,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