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电磁干扰电机及其制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4333538 阅读:4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29 21:00
一抗电磁干扰电机,包括,一转子,其包括一转轴、被设于所述转轴的一线圈组件以及被设于所述转轴顶端的一转向组件;一定子,其包括一壳体、位于所述壳体顶端的一端盖,以及具有形成于所述壳体内的一安装腔,所述转子被可转动的安装于所述安装腔内,所述定子还包括被设于所述端盖内侧并于所述转向组件相接触的一第一刷片组件和一第二刷片组件以及自所述端盖外侧向外延伸的一第一接线片和一第二接线片;和一抗电磁干扰电子组件,其包括被设于所述转向组件的一第一压敏电阻、被设于所述端盖外侧的一第二压敏电阻以及被设于所述端盖内侧的一电感电容组件。

Anti electromagnetic interference motor and its manufacturing metho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抗电磁干扰电机及其制造方法
本专利技术设计电机领域,更进一步的涉及一种抗电磁干扰电机及其制造方法。
技术介绍
电机是指依据电磁感应定律实现电能转换或传递的一种电磁装置,主要作用是产生驱动转矩,作为用电器或各种机械的动力源。电机按工作电源的种类可以被划分为直流电机和交流电机。电机在生活中的各个领域中都有广泛的应用。由于,电机的工作是依靠电磁之间的相互转换和相互作用而实现的工作,因此在电机的工作中会不可避免的会对周边的电磁元器件产生电磁干扰。当电机的工作所产生的电磁干扰的强度较大的时候,会对周边的电磁元器件以及设备的工作造成严重的影响,影响周边电磁元器件的运行,更有甚者会对周边电磁元器件造成损坏。另一方面,电机所应用的环境中的周边电磁元器件的工作同样的也会对电机产生电磁干扰,当所述电机所处的外界环境中的电磁元器件所产生的电磁干扰达到一定程度的时候,会对电机产生巨大的影响,甚至可能会造成电机的损毁。因此电机的电磁兼容性EMC(ElectroMagneticCompatibility)是衡量电机性能的一个重要的考量因素。EMC包括两个方面的要求:一方面是指设备在正常运行过程中对所在环境产生的电磁干扰不能超过一定的限制;另一方面是指设备对所在环境中存在的电磁干扰具有一定程度的抗扰度,能够抵抗外界环境中的电磁干扰而正常的工作。因此,如何提高电机的电磁兼容性,降低电机工作的时候对外界环境电磁元器件所产生的电磁干扰,以及提高电机对抗外界电磁干扰的能力,便成为制约电机发展所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另一方面,现有的电机往往是在电机的端盖内部设置一些电感和电容,以供提高电机的电磁兼容性,但是,此种设计需要占据大量的电机内部空间,使得电机的体积增大,影响电机的应用范围。另一方面,在传统的电机中,往往会在电机转换器靠近线圈的一端设置一个环形压敏电阻,以提高电机的抗电磁干扰能力和对外界电磁元器件产生电磁干扰的能力。但是,在传统的电机设计中,往往是将环形电阻直接的电焊于转向器的挂钩,环形挂钩与环形电阻之间的点焊连接不但具有支撑所述环形电阻于所述挂钩的作用,还具有电连接所述环形电阻于所述挂钩的作用。但是在电机的实际使用过程中,在所述环形电阻的重力和外界撞击力的作用下所述环形电阻于所述挂钩之间的连接容易被破坏,导致所述环形电阻和所述挂钩之间的电连接被断开,进而影响所述电机的正常使用。最重要的是,电机在不同的使用环境中使用的时候,不同的环境中的环境元件所产生的电磁干扰强度使不通过的,并且这些电磁元器件所能够承受的最大电磁干扰也是不同的,因此如何选用合适的抗电磁干扰电路设计的电子元器件也就变得尤为重要。综上所述,如何提高电机的电磁兼容性、降低电机的整体体积以及增加环形电阻于转换器之间的连接关系的稳定性成为制约电机的进一步发展与应用所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抗电磁干扰电机及其制造方法,与传统电机相比,所述抗电磁干扰电机在工作的时候会产生较小的电磁干扰。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抗电磁干扰电机及其制造方法,与传统电机相比,所述抗电磁干扰电机具有较小的空间体积,使用方便,应用范围广泛。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抗电磁干扰电机及其制造方法,其中所述抗电磁干扰电机的内部链接结构稳定,与传统电机相比,所述抗电磁干扰电机的工作更加的稳定。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抗电磁干扰电机及其制造方法,其中所述抗电磁干扰电机的环形压敏电阻于线圈之间填充有一塑封组件,所述塑封组件能够对所述环形压敏电阻提供支撑,提高所述电机内部结构的稳定性。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抗电磁干扰电机及其制造方法,其中所述电机转子的线圈与转向器的挂钩之间的连接处包裹有塑封组件,所述塑封组件能够提高所述线圈端部与所述挂钩之间连接的稳定性。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抗电磁干扰电机及其制造方法,其中所述电机的刷件既具有较高的导电性能有能够降低与转向器之间的摩擦而产生的电磁干扰的强度。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抗电磁干扰电机及其制造方法,其中所述电机的一第二压敏电阻被设于所述端盖的外侧,进而能够减小所占据的电机内部空间,减小电机整体的尺寸。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抗电磁干扰电机及其制造方法,其中所述电机的第二压敏电阻被设于所述电机端盖的外侧,所述第二压敏电阻与外界空气直接接触,能够提高所述第二压敏电阻的散热效率。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抗电磁干扰电机及其制造方法,其中所述第二压敏电阻被设于所述电机端盖的外侧,能够方便所述第二压敏电阻的安装。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抗电磁干扰电机及其制造方法,所述电机结构简单,制作简单,经济成本低。相应的,为了实现以上至少一个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抗电磁干扰电机,其包括:一转子,其包括一转轴、被设于所述转轴的一线圈组件以及被设于所述转轴顶端的一转向组件;一定子,其包括一壳体、位于所述壳体顶端的一端盖,以及具有形成于所述壳体内的一安装腔,所述转子被可转动的安装于所述安装腔内,所述定子还包括被设于所述端盖内侧并于所述转向组件相接触的一第一刷片组件和一第二刷片组件以及自所述端盖外侧向外延伸的一第一接线片和一第二接线片;和一抗电磁干扰电子组件,其包括被设于所述转向组件的一第一压敏电阻、被设于所述端盖外侧的一第二压敏电阻以及被设于所述端盖内侧的一电感电容组件。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抗电磁干扰电机进一步包括一塑封组件,所述塑封组件被设于所述线圈组件的顶面和所述第一压敏电阻底面之间。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线圈组件的一线圈的两端与所述转向组件的一组挂钩之间的连接处被所述塑封组件包裹。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塑封组件被实施为环氧树脂。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电感电容组件包括一第一电容、一第二电容、一第三电容、一第一电感以及一第二电感,其中所述第一电感分别电连接于所述第一接线片和所述第一刷片组件,所述第二电感分别电连接于所述第二接线片和所述第二刷片组件,所述第一电容的分别电连接于所述第一接线片和所述第二接线片,所述第二电容的分别电连接于所述第一接线片和所述壳体,所述第三电容分别电连接于所述第二接线片和所述壳体。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二压敏电阻的两压脚分别电连接于所述第一接线片和所述第二接线片。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电容的电容值范围为1皮法(pF)至1法拉(F);所述第二电容的电容值范围为1皮法(pF)至400000皮法(pF);所述第三电容的电容值范围为1皮法(pF)至400000皮法(pF);所述第一电感的感量值范围为1微亨(mH)至1亨(H);所述第二电感的感量值范围为1微亨(mH)至1亨(H);所述第二压敏电阻的阻值范围为1欧姆(Ω)至1000欧姆(Ω)。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二压敏电阻型号为07K20,其中所述第一电感和所述第二电感的大小为4.5uH,所述第二电容和所述第三电容的大小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抗电磁干扰电机,其特征在于,包括:/n一转子,其包括一转轴、被设于所述转轴的一线圈组件以及被设于所述转轴顶端的一转向组件;/n一定子,其包括一壳体、位于所述壳体顶端的一端盖,以及具有形成于所述壳体内的一安装腔,所述转子被可转动的安装于所述安装腔内,所述定子还包括被设于所述端盖内侧并于所述转向组件相接触的一第一刷片组件和一第二刷片组件以及自所述端盖外侧向外延伸的一第一接线片和一第二接线片;和/n一抗电磁干扰电子组件,其包括被设于所述转向组件的一第一压敏电阻、被设于所述端盖外侧的一第二压敏电阻以及被设于所述端盖内侧的一电感电容组件。/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抗电磁干扰电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转子,其包括一转轴、被设于所述转轴的一线圈组件以及被设于所述转轴顶端的一转向组件;
一定子,其包括一壳体、位于所述壳体顶端的一端盖,以及具有形成于所述壳体内的一安装腔,所述转子被可转动的安装于所述安装腔内,所述定子还包括被设于所述端盖内侧并于所述转向组件相接触的一第一刷片组件和一第二刷片组件以及自所述端盖外侧向外延伸的一第一接线片和一第二接线片;和
一抗电磁干扰电子组件,其包括被设于所述转向组件的一第一压敏电阻、被设于所述端盖外侧的一第二压敏电阻以及被设于所述端盖内侧的一电感电容组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电磁干扰电机,其中所述抗电磁干扰电机进一步包括一塑封组件,所述塑封组件被设于所述线圈组件的顶面和所述第一压敏电阻底面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抗电磁干扰电机,其中所述线圈组件的一线圈的两端与所述转向组件的一组挂钩之间的连接处被所述塑封组件包裹。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抗电磁干扰电机,其中所述塑封组件被实施为环氧树脂。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电磁干扰电机,其中所述电感电容组件包括一第一电容、一第二电容、一第三电容、一第一电感以及一第二电感,其中所述第一电感分别电连接于所述第一接线片和所述第一刷片组件,所述第二电感分别电连接于所述第二接线片和所述第二刷片组件,所述第一电容的分别电连接于所述第一接线片和所述第二接线片,所述第二电容的分别电连接于所述第一接线片和所述壳体,所述第三电容分别电连接于所述第二接线片和所述壳体。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电磁干扰电机,其中所述第二压敏电阻的两压脚分别电连接于所述第一接线片和所述第二接线片。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抗电磁干扰电机,其中所述第一电容的电容值范围为1皮法(pF)至1法拉(F);所述第二电容的电容值范围为1皮法(pF)至400000皮法(pF);所述第三电容的电容值范围为1皮法(pF)至400000皮法(pF);所述第一电感的感量值范围为1微亨(mH)至1亨(H);所述第二电感的感量值范围为1微亨(mH)至1亨(H);所述第二压敏电阻的阻值范围为1欧姆(Ω)至1000欧姆(Ω)。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抗电磁干扰电机,其中所述第二压敏电阻型号为07K20,其中所述第一电感和所述第二电感的大小为4.5uH,所述第二电容和所述第三电容的大小为10000皮法(63V),所述第一电容的大小为470000皮法(63V)。


9.根据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所述的抗电磁干扰电机,其中所述第一刷片和所述第二刷片分别包括一连接片和被设于所述连接片的一活动端的刷件。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抗电磁干扰电机,其中所述刷件由铜粉和碳粉制作而成。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抗电磁干扰电机,其中所述刷件的铜粉的含量为50%—60%。


12.一抗电磁干扰电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转子,其包括一转轴、被设于所述转轴的一线圈组件、被设于所述转轴顶端的一转向组件以及被设于所述转向组件靠近所述线圈组件一端一第一压敏电阻;
一定子,其包括一壳体、位于所述壳体顶端的一端盖,以及具有形成于所述壳体内的一安装腔,所述转子被可转动的安装于所述安装腔内,所述定子还包括被设于所述端盖内侧并于所述转向组件相接触的一第一刷片组件和一第二刷片组件以及自所述端盖外侧向外延伸的一第一接线片和一第二接线片;和
一塑封组件,所述塑封组件被设于所述第一压敏电阻和所述线圈组件之间,并与所述线圈组件的顶端和所述第一压敏电阻的底端相接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鸿磊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承信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