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林永暖专利>正文

带编码器的燃气热水器气阀及风机调速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33296 阅读:23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为一种带编码器的燃气热水器气阀及风机调速装置,主要结构包括阀体、进气接头、电磁阀、调节阀、阀芯、调节杆、编码器、配气管、风机调速电控板、单片计算机。电磁阀为双重设置,调节阀及阀芯为直桶形多气孔式的双通道调控气装置,调节阀及阀芯上装有显示气量的编码器,风机调速装置由电控板及单片计算机及电机组成,并与编码器联通,使燃气量及风机风量能自动同步调控,可用于各种形式的燃气热水器。(*该技术在201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为一种带编码器的燃气热水器气阀及风机调速装置,是用编码形式控制燃气量,并可同步自动变换风机速度及风量,实现稳定燃烧,属燃气热水器的零部件的设计与制造的
过去和现在使用的燃气热水器气阀是一个独立的气量调节装置,只是电磁阀开关与电路有关,而给予燃烧空气和排出烟气的强制排风机与气阀的气量不发生任何关系。强制排风机除排出燃烧废气外,还有增加供应燃烧空气的作用,因而强制排风机在燃气燃烧过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而过去使用的此类装置风机转速只有一种或简单的双速变换,风机排出和给定的气量成了一个固定不变的常数,不管燃气量及火力大小,风机的风量却没有变化,只能满足燃气在大气量燃烧时使用,而燃气在小气量燃烧时,风机给定和排除的空气量又过多,风量过大,燃烧极不稳定,使燃气燃烧的热效率反而降低。为了保证燃气在小气量燃烧时稳定不熄火,又不得不加大气量,这样又会使水温温升偏高。为了解决小气量小火时温升偏高的问题,有的采用增加一个燃气控制旋扭,但风机供给空气的数量仍无法解决,热效率仍不能提高。这种燃器阀与强排风机不相关联的结构形式,阻碍了燃气热水器技术指标和性能的提高。小气量、小火时燃烧不稳定,甚至不易点燃,且温升偏高,使南、北方,冬、夏季使用燃气热水器时带来了很多不便,造成了水温过冷过热的弊端。本技术的专利技术目的就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设计一种新型的燃气热水器的气阀,并在气阀上设置编码器,并设计一种用单片计算机控制的简易变频风机调速装置,燃气气量的大小由编码器显示,并同时把此信号信息传输给电路板及单片计算机,由电路板和单片机处理后向风机发出运转和速度变换指令,使气量和风量有机的结合起来,使气量和风量能同步自动的进行变换。还可根据不同的燃气气种来设置编码器信号及风机转数,使燃气热水器在大、小火时均能获得稳定的燃烧,从而有效的解决了燃气气量与风机风量的矛盾,使南、北方,冬、夏季都能获得适宜的温升及所需热水的温度。大大提高燃气热水器的技术性能。本技术的主要结构包括阀体、进气接头、电磁阀、调节阀、阀芯、调节杆、编码器、配气管、风机调速电控板、单片计算机、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阀体1的左侧设有进气接头2、电磁阀3,中间装有电磁阀4、调节阀20,调节阀20上端装有编码盘7,固定盖34,调节阀20内装有阀芯5,阀芯5上装有调节杆6,编码器电刷17、支架座11、绝缘支架14;调节阀20右侧装有配气管10;进气接头2内的气道40联通电磁阀3、4内的气道42、43,并与调节阀20内的气腔19相通,气腔19与配气管10内的气道8、9,气腔36、37,气孔32、33相通,配气管10对准联结燃气热水器的燃烧器。风机调速电控板装在燃气热水器电控盒内,通过电缆线与编码器相联,单片计算机装在风机调速电控板上。所述的调节阀20为圆柱体,内有圆桶形气腔19,右侧有上气道8、下气道9,内部装有阀芯5;阀芯5为圆柱体,内有圆桶形阀芯腔41,阀芯5的腔壁上开有两排调气孔38、39,上调气孔38为3个,呈直径不等的圆孔形。下调气孔39为4个,亦呈直径不等的圆孔形。上调气孔38对准配气管10的上气道8、上气腔36、上气孔32,下调气孔39对准配气管10的下气道9、下气腔37、下气孔33。阀芯5中上部装有密封圈13,上部通过限位销18装有调节杆6,调节杆6用档块12限位。所述的编码器由编码盘7、电刷17、触头16、固定盖34、支架座11、绝缘支架14组成。编码盘7装在调节阀20上,中间加有固定盖34,电刷17装在阀芯5的上端,中间加有支架座11,支架座11通过螺钉22装有绝缘支架14,绝缘支架14右侧通过铆钉15,安装孔31装有电刷17,电刷17上设有4个触头16,触头16的4个触头分别与编码盘7上的敷铜板滑规23、24、25、26相接触。编码盘7呈方形,为绝缘体,四周有安装孔21,中间为中心孔35,以圆心0为基准设有半圆环形敷铜板滑规,内环圈为不间断式敷铜板滑规26,并通过导线30联通地信号GND,内环圈向外一圈为间断式敷铜板滑规25,并通过导线29联结数码C,内环圈向外两圈为间断式敷铜板滑规24,并通过导线28连接数码B,外环圈为间断式敷铜板滑规23,并通过导线27联通数码A,数码A、B、C、GND通过电缆线分别与电控板上的A、B、C、GND端相联接。编码盘7上的敷铜板23、24、25、26与电刷17的触头16相接触时产生“0”电平,不接触时产生“1”电平,由于电刷17随阀芯5、调节杆6转动,电刷17的触头16和编码盘7上的敷铜板之间将会出现间断或不间断接触,亦会产生“0”或“1”电平,故此编码盘7划分了8个信息编码区,即000区、001区、010区、011区、100区、101区、110区、111区,通过导线向电控板和单片计算机输入气量信息。所述的风机调速装置电控板主要由电源变换电路、波形检测电路、编码器电路、工作模式设定电路、单片计算机工作电路、光电隔离及功率驱动电路组成。风机调速装置为单片计算机控制的交流电源输出的电路板,交流电源220V输入变压器B,变为二组低压电源,一组经整流桥Z1、电容C1、C2、C3、C4滤波,7805型三端稳压器IC1稳压,变成+5V直流稳压电源Vcc供电路使用。另一组通过整流桥Z2整流后不滤波,经负载电阻RL取样,经电阻R10、稳压管W将波形信号输入到三极管T1的b极,三极管T1的C极经电阻R11、R12分压,变换成单片计算机的信号,输入到单片机IC3的GO端,整流桥Z2与单片机的供电电源共地,形成通路。编码器电路KB由电阻R1、R2、R3、R4、R5、R6、电容C5、C6、C7组成编码盘7的接口电路,电阻R1、R2、R3一端接电源Vcc,另一端分别接编码盘7的C、B、A端,GND端接地,电容C5、C6、C7和电阻R4、R5、R6组成各输入的滤波电路,当电刷17的触头16接触敷铜板滑规时输入“0”电平,当电刷17的触头16不接触敷铜板滑规时,在上拉电阻的作用下,输入“1”电平,信号经单片机IC3的端口L0、L1、L2输入单片机。上电复位电路由电阻R16、电容C10、二极管D1组成,与单片机的看门狗电路watchdog相联,出现软件故障时,看门狗电路自动复位,并通过RESET重新启动。时钟震荡电路由电容C8、C9、电阻R9、晶体XT组成,与单片机CK0、CK1引脚相接,为单片机提供时钟。光电隔离与功率驱动电路是由单片机G3口输出,经电阻R15传输给三极管T2,经放大后传输给光电驱动开关IC2,并由限流电阻R13限制,经光电隔离后,驱动由电阻R14、电容C11、双向可控硅T3组成的电机控制电路完成,可控硅的一端来自220V的一端,另一端联结电机M的一端,电机M的另一端联结220V输入电源的另一端。ENABL为单片机对电机控制的使能端,是与燃气热水器联动控制时的联结端。开关K1、K2组成工作模式编码,通过改变K1、K2的编码实现电机M的不同变速模式,电阻R7、R8为上拉电阻,以保证与单片机连接端L4、L3的输入稳定。本技术与
技术介绍
相比具有明显的先进性,由于设有调气阀编码器和风机调速电控板,克服了原来燃器热水器燃气燃烧时气量和所需风量失调的弊病,由于编码盘、调节阀芯、调节杆、电刷能同时联动,就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带编码器的燃器热水器气阀及风机调速装置,主要结构包括:阀体、进气接头、电磁阀、调节阀、阀芯、调节杆、编码器、配气管、风机调速电控板、单片计算机、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阀体(1)的左侧设有进气接头(2)、电磁阀(3),中间装有电磁阀(4)、调节阀(20),调节阀(20)上端装有编码盘(7)、固定盖(34),调节阀(20)内装有阀芯(5),阀芯(5)上装有调节杆(6)、电刷(17)、支架座(11)、绝缘支架(14),调节阀(20)右侧装有配气管(10);进气接头(2)内的气道(40)联通电磁阀(3)、(4)内的气道(42)、(43),并与调节阀(20)内的气腔(19)相通,气腔(19)与配气管(10)内的气道(8)、(9),气腔(36)、(37),气孔(32)、(33)相通,配气管(10)对准联结燃气热水器的燃烧器,风机调速电控板装在燃气热水器的电控盒内,通过电缆线与编码器相联,单片计算机装在风机调速电控板上。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永暖林瑾
申请(专利权)人:林永暖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4[中国|山西]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