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气热水器用风机部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554911 阅读:213 留言:0更新日期:2015-12-21 00:1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燃气热水器用风机部装,包括进烟风道、蜗壳安装板、蜗壳组件、离心风轮、电机支架和电机,进烟风道具有前侧板、左侧板、右侧板和后侧板,蜗壳组件具有蜗壳前板、蜗壳风道板、蜗壳后板、出烟口连接板和出烟道,所述蜗壳风道板伸出部穿过蜗壳前板细长孔折弯固紧,所述蜗壳风道板伸出部穿过蜗壳后板细长孔折弯固紧;所述的前侧板伸出部分别穿过左侧板细长孔、右侧板细长孔折弯紧固,后侧板伸出部分别穿过左侧板细长孔、右侧板细长孔折弯紧固。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有效地耐油烟腐蚀,延长了使用寿命,产品结构简单,工装模具成本低,电机电容安装方便,提高了生产效率,在进烟风道的折弯处没有缝隙,解决了漏烟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燃气热水器,具体地说,本技术涉及一种燃气热水器风机用风机部装。
技术介绍
目前现有技术,燃气热水器用风机部装的相关部件采用焊接或铆钉铆接方式固定连接,焊接处或铆接处易腐蚀损坏;公开号为203586551U的专利公开了一种燃气热水器的强排抽风装置,虽然解决了焊接处或铆接处易腐蚀损坏的问题,但是该技术专利所采用的外扣边包裹外翻边的固定连接方式,产品结构复杂,工装模具成本较高,生产效率较低,而且该结构在进烟风道的折弯处由于包裹不到位,留有一定的缝隙,存在漏烟现象。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燃气热水器风机用风机部装,该种燃气热水器风机用风机部装不仅避免出现漏烟现象,而且制作方便,能降低工装模具成本,提高生产效率。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燃气热水器用风机部装,包括进烟风道、蜗壳安装板、蜗壳组件、离心风轮、电机支架和电机,进烟风道具有前侧板、左侧板、右侧板和后侧板,蜗壳组件具有蜗壳前板、蜗壳风道板、蜗壳后板、出烟口连接板和出烟道,蜗壳安装板安装在进烟风道的出烟口处,蜗壳组件安装在蜗壳安装板上,电机支架固定在蜗壳组件上,电机安装在电机支架上,离心风轮位于蜗壳组件内,所述的蜗壳组件的蜗壳风道板与蜗壳前板、蜗壳后板接触的两侧分别间隔设置有若干蜗壳风道板伸出部,所述蜗壳前板设置有与蜗壳风道板伸出部相适应蜗壳前板细长孔,所述蜗壳后板设置有与蜗壳风道板伸出部相适应蜗壳后板细长孔,所述蜗壳风道板伸出部穿过蜗壳前板细长孔折弯固紧,所述蜗壳风道板伸出部穿过蜗壳后板细长孔折弯固紧;所述的进烟风道的后侧板与左侧板、右侧板接触的两侧间隔设置有若干后侧板伸出部,所述前侧板与左侧板、右侧板接触的两侧间隔设置有若干前侧板伸出部,所述左侧板上设置有与前侧板伸出部、后侧板伸出部相适应的左侧板细长孔,所述右侧板上设置有与前侧板、后侧板伸出部相适应的右侧板细长孔,所述的前侧板伸出部分别穿过左侧板细长孔、右侧板细长孔折弯紧固,所述的后侧板伸出部分别穿过左侧板细长孔、右侧板细长孔折弯紧固。所述后侧板顶端设置带有若干个细长孔的后侧板折弯部,所述左侧板的靠近出烟口的上部设置带有若干个细长孔的左侧板折弯部,所述右侧板的靠近出烟口的上部设置带有若干个细长孔的右侧板折弯部,所述进烟风道的出烟口处设置有蜗壳安装板,所述蜗壳安装板上设置有分别与后侧板折弯部的细长孔、左侧板折弯部的细长孔、右侧板折弯部的细长孔相适应的且与蜗壳安装板垂直的蜗壳安装板伸出部。所述的进烟风道的左侧板上设置有分别贴合前侧板周边、贴合后侧板周边的左侧板折弯边,所述右侧板上设置有分别贴合前侧板周边、贴合后侧板周边的右侧板折弯边。所述进烟风道上设置有安装支架和电机加强支撑,所述安装支架通过铆钉固定在进烟风道的前侧板和后侧板上,所述电机加强支撑下端通过铆钉固定在进烟风道的前侧板上。所述电机加强支撑由电机加强支撑本体和电容安装部连成一体组成,所述电容安装部与电机加强支撑本体垂直,所述电容安装部上设置有电容安装部长条孔。所述铆钉为抽芯铆钉,使用抽芯铆钉提高了安装支架的铆接效率和可靠性。为进一步提高风机部装的刚度,在进烟风道的前侧板、左侧板、右侧板、后侧板上还设置了加强筋。本技术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不仅没有焊接点,有效地耐油烟腐蚀,延长了使用寿命,而且产品结构简单,制作方便,外观美观大方,工装模具成本低,电机电容安装方便,提高了生产效率,在进烟风道的折弯处没有缝隙,解决了漏烟问题。【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燃气热水器用风机部装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燃气热水器用风机部装的进烟风道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燃气热水器用风机部装的进烟风道组装了蜗壳安装板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燃气热水器用风机部装的进烟风道的结构分解图;图5为本技术燃气热水器用风机部装的蜗壳组件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燃气热水器用风机部装的蜗壳组件结构分解图;上述图中的标记均为:1、进烟风道;2、蜗壳安装板;3、蜗壳组件;4、电机支架;5、电机;11、进烟口 ;12、前侧板;13、左侧板;14、出烟口 ;15、后侧板;16、右侧板;17、安装支架;18、铆钉;19、电机加强支撑;21、蜗壳安装板伸出部;31、蜗壳前板;32、蜗壳后板;33、蜗壳风道板;34、出烟口连接板;35、出烟道;121、前侧板伸出部;131、左侧板细长孔;132、左侧板折弯部;133、左侧板折弯边;151、后侧板伸出部;152、后侧板折弯部;153、后侧板细长孔;161、右侧板细长孔;162、右侧板折弯部;163、右侧板折弯边;191、电容安装部;192、电容安装部长条孔;311、蜗壳前板细长孔;321、蜗壳后板细长孔;331、蜗壳风道板伸出部。【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描述。如图1所示,本技术燃气热水器用风机部装,包括进烟风道1、蜗壳安装板2、蜗壳组件3、电机支架4、电机5、离心风轮,蜗壳安装板2安装在进烟风道I的出烟口 14处,蜗壳组件3安装在蜗壳安装板2上,电机支架4固定在蜗壳组件3上,电机5安装在电机支架4上,离心风轮位于蜗壳组件3内,固定在电机5的轴上。如图1、图2、图3、图4所示,进烟风道I包括前侧板12、左侧板13、右侧板16、后侧板15,前侧板12的顶部、左侧板13的上部、右侧板16的上部、后侧板15的上部围成出烟口 14,前侧板12的底部、左侧板13的下部、右侧板16的下部、后侧板15的下部围成进烟口11,进烟风道I的后侧板15与左侧板13、右侧板16接触的两侧间隔设置有若干后侧板伸出部151,前侧板12与左侧板13、右侧板16接触的两侧间隔设置有若干前侧板伸出部121,左侧板13上设置有与前侧板伸出部121、后侧板伸出部151相适应的左侧板细长孔131,右侧板16上设置有与前侧板伸出部121、后侧板伸出部151相适应的右侧板细长孔161,前侧板伸出部121分别穿过左侧板细长孔131、右侧板细长孔161折弯紧固,后侧板伸出部151分别穿过左侧板细长孔131、右侧板细长孔161折弯紧固。前侧板12、左侧板13、右侧板16、后侧板15固接成进烟风道1,前侧板12的顶部、左侧板13的上部、当前第1页1 2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燃气热水器用风机部装,包括进烟风道、蜗壳安装板、蜗壳组件、离心风轮、电机支架和电机,进烟风道具有前侧板、左侧板、右侧板和后侧板,蜗壳组件具有蜗壳前板、蜗壳风道板、蜗壳后板、出烟口连接板和出烟道,蜗壳安装板安装在进烟风道的出烟口处,蜗壳组件安装在蜗壳安装板上,电机支架固定在蜗壳组件上,电机安装在电机支架上,离心风轮位于蜗壳组件内,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蜗壳组件的蜗壳风道板与蜗壳前板、蜗壳后板接触的两侧分别间隔设置有若干蜗壳风道板伸出部,所述蜗壳前板设置有与蜗壳风道板伸出部相适应蜗壳前板细长孔,所述蜗壳后板设置有与蜗壳风道板伸出部相适应蜗壳后板细长孔,所述蜗壳风道板伸出部穿过蜗壳前板细长孔折弯固紧,所述蜗壳风道板伸出部穿过蜗壳后板细长孔折弯固紧;所述的进烟风道的后侧板与左侧板、右侧板接触的两侧间隔设置有若干后侧板伸出部,所述前侧板与左侧板、右侧板接触的两侧间隔设置有若干前侧板伸出部,所述左侧板上设置有与前侧板伸出部、后侧板伸出部相适应的左侧板细长孔,所述右侧板上设置有与前侧板、后侧板伸出部相适应的右侧板细长孔,所述的前侧板伸出部分别穿过左侧板细长孔、右侧板细长孔折弯紧固,所述的后侧板伸出部分别穿过左侧板细长孔、右侧板细长孔折弯紧固。...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寿权张小平周先勇
申请(专利权)人:芜湖市恒动电机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