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城市可达区域计算中的边界路段选择方法及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交通数据挖掘
,特别涉及一种城市可达区域计算中的边界路段选择方法及装置。
技术介绍
大多数现有的城市可达区域计算方法在边界路段的选择上集中在:1)基于在城市道路中构建路网以图论方法选择边界路段,最具代表性的最短路径Dijkstra算法的应用,即在城市路网中,依据城市兴趣点数据(如公交车站、充电桩和商场等),寻求查询点Q各个方向上最短距离的兴趣点所在路段作为边界路段。然而,由于没有结合富有时间信息的城市交通轨迹数据进行分析,此类的方法在边界路段的构成上不具有随着时间变化而改变的特性,因此应用场景局限且可达区域计算准确性不高;2)基于城市交通轨迹中最大路段轨迹数量选择边界路段,即结合查询时段和查询点Q的地理位置信息对城市交通轨迹数据进行时间和空间的约束构建候选边界路段集,选择查询点在各个方向上轨迹数量最大的路段作为边界路段。然而,由于在各个方向上只考虑到了最大路段轨迹数量的路段,没有有效地引入与查询点Q的空间距离对可达区域的边界路段选择的影响,而在现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城市可达区域计算中的边界路段选择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n步骤S1:将具有时间信息的城市交通轨迹数据集与路段集进行匹配,并在以查询点为原点的坐标系中,构建路段角度集;/n步骤S2:在依据所述路段角度集与扇区存在的角度关系筛选位于扇区内的子路段集,构建扇区内子路段集;以及/n步骤S3:在每个扇区内的子路段集中依据路段轨迹数选出多条候选边界路段组成候选边界路段集,在所述候选边界路段集中选出均值距离最大值的候选路段作为边界路段,构建边界路段集。/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城市可达区域计算中的边界路段选择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将具有时间信息的城市交通轨迹数据集与路段集进行匹配,并在以查询点为原点的坐标系中,构建路段角度集;
步骤S2:在依据所述路段角度集与扇区存在的角度关系筛选位于扇区内的子路段集,构建扇区内子路段集;以及
步骤S3:在每个扇区内的子路段集中依据路段轨迹数选出多条候选边界路段组成候选边界路段集,在所述候选边界路段集中选出均值距离最大值的候选路段作为边界路段,构建边界路段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包括:
步骤S1.1:执行轨迹点P与路段集R匹配,且在所述轨迹点集P中筛选出位于路段rj上的轨迹点,构成路段轨迹点集RPj;
步骤S1.2:构建路段角度degrj=(droj,drdj,DRPj);
对路段集R中的所有路段执行所述步骤S1.1和所述步骤S1.1,遍历完成后结束。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包括:
步骤S2.1:遍历扇区集A,对任意扇区aα,初始化扇区aα内子路段集Sα为空集;
步骤S2.2:遍历路段角度集DEGR,对任意路段角度degrj判断其与所述扇区aα的大角degmaxα及小角degminα的角度关系,其中,当存在drdj≥degmaxa或droj≤degmina角度关系时,跳出路段角度degrj判断,或者当存在degmina≤drdj≤droj≤degmaxa角度关系时,将路段rj记为加入Sα中,反之则执行步骤S2.3,遍历DEGR完成后执行步骤S2.4;
步骤S2.3:在所述路段rj中筛选位于所述扇区aα内的子路段
步骤S2.4:当所述路段集R中所有路段角度判断完成后,结束步骤。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3包括:
步骤S3.1:遍历所述扇区集A,将候选边界路段集CR设置为空集;
步骤S3.2:选择候选边界路段集CR={cr1,cr2,…,crk}中子路段均值距离最大值的候选边界路段crm加入边界路段BR中;
步骤S3.3:当所述扇区集A遍历完成后,结束步骤。
5.一种城市可达区域计算中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唐晓岚,柴明璐,陈文龙,周丽娟,
申请(专利权)人:首都师范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