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出租车排队控制系统,蓄车场内并排设有多条排队车道,包括:设置在所述排队车道的入口的第一地感和第一道闸以及设置在出口的第二地感和第二道闸,所述第一地感和所述第二地感记录进出所述排队车道的出租车数量,所述第一道闸和所述第二道闸与以太网和交换机连接,根据计数向以太网和交换机发送脉冲信号;服务器,设置出租车进出数量;以太网和交换机,根据接收的脉冲信号和所述出租车进出数量控制第一道闸和第二道闸的开启或关闭。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脉冲信号和设置的出租车进出数量自动控制道闸开闭,确保蓄车场内始终存在一定数量的出租车,从而保证出租车时刻满足载客区的载客需要,提高了载客效率,降低了管理成本。
A taxi queue control syste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出租车排队控制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智能停车管理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出租车排队控制系统。
技术介绍
出于方便与安全,往返旅客在运输枢纽中心的接送很多都依赖于正规出租车,通常是乘客到达运输枢纽中心的出租车接客区,出租车在出租车接客区排队等候乘客上车,然后搭载乘客出发前往目的地。但是在运输枢纽中心的出租车接客区,当客流量较大时,出租车排队接客会占用公共道路来停车,造成接客区附近区域的交通拥堵。为了改善交通拥堵的情况,运输枢纽中心可会建立出租车调度场,让出租车进入调度场进行排队从而减轻道路交通的拥堵。现有的调度场,出租车在排队过程中需要跟着前车往前移动,驾驶员不知道具体的向前移动的时间,因此必须保证汽车不能熄火,产生了大量的汽车废气,造成环境污染。为了改善这种情况,中国专利技术专利CN103257618A提供了一种大型出租车蓄车场控制系统及其控制方法,在蓄车场内设有多根并列式排队车道,两根相邻排队车道之间设置活动分隔栏杆,其特征在于在每根排队车道的前部和尾部均设有感应线圈,每根排队车道的前方和尾部均设感应式自动栏杆,在每根车道的前方和尾部还设有警灯警铃,每根排队车道的前方和尾部还设有指示灯,所述控制系统包括一监控室,该监控室设有管理工作站,所述管理工作站与现场控制器连接,所述现场控制器与所述感应线圈、感应式自动栏杆、警灯警铃和指示灯连接。通过感应设施依次开闭各排队车道前方或尾部的栏杆,指示信号引导车辆依次进入排队车道排队等候或驶离排队车道前往出租车上客站载客,不需要管理人员在蓄车场现场值班。但是上述出租车候乘管理系统具有以下缺点:需要管理人员根据出租车上客区的乘客数量人工调整每根排队车道前方的栏杆来控制车辆前往出租车上客区载客,增加了管理人员的工作量,管理成本较高,同时可能存在分配的车辆过少或过多的情况,载客效率低;有鉴于此,急需对现有的出租车排队控制系统进行改进,以提高载客效率、降低管理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的出租车排队控制系统载客效率低、管理成本高的问题。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出租车排队控制系统,所述蓄车场内并排设有多条排队车道,包括:设置在所述排队车道的入口的第一地感和第一道闸,所述第一地感记录记入所述排队车道的出租车数量,所述第一道闸与以太网和交换机连接,根据所述第一地感的计数向以太网和交换机发送脉冲信号;设置在所述排队车道的出口的第二地感和第二道闸,所述第二地感记录记入所述排队车道的出租车数量,所述第二道闸与以太网和交换机连接,根据所述第二地感的计数向以太网和交换机发送脉冲信号;服务器,与以太网和交换机远程连接,设置出租车进出数量;以太网和交换机,根据接收的脉冲信号和所述出租车进出数量控制第一道闸和第二道闸的开启或关闭。在本方案中,所述出租车排队控制系统还包括:多个指示灯,分别与每个所述第一道闸和所述第二道闸连接,用于显示所述第一道闸或第二道闸的开闭状态。在本方案中,所述第一道闸或第二道闸为开启状态时,所述指示灯为绿色;所述第一道闸或第二道闸关闭时,所述指示灯为红色。在本方案中,所述蓄车场由多个可拆卸的护栏分隔成多条所述车道。在本方案中,所述出租车排队控制系统还包括计数器,与所述以太网和交换机远程连接,用于统计蓄车场的车流量数据。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出租车排队控制系统,通过第一地感和第二地感记录的进出排队车道的出租车数量以及服务器设置排队车道的出租车进出数量N,控制第一道闸和第二道闸自动开启和关闭,从而引导出租车依次进入或驶离各排队车道。以太网和交换机根据脉冲信号和排队车道的出租车进出数量自动调配出租车数量,可以保证蓄车场等待的出租车数量充足,并且可以根据出租车进出蓄车场的密度进行自动派车,不需要管理人员人工调配,减少了管理人员的工作量,降低了蓄车场的管理成本。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中出租车排队控制系统的平面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中出租车排队控制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中出租车排队控制系统的工作流程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出租车排队控制系统,设置排队车道的出租车进出数量以及道闸发出的脉冲信号自动控制各排队车道出入口的道闸的开闭,确保驶离蓄车场的出租车数量充足,始终可以满足载客需要,提高了载客效率,降低了管理成本。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做出详细说明。如图1、图2和图3所示,蓄车场内并排设有多条排队车道1,排队车道1由多个可拆卸的护栏分隔而成。排队车道1的入口通过尾部车道连通,进入蓄车场的出租车可通过尾部车道进入各排队车道1。各排队车道1的出口通过上客车道与乘客等车区2连通,在蓄车场排队等候的出租车,从排队车道1的出口驶出,通过上客车道前往乘客等车区2载客离开。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出租车排队控制系统包括设置在每条排队车道入口的第一地感11和第一道闸12、设置在每条排队车道出口的第二地感21和第二道闸22,、服务器30以及以太网和交换机40。第一地感11与第一道闸12相连,第一地感11感应出租车进入当前排队车道,并记录进入当前排队车道1的出租车数量。第一道闸12与以太网和交换机40相连,第一道闸12根据第一地感11的计数,向以太网和交换机40发送脉冲信号。第二地感21与第二道闸22连接,第二地感21感应出租车离开当前排队车道,并记录离开当前排队车道1的出租车数量。第二道闸22与以太网和交换机40远程连接,第二道闸22可以根据第二地感21的计数,向以太网和交换机40发送脉冲信号。服务器30上设置有排队车道的出租车进出数量N,服务器30与以太网和交换机40远程连接,将设置的出租车进出数量N发送到以太网和交换机40,以太网和交换机40根据出租车进出数量N以及接收到的脉冲信号,控制第一道闸12以及第二道闸22的开闭状态,引导蓄车场车辆自动前往乘客等车区载客。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出租车排队控制系统还包括多个与第一道闸或第二道闸相连的指示灯50,第一道闸12或第二道闸22关闭时,指示灯50的颜色为红色;第一道闸12或第二道闸22关闭时,指示灯50的颜色为绿色。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出租车排队控制系统还包括计数器和现场控制器,计数器与以太网和交换机40远程连接,根据以太网和交换机40接受到的脉冲信号统计蓄车场的车流量数据。现场控制器与第一道闸11和第二道闸12远程连接,用于直接控制第一道闸11和第二道闸12的开启或关闭。本专利技术的工作过程如下:蓄车场没有停车时,一条排队车道入口处的第一道闸12开启,出租车依次进入当前排队车道,第一地感11记录进入当前排队车道的出租车数量,第一道闸12根据第一地感11的计数向以太网和交换机40发送脉冲信号,以太网和交换机40记录接收到的脉冲信号数量为M,当脉冲信号数量M与服务器30设置的出租车进出数量N相等时,以太网和交换机40向当前排队车道的第一道闸12发送关闭指令,向下一排队车道的第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出租车排队控制系统,蓄车场内并排设有多条排队车道,其特征在于,包括:/n设置在所述排队车道的入口的第一地感和第一道闸,所述第一地感记录记入所述排队车道的出租车数量,所述第一道闸与以太网和交换机连接,根据所述第一地感的计数向以太网和交换机发送脉冲信号;/n设置在所述排队车道的出口的第二地感和第二道闸,所述第二地感记录记入所述排队车道的出租车数量,所述第二道闸与以太网和交换机连接,根据所述第二地感的计数向以太网和交换机发送脉冲信号;/n服务器,与以太网和交换机远程连接,设置排队车道的出租车进出数量N;/n以太网和交换机,根据接收的脉冲信号和所述排队车道的出租车进出数量N控制第一道闸和第二道闸的开启或关闭。/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出租车排队控制系统,蓄车场内并排设有多条排队车道,其特征在于,包括:
设置在所述排队车道的入口的第一地感和第一道闸,所述第一地感记录记入所述排队车道的出租车数量,所述第一道闸与以太网和交换机连接,根据所述第一地感的计数向以太网和交换机发送脉冲信号;
设置在所述排队车道的出口的第二地感和第二道闸,所述第二地感记录记入所述排队车道的出租车数量,所述第二道闸与以太网和交换机连接,根据所述第二地感的计数向以太网和交换机发送脉冲信号;
服务器,与以太网和交换机远程连接,设置排队车道的出租车进出数量N;
以太网和交换机,根据接收的脉冲信号和所述排队车道的出租车进出数量N控制第一道闸和第二道闸的开启或关闭。
2.根据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任,李杨杨,宋晓乾,李伟流,孙博文,简俊锵,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高铁通信息服务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