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机外壳,旨在提供一种减震式电机外壳,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壳体,壳体底部设有支撑板,壳体与支撑板之间设有连接机构,连接机构包括安装于机壳两侧的表面带有第一通孔的上层固定座,位于支撑板上表面的上层固定座,位于上层固定座表面的第二通孔及与第一通孔、第二通孔螺纹连接的加强螺钉,上层固定座与下层固定座之间设有缓震弹簧圈,所述壳体与支撑板之间还设有滑动连接的减震块。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减震式电机外壳
本技术涉及电机外壳铸造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减震式电机外壳。
技术介绍
电机是比较普遍使用的驱动设备,在工业生产上,电机是保证其驱动的设备所在的生产线正常运行的关键。电机在工作时会产生震动,因而产生噪音,目前大多数电机固定方式简单,通常在电机的外壳上设置底座,底座直接与其他设备刚性连接,减震效果差,零部件之间会相互撞击,产生较大的噪音;也有的在底座上用胶水固定一个减震垫,但是一段时间后,胶水也会老化,造成减震垫松动、脱落,无法长期保持一个良好的减震效果,因此噪音也没有得到有效的控制。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减震式电机外壳,其具有能够减少电机整体使用时的震动,提高电机的使用性能,延长外壳的使用寿命的优点。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减震式电机外壳,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底部设有支撑板,所述壳体与支撑板之间设有连接机构,所述连接机构包括安装于机壳两侧的表面带有第一通孔的上层固定座,位于支撑板上表面的下层固定座,位于上层固定座表面的第二通孔及与第一通孔、第二通孔螺纹连接的加强螺钉,所述上层固定座与下层固定座之间设有缓震弹簧圈,所述壳体与支撑板之间还设有滑动连接的减震块。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电机外壳放置于支撑板表面,将电机外壳表面的上层固定座与支撑板表面的下层固定座放于统一位置,并使得中心处的第一通孔与第二通孔对齐,然后通过加强螺钉将电机外壳与支撑板连接固定住,最后通过壳体与支撑板之间的减震块,能够进一步消除外壳的震动,提高电机的整体使用性能,延长外壳的使用寿命。进一步设置:所述减震块位于壳体与支撑板之间,所述减震块顶部与底部设有固定连接的滑动块,所述壳体底部与支撑板表面设有相匹配的滑动槽,所述滑动块刻在滑动槽内来回移动,所述滑动槽表面还设有限位机构。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工作人员可根据电机使用时的实际情况来灵活调整减震块的位置,移动位于滑动槽表面的减震块,到达需要减震的指定位置后,通过滑动槽表面的限位机构将减震块固定,避免减震块意外移动从而影响整个外壳的减震效果。进一步设置:所述减震块表面设有减震胶垫层,所述减震胶垫层内部设有若干个弹性橡胶件。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减震块表面的减震胶垫层能够起到缓震作用,同时内部的若干个弹性橡胶件可以进一步缓震。进一步设置:所述减震块表面还设有防尘片,所述防尘片厚度在2cm至4cm之间。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防尘片能够有效阻挡减少减震块表面的杂质。进一步设置:所述限位机构包括与支撑板表面的滑动槽相平行的滑轨,位于滑轨表面的滑动连接的限位块及限位块表面还设有固定连接的磁铁吸附块。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移动滑轨表面的限位块至指定的限位工位,由于磁力限位块能够牢牢吸附于磁铁吸附块表面,这样便能将减震块相对固定住。进一步设置:所述限位块表面设有固定连接的推动杆,所述推动杆表面套设有防滑层,所述防滑层表面设有若干纹理。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限位块表面的推动杆便于工作人员移动,防滑层及表面的若干纹理能够有效增加粗糙程度,使用起来更加便捷。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能够减少电机整体使用时的震动,提高电机的使用性能,延长外壳的使用寿命的优点;(2)工作人员使用起来方便快捷,可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调整减震块的位置,达到精准高效减震的效果。附图说明图1是减震式电机外壳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减震式电机外壳正面结构示意图;图3是减震式电机外壳A部放大示意图。图中,1、壳体;2、支撑板;3、连接机构;31、上层固定座;32、下层固定座;33、第一通孔;34、第二通孔;4、缓震弹簧圈;5、减震块;51、减震胶垫层;52、弹性橡胶件;53、防尘片;6、滑动块;7、滑动槽;8、限位机构;81、滑轨;82、限位块;83、磁铁吸附块;9、推动杆;91、防滑层。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一种减震式电机外壳,如图1、图2及图3所示,包括壳体1,壳体1底部设有支撑板2,壳体1与支撑板2之间设有连接机构3,连接机构3包括安装于机壳两侧的表面带有第一通孔33的上层固定座31,位于支撑板2上表面的下层固定座32,位于上层固定座31表面的第二通孔34及与第一通孔33、第二通孔34螺纹连接的加强螺钉,上层固定座31与下层固定座32之间设有缓震弹簧圈4,壳体1与支撑板2之间还设有滑动连接的减震块5,减震块5表面设有减震胶垫层51,减震胶垫层51内部设有若干个弹性橡胶件52,减震块5表面还设有防尘片53,防尘片53厚度在2cm至4cm之间。减震块5位于壳体1与支撑板2之间,减震块5顶部与底部设有固定连接的滑动块6,壳体1底部与支撑板2表面设有相匹配的滑动槽7,滑动块6刻在滑动槽7内来回移动,滑动槽7表面还设有限位机构8,限位机构8包括与支撑板2表面的滑动槽7相平行的滑轨81,位于滑轨81表面的滑动连接的限位块82及限位块82表面还设有固定连接的磁铁吸附块83。限位块82表面设有固定连接的推动杆9,推动杆9表面套设有防滑层91,防滑层91表面设有若干纹理。其主要工作原理如下:电机外壳放置于支撑板2表面,将电机外壳表面的上层固定座31与支撑板2表面的下层固定座32放于统一位置,并使得中心处的第一通孔33与第二通孔34对齐,然后通过加强螺钉将电机外壳与支撑板2连接固定住,作人员可根据电机使用时的实际情况来灵活调整减震块5的位置,移动位于滑动槽7表面的减震块5,到达需要减震的指定位置后,通过滑动槽7表面的限位机构8将减震块5固定:依靠磁力限位块82与磁铁吸附块83可以将减震块5牢牢固定住,避免减震块5意外移动从而影响整个外壳的减震效果,壳体1与支撑板2之间的减震块5,由于表面的减震胶垫层51能够起到缓震作用,同时内部的若干个弹性橡胶件52可以进一步缓震能够进一步消除外壳的震动,提高电机的整体使用性能,延长外壳的使用寿命。上述的实施例仅仅是对本技术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技术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技术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减震式电机外壳,包括壳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底部设有支撑板(2),所述壳体(1)与支撑板(2)之间设有连接机构(3),所述连接机构(3)包括安装于机壳两侧的表面带有第一通孔(33)的上层固定座(31),位于支撑板(2)上表面的下层固定座(32),位于上层固定座(31)表面的第二通孔(34)及与第一通孔(33)、第二通孔(34)螺纹连接的加强螺钉,所述上层固定座(31)与下层固定座(32)之间设有缓震弹簧圈(4),所述壳体(1)与支撑板(2)之间还设有滑动连接的减震块(5)。/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减震式电机外壳,包括壳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底部设有支撑板(2),所述壳体(1)与支撑板(2)之间设有连接机构(3),所述连接机构(3)包括安装于机壳两侧的表面带有第一通孔(33)的上层固定座(31),位于支撑板(2)上表面的下层固定座(32),位于上层固定座(31)表面的第二通孔(34)及与第一通孔(33)、第二通孔(34)螺纹连接的加强螺钉,所述上层固定座(31)与下层固定座(32)之间设有缓震弹簧圈(4),所述壳体(1)与支撑板(2)之间还设有滑动连接的减震块(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减震式电机外壳,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震块(5)位于壳体(1)与支撑板(2)之间,所述减震块(5)顶部与底部设有固定连接的滑动块(6),所述壳体(1)底部与支撑板(2)表面设有相匹配的滑动槽(7),所述滑动块(6)刻在滑动槽(7)内来回移动,所述滑动槽(7)表面还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桂平,李子炯,张义峰,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嘉创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