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放电电路、电源管理设备及用电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4330031 阅读:7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29 19:18
本公开提出一种充放电电路、电源管理设备及用电系统,涉及电子电路领域。该电路中,外部电源接口分别与第一电阻的第一端和第一二极管的负极连接,第一电阻的第二端和第一二极管的正极均与稳压二极管的负极连接,稳压二极管的正极与第一三极管的基极连接,第一三极管的集电极与检测接口连接且发射极接地,第一二极管的正极还与场效应管的漏极连接,场效应管的源极分别与第二电阻的第一端和电池接口连接,场效应管的栅极分别与第二电阻的第二端和第二三极管的集电极连接,第二三极管的基极与第三电阻的第一端连接且发射极接地,第三电阻的第二端与控制接口连接。本公开能够提高电源管理的可靠性并降低成本。

Charging and discharging circuit, power management equipment and power consumption syste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充放电电路、电源管理设备及用电系统
本公开涉及电子电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充放电电路、电源管理设备及用电系统。
技术介绍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闸机系统等用电设备已经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用电设备可以通过外部电源供电来进行工作,但外部电源可能会出现断电,因此对用电设备的电源管理也越来越受到关注。现有技术中,可以将用电设备与外部电源和电池并联,然后由人工通过开关选择是外部电源向该用电设备供电还是电池向该用电设备供电。但由于需要依赖人工手动在确定外部电源断电时切换至电池供电,操作繁琐,不仅成本较高,而且可靠性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公开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充放电电路、电源管理设备及用电系统,以提高电源管理的可靠性并降低成本。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公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第一方面,本公开提出一种充放电电路,所述电路包括外部电源接口、电池接口、检测接口、控制接口、第一二极管、场效应管、第一电阻、第二电阻、第三电阻、第一三极管、第二三极管和稳压二极管,所述检测接口用于输出掉电检测信号,所述控制接口用于接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充放电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路包括外部电源接口、电池接口、检测接口、控制接口、第一二极管、场效应管、第一电阻、第二电阻、第三电阻、第一三极管、第二三极管和稳压二极管,所述检测接口用于输出掉电检测信号,所述控制接口用于接收放电控制信号,所述放电控制信号用于控制所述电池接口向所述外部电源接口放电;/n所述外部电源接口分别与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一端和所述第一二极管的负极连接,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二端和所述第一二极管的正极均与所述稳压二极管的负极连接,所述稳压二极管的正极与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基极连接,所述第一三极管的集电极与所述检测接口连接且发射极接地;/n所述第一二极管的正极还与所述场效应管的漏极连...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充放电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路包括外部电源接口、电池接口、检测接口、控制接口、第一二极管、场效应管、第一电阻、第二电阻、第三电阻、第一三极管、第二三极管和稳压二极管,所述检测接口用于输出掉电检测信号,所述控制接口用于接收放电控制信号,所述放电控制信号用于控制所述电池接口向所述外部电源接口放电;
所述外部电源接口分别与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一端和所述第一二极管的负极连接,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二端和所述第一二极管的正极均与所述稳压二极管的负极连接,所述稳压二极管的正极与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基极连接,所述第一三极管的集电极与所述检测接口连接且发射极接地;
所述第一二极管的正极还与所述场效应管的漏极连接,所述场效应管的源极分别与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一端和所述电池接口连接,所述场效应管的栅极分别与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二端和所述第二三极管的集电极连接,所述第二三极管的基极与所述第三电阻的第一端连接且发射极接地,所述第三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控制接口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路还包括第二二极管和第三二极管,所述第二二极管与所述第一电阻串接,所述第三二极管与所述稳压二极管串接,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二端和所述第二二极管的正极连接,所述第二二极管的负极和第一二极管的正极均与所述第三二极管的正极连接,所述第三二极管的正极与所述稳压二极管的负极连接。


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肖国庆陈志金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嘉昱机电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