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清华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智能存储型纳米颗粒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4325140 阅读:6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29 17:5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属于新型纳米材料制备技术领域的一种智能存储型纳米颗粒的制备方法。步骤如下:1)将含有润滑介质和单体的分散相加入含有表面活性剂的连续相中,搅拌使之乳化;2)然后通过高强度均化器的均化作用,获得含有纳米尺寸液滴的细乳液;3)将细乳液移至反应器中引发聚合,反应结束后冷冻干燥获得纳米颗粒。本发明专利技术所制备的智能存储型纳米颗粒,可用于自润滑领域复合材料的制备,比现有的自润滑微胶囊材料尺寸更小,易于分散,可通过共聚对颗粒进行表面改性或引入活性官能团增强颗粒与基体材料的相互作用力,有利于解决含微胶囊自润滑复合材料力学性能显著降低的问题,且尺寸优势使其在自润滑涂层领域有较大应用潜力和市场价值。

A preparation method of intelligent storage nanoparticle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智能存储型纳米颗粒的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新型纳米材料制备
,尤其涉及一种智能存储型纳米颗粒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随着纳米封装技术的发展,利用中空纳米容器隔离封装活性成分的存储型纳米材料已广泛应用于食品科学、生物医药、电子技术和农业等领域,由于其尺寸小、分散性好、易与其他材料结合制备复合材料或直接进行材料改性与修饰,当前已成为一项引人瞩目的高新技术。近年来,研究者为解决油敏感环境下的摩擦磨损问题,提出了多种自润滑微胶囊材料的制备方法,微胶囊壳材常为有机或无机聚合物材料,内部包覆润滑介质。目前所报道的大部分自润滑微胶囊直径为上百微米,随着微胶囊尺寸和含量的增加,虽然摩擦性能有所提高,但是由于大尺寸微胶囊在基体中作为缺陷更容易引发和传播裂纹,材料力学性能显著下降。微胶囊本身的大尺寸和脆性不仅会降低基体的力学性能,还容易在加工合成过程中发生破裂。对于涂层制备来说,微胶囊的尺寸极大的限制了其添加量和涂层厚度。制备高强度壁材微胶囊可以改善这一缺陷,但此种方法会牺牲微胶囊对外界刺激的敏感性,降低材料在低载条件下的润滑效果。目前溶剂挥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智能存储型纳米颗粒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na. 将润滑介质、聚合单体和正十六烷混合作为分散相;将去离子水和表面活性剂混合作为连续相,分别在常温下搅拌均匀;/nb. 将步骤a中的分散相加入连续相中,常温搅拌得到乳液;/nc. 将步骤b中所得乳液用超声粉碎机细乳化,得到细乳液;/nd. 将步骤c中所得细乳液倒入三口烧瓶,随后加入偶氮二异丁氰,在惰性气体氛围下搅拌反应,得到产物;/ne. 将步骤d产物冷冻使其凝固后进行冷冻干燥制得纳米颗粒。/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存储型纳米颗粒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a.将润滑介质、聚合单体和正十六烷混合作为分散相;将去离子水和表面活性剂混合作为连续相,分别在常温下搅拌均匀;
b.将步骤a中的分散相加入连续相中,常温搅拌得到乳液;
c.将步骤b中所得乳液用超声粉碎机细乳化,得到细乳液;
d.将步骤c中所得细乳液倒入三口烧瓶,随后加入偶氮二异丁氰,在惰性气体氛围下搅拌反应,得到产物;
e.将步骤d产物冷冻使其凝固后进行冷冻干燥制得纳米颗粒。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d中一种或几种单体发生聚合反应形成纳米颗粒,避免多种聚合物组分的兼容性问题,同时提供了直接进行表面改性及功能化的合成条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a的分散相中,润滑介质与聚合单体的质量比为1:0.5~3;正十六烷的质量分数为0~0.04;在连续相中,去离子水和表面活性剂的质量比为120:0.4~1;分散相和连续相的搅拌时间均为30min;搅拌速度为500~700rp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a中润滑介质为基础油或含各种油溶性添加剂的润滑油,包括聚α-烯烃合成油、硅油、聚醚;聚合单体为甲...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龚韩君解国新雒建斌
申请(专利权)人:清华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