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灵敏性和选择性检测苯系物的荧光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本专利技术涉及荧光材料,具体涉及灵敏性和选择性检测苯系物的荧光材料,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技术介绍
有机半导体纳米材料具有许多无机纳米材料不具备的优点,比如有机半导体纳米材料的结构可调控、可利用灵活的合成方法制备得到,材料的制造成本低,易于大面积加工,以及有机半导体纳米材料可以应用到柔性基底上等等。因此,尽管有机半导体纳米材料相对于无机纳米材料起步较晚,但近年来发展迅速。其中,由π共轭的有机分子作为构筑单元制备的有机半导体纳米材料,可以作为有效的荧光或者电导传感器材料,实现对环境中存在的有毒有害物的高灵敏度、高选择性的检测,从而提高人们的环境监测力度。该类材料检测原理如下:由π堆积形成的有机半导体纳米材料作为荧光传感器,由于分子构筑单元之间的π-π堆积方式形成的有机半导体纳米材料具有多孔性和大比表面积的膜,比共轭高分子膜能显著增大激子迁移的距离,因而能够实现高灵敏度地检测目标分子。现存的对可挥发性有机苯系物的检测方法包括质谱法、气相色谱法、液相色谱法等,但上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由式(A)所示化合物和式(B)所示化合物共组装得到的荧光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式(A)所示化合物选自如下式(A1)、或式(A2)、或式(A3)、或式(A4)、或式(A5)、或式(A6)所示化合物中的至少一种:/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由式(A)所示化合物和式(B)所示化合物共组装得到的荧光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式(A)所示化合物选自如下式(A1)、或式(A2)、或式(A3)、或式(A4)、或式(A5)、或式(A6)所示化合物中的至少一种:
其中:式(A)或式(B)所示化合物中,n≥1,m≥1;R1、R3相同或不同,彼此独立地选自无取代,或任选被一个、两个或更多个卤素取代的C1-12烷基、C1-12烷氧基或-COOC1-12烷基;R2、R4相同或不同,彼此独立地选自无取代,或任选被一个、两个或多个卤素取代的C1-12烷基、C1-12烷氧基;p选自1至6的整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荧光材料,其特征在于,式(A)或式(B)所示化合物中,12≥n≥1,12≥m≥1;R1、R3相同或不同,彼此独立地选自C1-10烷基或C1-10烷氧基;R2、R4相同或不同,彼此独立地选自C1-10烷基;p选自1至3的整数。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荧光材料,其特征在于,式(A)或式(B)所示化合物中,R1、R3相同或不同,彼此独立地选自如下基团中的至少一种,
其中,“*”处为连接位点;
R2、R4相同或不同,彼此独立地选自甲基、乙基、丙基、丁基、戊基、己基、庚基、壬基、癸基。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荧光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荧光材料为有机半导体纳米胶束、纳米带或纳米片;
优选地,荧光量子产率9~50%,例如为10%、20%、30%或40%。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荧光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荧光材料为由有机半导体纳米胶束、纳米带或纳米片编织形成的网状结构的膜。
6.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荧光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1)将经卤代的任选取代的芴或羰基芴原料与经硼化的任选取代的芴或羰基芴原料进行缩合反应;
优选地,采用如下方案制备式(A)所示化合物;
步骤(1)中,当式(A)所示化合物选自(A1)所示化合物时,其制备方法包括:
(A1-1)化合物a1与双戊酰二硼反应得到化合物a2;
(A1-2)化合物a2与化合物a3反应得到化合物a4;
(A1-3)化合物a5与双戊酰二硼反应得到化合物a6;
(A1-4)化合物a6与化合物a3反应得到化合物a7;
(A1-5)将2,7-二溴芴酮与双戊酰二硼反应得到化合物TM-4;
(A1-6)将化合物a4、a7与TM-4反应得到化合物(A1),
步骤(1)中,当式(A)所示化合物选自(A2)所示化合物时,其制备方法包括:
(A2-1)将2,7-二溴芴酮与双戊酰二硼反应得到化合物TM-7;
(A2-2)化合...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车延科,刘晓玲,熊伟,巩彦君,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