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袁培策专利>正文

锅炉水雾除尘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32031 阅读:16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出一种与现有燃煤工业锅炉配套使用的锅炉水雾除尘装置,它主要由连通管连接的壳体和预热水箱构成,将燃煤锅炉排放的烟气首先进入预热水箱内与软化水进行热交换,回收利用烟气余热后,再将烟气送入壳体内进行沉降净化和喷雾淋洗,在壳体内安装有一组隔墙板分隔为可使烟气形成一回程、二回程、三回程上下往复折向流动的烟尘沉降室、缓冲沉降室和水雾除尘室,经过沉降净化处理后的烟气再在水雾除尘室内进行喷雾淋洗,经测定:燃煤锅炉排放的烟气经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沉降净化和喷雾淋洗处理后,已达到国家烟尘排放浓度标准,具有结构紧凑、投资少、运行成本低、安装使用方便的显著特点,有极好的市场前景。(*该技术在2015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用湿法技术处理燃煤锅炉烟气的设备,属于环保设备的
,具体地说是一种锅炉水雾除尘装置,它特别适合于在旅游卫生城市和对环境保护要求高的广大城镇地区安装使用。
技术介绍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和广大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国家对环境保护的要求愈来愈高。我们知道,工业锅炉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的热能设备,我国是当今世界上煤炭生产和消耗量最大的国家之一,也是燃煤工业锅炉生产和使用量最大的国家之一,燃煤工业锅炉同燃油或燃气锅炉相比,具有生产运行成本低的优点,但是由于燃煤工业锅炉是最大的耗煤大户,也是最大的空气污染源,它的最大缺陷是在工作过程中所排放烟尘浓度高并且排放量大、对空气的污染负荷重,如果对燃煤工业锅炉所排放的烟尘处理不好将造成严重的污染事故,特别是在对环保要求高的旅游卫生城市中安装使用的燃煤锅炉,更是环保主管部门重点监控的对象。迄今为止,虽然出现了一些对燃煤锅炉所排放的烟尘进行除尘处理的设备,但是由于种种原因,处理后的烟气大都仍然难以达到国家环保部门所规定的烟尘排放浓度标准的要求,而被强令停止使用。在燃煤锅炉所排放的烟尘浓度一时难以达标的严峻局势下,有的城市曾经推行“以油代煤、以气代煤”,试图用燃油或燃气工业锅炉取代燃煤工业锅炉进行供热,虽然这种方式能较好地解决环境污染问题,但是由于天然气和燃油同煤炭相比较价格昂贵,用燃油或燃气工业锅炉进行供热的生产成本大幅度上升,导致所生产产品的制造成本和销售价格急剧上涨,在流通领域形成产品价格恶性循环膨胀的不良现象,严重影响正常的市场经济秩序。据市场调研考察目前有较多的企业已停止使用燃油或燃气工业锅炉而重新启用燃煤工业锅炉,这是由于市场价格机制所决定的。可见以煤为燃料的工业锅炉在今后一段时期内仍然有较为广阔的市场前景,燃煤工业锅炉其生存和发展最基本的关键点在于能否经济合理地解决所排放烟气达到国家规定的烟尘排放浓度标准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是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提出一种结构紧凑体积小、占地面积小投资少、生产运行成本低、安装使用方便的锅炉水雾除尘装置,它与现有的燃煤工业锅炉配套使用,采用湿法技术对燃煤工业锅炉排出的烟气进行除尘净化处理,可明显降低烟尘排放浓度并能达到国家规定的烟尘排放浓度标准,它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它主要由安装有进水管、排污管的壳体构成,其特征在于壳体内安装有一组隔墙板分隔成烟尘沉降室、缓冲沉降室和水雾除尘室,烟气入口管安装于烟尘沉降室,在水雾除尘室内配装有水雾喷头,在水雾除尘室的顶部安装有排气出口管,工作时,关闭排污管、打开进水管向壳体内放入清水至中部溢流管口处,由连通管将锅炉排烟管直接连接于烟气入口管,将锅炉燃煤烟气导入壳体内进行沉降净化处理,壳体的上半部份由一组隔墙板分隔为可使烟气形成一回程、二回程、三回程上下往复折向流动的烟尘沉降室、缓冲沉降室和水雾除尘室,燃煤烟气经烟尘沉降室时,可将烟气中未完全燃烧煤粒和粗大烟尘尘粒沉降于储水池,烟气再折入缓冲沉降室内进一步沉降净化后,烟气再折入水雾除尘室内,由水雾喷头对烟气再进行喷雾淋洗实现完全净化处理,即可由引风机向烟囱抽排已达到国家烟尘排放浓度标准的尾气。本技术还有如下技术特征在烟气入口管与锅炉排烟管之间由连通管串装有预热水箱,可回收利用燃煤烟气的热量预热锅炉用软化水、提高燃煤锅炉的热效率。预热水箱由中部安装有一组预热烟管和与预热烟管相通的上烟室和下烟室构成,上烟室内安装有分腔隔板,在预热水箱的箱壁上安装有进冷水管和出热水管,将锅炉排烟管连接于上烟室一侧的进烟接管,上烟室的另一侧由连通管连接于烟气入口管,锅炉燃煤烟气经锅炉排烟管进入预热水箱的一组预热烟管时,与由进冷水管输入的软化水进行热交换,已降温的燃煤烟气经连通管送入烟尘沉降室进行沉降净化处理,由出热水管向燃煤锅炉供给已预热的软化水,即可实现充分回收利用燃煤烟气的余热,提高燃煤锅炉热效率的目的。预热水箱还配装有排空管,可及时排出预热水箱内的水蒸汽。附图说明附图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提出的锅炉水雾除尘装置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来实施的它主要由连通管29连接的壳体1和预热水箱23构成,预热水箱23安装于做有下烟室22的基座21上,在预热水箱23的箱壁上安装有进冷水管19和出热水管25,在预热水箱23内由管板20固定装配有一组预热烟管24,在预热水箱23内部构成与预热烟管24相通的上烟室28和下烟室22,在上烟室28内安装有分腔隔板27,由分腔隔板27分隔的上烟室28的两侧装置有进烟接管和出烟接管,上烟室28的进烟接管连接于燃煤锅炉的排烟管26,连通管29分别连接于上烟室28的出烟接管和壳体1的烟气入口管3,可将燃煤烟气输导入壳体1内进行沉降净化处理,在壳体1上安装有进水管17、排污管14、溢流管16和清洗门闩13,排污管14和溢流管16接入沉淀池,在壳体1内安装有隔墙板2、7分隔为可使烟气形成一回程、二回程、三回程上下往复折向流动的烟尘沉降室4、缓冲沉降室6和水雾除尘室8,烟气入口管3安装于烟尘沉降室4的顶部,在水雾除尘室8内配装有连接于高压进水管11的水雾喷头12,在水雾除尘室8的顶部安装有由尾气管10连接于引风机的排气出口管9,在壳体1内底面装置有沉渣斜板15,可方便于定期打开排污管14向沉淀池排污,它是这样工作的首先关闭排污管14、由进水管17向壳体1内放入清水,使壳体1的下半部份成为储水池,多余的水可由安装于壳体1中部的溢流管16溢流至沉淀池,启动引风机即可抽引燃煤锅炉所排放的燃煤烟气经锅炉排烟管26进入预热水箱23,燃煤烟气经上烟室28的进烟腔、下行预热烟管24、由下烟室22折向返经上行预热烟管24回至上烟室28的出烟腔时,燃煤烟气与由进冷水管19输入预热水箱23内的软化水进行充分的热交换,可由出热水管25向燃煤锅炉供给已预热升温的软化水供使用,在预热水箱23上还配装有排空管18,可及时排出预热水箱23内的水蒸汽,确保预热水箱23进行正常的热交换工作,即可回收利用燃煤烟气的余热,提高燃煤锅炉的热效率,经过预热水箱23进行热交换降温的燃煤烟气再由连通管29、烟气入口管3送入壳体1内,烟气按照箭头5方向所示按一回程、二回程、三回程上下往复折向流动,燃煤烟气经过第一回程的烟尘沉降室4时,烟气中未完全燃烧的煤粒和粗大烟尘尘粒与水接触沉入储水池中,烟气继续折入第二回程的缓冲沉降室6内进一步沉降净化处理,然后烟气再继续折入第三回程的水雾除尘室8内,由水雾喷头12对烟气再进行喷雾淋洗得到完全净化处理,即可由引风机向烟囱抽排已达到国家烟尘排放浓度标准的尾气。权利要求1.一种锅炉水雾除尘装置,它主要由安装有进水管(17)、排污管(14)的壳体(1)构成,其特征在于壳体(1)内安装有一组隔墙板(2、7)分隔成烟尘沉降室(4)、缓冲沉降室(6)和水雾除尘室(8),烟气入口管(3)安装于烟尘沉降室(4),在水雾除尘室(8)内配装有水雾喷头(12),在水雾除尘室(8)的顶部安装有排气出口管(9)。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锅炉水雾除尘装置,其特征在于在烟气入口管(3)与锅炉排烟管(26)之间由连通管(29)串装有预热水箱(23)。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锅炉水雾除尘装置,其特征在于预热水箱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锅炉水雾除尘装置,它主要由安装有进水管(17)、排污管(14)的壳体(1)构成,其特征在于:壳体(1)内安装有一组隔墙板(2、7)分隔成烟尘沉降室(4)、缓冲沉降室(6)和水雾除尘室(8),烟气入口管(3)安装于烟尘沉降室(4),在水雾除尘室(8)内配装有水雾喷头(12),在水雾除尘室(8)的顶部安装有排气出口管(9)。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袁培策
申请(专利权)人:袁培策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51[中国|四川]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