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抛投型无人飞行器的限位及分离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308913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27 00:38
本申请涉无人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抛投型无人飞行器的限位及分离装置,包括:机体滑轮、滑轮导槽和旋翼导槽;滑轮导槽固定于保护筒的内壁,并且滑轮导槽的延伸方向与保护筒的轴向相同;机体滑轮固定在子机的机体上,并且机体滑轮与滑轮导槽滚动配合;旋翼导槽固定于保护筒的内壁,并且旋翼导槽的延伸方向与保护筒的轴向相同,以插接子机的旋翼。本申请提供的抛投型无人飞行器的限位及分离装置可以避免挂飞阶段和分离阶段保护筒对子机的损坏,保证子机与保护筒的顺利分离。

A kind of limit and separation device for unmanned aerial vehicl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抛投型无人飞行器的限位及分离装置
本申请涉及无人机
,尤其涉及一种抛投型无人飞行器的限位及分离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国家科技、经济实力的逐渐发展,无人机在各个领域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例如军事检测、森林火灾检测、电力行业巡检、地质勘测、航拍等。其中,不乏应用抛投型无人飞行器,抛投型飞行器作为子机挂载在母机(如:中、大型无人机或有人机)上,执行任务时,母机投放子机,子机与母机分离后进行自主飞行。但是,子机经过母机搭载着长时间在高空低温飞行,子机的关键部件如电池、控制系统电子元器件等在低温环境下容易出现损坏的现象,因此在投放子机后,子机的上述关键部件则会出现无法启动工作的现象,从而导致子机损坏,因此在挂飞时通过将子机的关键部件置于与主机连接的保护筒内,通过筒体内部的加热装置以保证关键部件不受损。然而,在子机的挂飞阶段,由于受到振动、过载、突风等因素的影响,保护筒容易对子机产生破坏,在子机的分离阶段,保护筒则容易刮伤或卡死子机,因此,如何避免挂飞阶段和分离阶段保护筒对子机的损坏,保证子机与保护筒的顺利分离,是本领域技术人员目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抛投型无人飞行器的限位及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机体滑轮、滑轮导槽和旋翼导槽;滑轮导槽固定于保护筒的内壁,并且滑轮导槽的延伸方向与保护筒的轴向相同;机体滑轮固定在子机的机体上,并且机体滑轮与滑轮导槽滚动配合;旋翼导槽固定于保护筒的内壁,并且旋翼导槽的延伸方向与保护筒的轴向相同,以插接子机的旋翼。/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抛投型无人飞行器的限位及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机体滑轮、滑轮导槽和旋翼导槽;滑轮导槽固定于保护筒的内壁,并且滑轮导槽的延伸方向与保护筒的轴向相同;机体滑轮固定在子机的机体上,并且机体滑轮与滑轮导槽滚动配合;旋翼导槽固定于保护筒的内壁,并且旋翼导槽的延伸方向与保护筒的轴向相同,以插接子机的旋翼。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抛投型无人飞行器的限位及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滑轮导槽从保护筒的筒底延伸至保护筒的筒口收边处,以在保护筒内全程具有滑轮导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抛投型无人飞行器的限位及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三根滑轮导槽和三组机体滑轮,三根滑轮导槽沿保护筒的周向均匀布置,三组机体滑轮固定于子机的机体上,三组机体滑轮分别与三个滑轮导槽滚动配合。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抛投型无人飞行器的限位及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每组机体滑轮沿子机机体径向布置的多个机体滑轮。


5.根据权利要求1-4之一所述的抛投型无人飞行器的限位及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滑轮导槽包括:一个筋板和两个翼板;其中一个翼板位于筋板的一个边缘,另一个翼板位于筋板中间位置,并均向筋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薛蛟危松林郭爽梁国强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中航智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