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蓝牙音箱的磁力感应触发电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306042 阅读:4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26 23:1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蓝牙音箱的磁力感应触发电路,属于蓝牙音箱领域,一种用于蓝牙音箱的磁力感应触发电路包括利用磁力传感器进行感应的磁感应模块,用于接收磁力信号并进行信号处理的处理模块和控制电路开关和电源控制的触发控制模块;磁感应模块通过磁传感器U1进行信号接收配合转换器U2,将磁场信号转换成差分输出电压,同时配有存储器U3,进行信号储存,减少以后的等待时间;处理模块利用微处理芯片U4配合监控芯片U5可以对电路起到更好的保护作用,且双运算放大器U6可以更好的补偿内部的频率,从而使电路及时在喧闹的场合,信号也不会受到音响;同时磁感应开关比一般普通的开关可以传输更远距离。

A magnetic induction trigger circuit for Bluetooth speak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蓝牙音箱的磁力感应触发电路
本技术涉及一种用于蓝牙音箱的磁力感应触发电路,属于蓝牙音箱领域。
技术介绍
随着我国无线技术的发展,无线技术在环保,传输速度,以及便捷的领域深受人们的认可,例如现在的WIFI、互联网,物联网以及蓝牙传输等这些技术,都已经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占有一定的地位。蓝牙音箱现在已经基本取代了传统的有限音箱,通过内置的蓝牙芯片进行与外置设备进行无线连接,将接收的信号通过转换模拟发送至音频放大电路中,最后利用振荡频率实现声音的传出。现有的蓝牙音箱中因为蓝牙技术的有限性,导致如果连接设备与蓝牙因为距离过长,导致传输信号延迟过长,且作用于一些喧闹的场合时,抗干扰的能力变弱,从而使音箱音质变差且出现电流声。
技术实现思路
技术目的:提供一种用于蓝牙音箱的磁力感应触发电路,解决上述提到的问题。技术方案:一种用于蓝牙音箱的磁力感应触发电路,包括:利用磁力传感器进行感应的磁感应模块,用于接收磁力信号并进行信号处理的处理模块和控制电路开关和电源控制的触发控制模块。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磁感应模块包括磁传感器U1、放大器B1、放大器B2、转换器U2、存储器U3、场效应管A1、场效应管A2、二极管D1、二极管D2、二极管D3、电阻R1、电阻R2、电阻R3、电阻R4、电阻R5、电阻R6、电阻R7、电阻R8、电阻R9、电容C1、电容C2、电容C3、电容C4、电容C5、晶振电容C6、电容C7、接口J1;所述磁传感器U1的12号管脚同时与所述电阻R1的一端和所述放大器B1的5号管脚连接,所述磁传感器U1的13号管脚同时与所述电阻R2的一端和所述放大器B1的6号管脚所述连接,所述磁传感器U1的15号管脚同时与所述电阻R4的一端和所述放大器B2的3号管脚连接,所述磁传感器U1的16号管脚同时与所述电阻R6的一端和所述放大器B2的2号管脚连接,所述放大器B1的4号管脚与所述电阻R3的一端连接,所述放大器B1的7号管脚同时与所述电阻R3的另一端和所述电容C1的一端连接,所述放大器B2的4号管脚与所述电阻R5的一端连接,所述放大器B2的1号管脚同时与所述电阻R5的另一端和所述电容C2的一端连接,所述放大器B2的8号管脚同时与所述二极管D1的正极和所述电阻R7的一端连接;所述转换器U2的6号管脚与所述电容C1的另一端连接,所述转换器U2的8号管脚与所述电容C2的另一端连接,所述转换器U2的11号管脚与所述电阻R7的另一端连接;所述存储器U3的6号管脚、11号管脚与所述电容C7连接,所述磁传感器U1的18号管脚与所述晶振电容C6的一端连接,所述晶振电容C6的另一端同时与所述场效应管A1的栅极和所述场效应管A2的栅极连接,所述场效应管A1的漏极同时与所述电容C3的一端和所述电阻R8的一端连接,所述场效应管A1的源极同时与所述电阻R9的一端和所述电容C4的一端连接,所述场效应管A2的源极与所述电容C4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9的另一端与所述电阻R8的另一端、所述存储器U3的10号管脚和所述二极管D2的正极连接,所述二极管D3的正极与所述存储器U3的10号管脚、负极与所述存储器U3的13号管脚连接,所述电容C5的一端与所述存储器U3的13号管脚连接。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磁传感器U1的6号管脚、号管脚连接且接地,所述磁传感器U1的8号管脚与9号管脚连接,所述磁传感器U1的2号管脚与3号管脚连接且接地,所述转换器U2的9号管脚与5号管脚连接且接地,所述转换器U2的1号管脚接电源输入端,所述存储器U3的12号管脚与4号管脚连接且接地,所述存储器U3的13号管脚接电源的输入端。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处理模块包括微处理器U4、监控芯片U5、双运算放大器U6、与非门E1、与非门E2、光电耦合器U7、光电耦合器U8、三极管Q1、三极管Q2、三极管Q3、二极管D4、二极管D5、二极管D6、二极管D7、二极管D8、晶振器X1、电容C8、电容C9、电容C10、电容C11、电阻R10、电阻R11、电阻R12、电阻R13、电阻R14、电阻R15、电阻R16、电阻R17;其中所述微处理器U4的4号管脚与所述晶振器X1的1号管脚连接,所述微处理器U4的5号管脚与所述晶振器X1的2号管脚连接,所述微处理器U4的1号管脚同时与所述电阻R10的一端和所述监控芯片U5的4号管脚连接,所述监控芯片U5的5号管脚与所述电阻R10的另一端连接,所述微处理器U4的8号管脚、9号管脚分别与所述双运算放大器U6的7号管脚、6号管脚连接,所述微处理器U4的11号管脚同时与所述双运算放大器U6的5号管脚和所述二极管D7的正极连接,所述双运算放大器U6的4号管脚与所述电容C9的一端连接,所述双运算放大器U6的2号管脚、3号管脚与所述电阻R14的一端连接,所述三极管Q3的基极同时与所述电容C9的另一端和所述电阻R14的另一端连接,所述三极管Q3的集电极同时与所述二极管D7的负极和所述电容C10的一端连接,所述三极管Q3的发射极与所述电阻R15的一端连接;所述微处理器U4的13号管脚同时与所述电阻R11的一端和所述电容C8的一端连接,所述二极管D4的正极同时与所述电阻R11的另一端和所述电容C8的另一端连接,所述微处理器U4的2号管脚同时与所述与非门E1的输入端和所述与非门E2的输入端连接,所述与非门E1的输出端同时与所述光电耦合器U7的1号管脚和所述二极管D5的负极连接,所述二极管D5的正极与所述光电耦合器U7的2号管脚连接,所述与非门E2的输出端同时与所述光电耦合器U8的1号管脚和所述二极管D6的负极连接,所述二极管D6的正极与所述光电耦合器U8的2号管脚连接,所述光电耦合器U7的4号管脚与所述电阻R12的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12的另一端与所述三极管Q1的基极连接,所述光电耦合器U8的4号管脚与所述电阻R13的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13的另一端与所述三极管Q2的基极连接,所述三极管Q1的发射极同时与所述二极管D4的负极、所述二极管D8的正极、所述电容C11的一端和所述电阻R17的一端连接,所述三极管Q2的发射极同时与所述二极管D8的负极和所述电阻R16的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16的另一端同时与所述电容C11的另一端和电阻R17的另一端连接。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微处理器U4的3号管脚接地,所述监控芯片U5的8号管脚接地,所述监控芯片U5的6号管脚与电源连接,所述双运算放大器U6的1号管脚接地,所述双运算放大器U6的8号管脚与电源连接。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处理模块中设有发射器S1、所述发射器S1的6号管脚与微处理器U4的14号管脚连接,所述发射器将信号发射至触发控制模块进行控制输出。有益效果:本技术通过在蓝牙音箱内部电路中,采用磁感应传输,利用磁体和感应线圈进行相对位移,从而产生磁感应电动势,使得触发控制模块电路输出端导通;在磁感应模块通过磁传感器U1进行信号接收配合转换器U2,将磁场信号转换成差分输出电压,同时配有存储器U3,进行信号储存,减少以后的等待时间;处理模块利用微处理芯片U4配合监控芯片U5可以对电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蓝牙音箱的磁力感应触发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利用磁力传感器进行感应的磁感应模块,用于接收磁力信号并进行信号处理的处理模块和控制电路开关和电源控制的触发控制模块;其中所述磁感应模块包括磁传感器U1、放大器B1、放大器B2、转换器U2、存储器U3、场效应管A1、场效应管A2、二极管D1、二极管D2、二极管D3、电阻R1、电阻R2、电阻R3、电阻R4、电阻R5、电阻R6、电阻R7、电阻R8、电阻R9、电容C1、电容C2、电容C3、电容C4、电容C5、晶振电容C6、电容C7、接口J1;所述磁传感器U1的12号管脚同时与所述电阻R1的一端和所述放大器B1的5号管脚连接,所述磁传感器U1的13号管脚同时与所述电阻R2的一端和所述放大器B1的6号管脚所述连接,所述磁传感器U1的15号管脚同时与所述电阻R4的一端和所述放大器B2的3号管脚连接,所述磁传感器U1的16号管脚同时与所述电阻R6的一端和所述放大器B2的2号管脚连接,所述放大器B1的4号管脚与所述电阻R3的一端连接,所述放大器B1的7号管脚同时与所述电阻R3的另一端和所述电容C1的一端连接,所述放大器B2的4号管脚与所述电阻R5的一端连接,所述放大器B2的1号管脚同时与所述电阻R5的另一端和所述电容C2的一端连接,所述放大器B2的8号管脚同时与所述二极管D1的正极和所述电阻R7的一端连接;所述转换器U2的6号管脚与所述电容C1的另一端连接,所述转换器U2的8号管脚与所述电容C2的另一端连接,所述转换器U2的11号管脚与所述电阻R7的另一端连接;所述存储器U3的6号管脚、11号管脚与所述电容C7连接,所述磁传感器U1的18号管脚与所述晶振电容C6的一端连接,所述晶振电容C6的另一端同时与所述场效应管A1的栅极和所述场效应管A2的栅极连接,所述场效应管A1的漏极同时与所述电容C3的一端和所述电阻R8的一端连接,所述场效应管A1的源极同时与所述电阻R9的一端和所述电容C4的一端连接,所述场效应管A2的源极与所述电容C4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9的另一端与所述电阻R8的另一端、所述存储器U3的10号管脚和所述二极管D2的正极连接,所述二极管D3的正极与所述存储器U3的10号管脚、负极与所述存储器U3的13号管脚连接,所述电容C5的一端与所述存储器U3的13号管脚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蓝牙音箱的磁力感应触发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利用磁力传感器进行感应的磁感应模块,用于接收磁力信号并进行信号处理的处理模块和控制电路开关和电源控制的触发控制模块;其中所述磁感应模块包括磁传感器U1、放大器B1、放大器B2、转换器U2、存储器U3、场效应管A1、场效应管A2、二极管D1、二极管D2、二极管D3、电阻R1、电阻R2、电阻R3、电阻R4、电阻R5、电阻R6、电阻R7、电阻R8、电阻R9、电容C1、电容C2、电容C3、电容C4、电容C5、晶振电容C6、电容C7、接口J1;所述磁传感器U1的12号管脚同时与所述电阻R1的一端和所述放大器B1的5号管脚连接,所述磁传感器U1的13号管脚同时与所述电阻R2的一端和所述放大器B1的6号管脚所述连接,所述磁传感器U1的15号管脚同时与所述电阻R4的一端和所述放大器B2的3号管脚连接,所述磁传感器U1的16号管脚同时与所述电阻R6的一端和所述放大器B2的2号管脚连接,所述放大器B1的4号管脚与所述电阻R3的一端连接,所述放大器B1的7号管脚同时与所述电阻R3的另一端和所述电容C1的一端连接,所述放大器B2的4号管脚与所述电阻R5的一端连接,所述放大器B2的1号管脚同时与所述电阻R5的另一端和所述电容C2的一端连接,所述放大器B2的8号管脚同时与所述二极管D1的正极和所述电阻R7的一端连接;所述转换器U2的6号管脚与所述电容C1的另一端连接,所述转换器U2的8号管脚与所述电容C2的另一端连接,所述转换器U2的11号管脚与所述电阻R7的另一端连接;所述存储器U3的6号管脚、11号管脚与所述电容C7连接,所述磁传感器U1的18号管脚与所述晶振电容C6的一端连接,所述晶振电容C6的另一端同时与所述场效应管A1的栅极和所述场效应管A2的栅极连接,所述场效应管A1的漏极同时与所述电容C3的一端和所述电阻R8的一端连接,所述场效应管A1的源极同时与所述电阻R9的一端和所述电容C4的一端连接,所述场效应管A2的源极与所述电容C4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9的另一端与所述电阻R8的另一端、所述存储器U3的10号管脚和所述二极管D2的正极连接,所述二极管D3的正极与所述存储器U3的10号管脚、负极与所述存储器U3的13号管脚连接,所述电容C5的一端与所述存储器U3的13号管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用于蓝牙音箱的磁力感应触发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磁传感器U1的6号管脚、号管脚连接且接地,所述磁传感器U1的8号管脚与9号管脚连接,所述磁传感器U1的2号管脚与3号管脚连接且接地,所述转换器U2的9号管脚与5号管脚连接且接地,所述转换器U2的1号管脚接电源输入端,所述存储器U3的12号管脚与4号管脚连接且接地,所述存储器U3的13号管脚接电源的输入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用于蓝牙音箱的磁力感应触发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模块包括微处理器U4、监控芯片U5、双运算放大器U6、与非门E1、与非门E2、光电耦合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志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庞瑞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