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雷达波触发的控制电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958450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8 03:0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基于雷达波触发的控制电路,包括:信号放大模块、雷达发射模块、雷达接收模块、雷达控制模块,所述信号放大模块将产生地射频能量经运算放大器U5与传输给驱动芯片U6引脚连接传输到雷达发射模块;所述雷达发射模块在经过驱动芯片U6转换通过发射器LS1发射到空间;所述雷达接收模块中三极管Q3引脚与驱动芯片U6引脚连接提供电压,雷达接收模块中接收器LS2接收一部分发射器LS1反馈回来电磁波,接收器LS2将获取的能量传递给接收芯片U7;雷达接收模块将获取的能量通过雷达控制模块中触发器RL1传输给外界设备,能够准确捕捉反馈回来的电磁波信号。

A control circuit based on radar wave trigg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雷达波触发的控制电路
本技术属于雷达领域,尤其是一种基于雷达波触发的控制电路。
技术介绍
雷达是利用电磁波探测目标物体的电子设备,雷达发射电磁波对目标进行照射并接收反馈回来的波段,由此获得目标和发射点的距离、速度、方位、高度信息;电磁波是由同相互相垂直的电场与磁场在空间内生成的震荡粒子波,以波动的形式传播电磁场。在现有的技术上存在以下不足:在雷达波照射到目标时沿路径返回的电磁波相应减少、探测的距离短、对检测的物体不能准确的显示出来。
技术实现思路
技术目的:提供一种基于雷达波触发的控制电路,解决上述所提到的问题。技术方案:一种基于雷达波触发的控制电路,包括:信号放大模块、雷达发射模块、雷达接收模块、雷达控制模块,所述信号放大模块将产生地射频能量经运算放大器U5与传输给驱动芯片U6引脚连接传输到雷达发射模块;所述雷达发射模块在经过驱动芯片U6转换通过发射器LS1发射到空间;所述雷达接收模块中三极管Q3引脚与驱动芯片U6引脚连接提供电压,雷达接收模块中接收器LS2接收一部分发射器LS1反馈回来电磁波,接收器LS2将获取的能量传递给接收芯片U7;雷达接收模块将获取的能量通过雷达控制模块中触发器RL1传输给外界设备,能够准确捕捉反馈回来的电磁波信号。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信号放大模块包括开关SB1、电阻R1、运算放大器U1、运算放大器U2、运算放大器U3、运算放大器U4、运算放大器U5、压敏电阻RV2、电阻R2、三极管Q1、二极管D1、可调电阻RV1、电阻R3、电容C3、电容C2、电阻R4、电阻R5、驱动芯片U6、发射器LS1、电阻R6,其中所述运算放大器U1引脚1分别与电阻R1一端、开关SB1一端、电阻R2一端、压敏电阻RV2一端连接;所述运算放大器U1引脚3与电阻R1另一端连接;所述运算放大器U1引脚2分别与电阻R4一端、运算放大器U5引脚1连接;所述运算放大器U5引脚2分别与电阻R5一端、电阻R6一端、电容C1一端、驱动芯片U6引脚1和引脚2连接;所述运算放大器U2引脚与压敏电阻RV2另一端连接;所述运算放大器U2引脚6与电阻R4另一端连接;所述运算放大器U2引脚5与电阻R5另一端连接;所述运算放大器U2引脚8与运算放大器U3引脚4连接;所述运算放大器U3引脚7分别与电阻R2另一端、可调电阻RV1引脚3、电容C3一端连接;所述运算放大器U3引脚5与电容C2一端连接;所述运算放大器U3引脚6与运算放大器U4引脚2连接;所述运算放大器U4引脚3与电容C2另一端连接;所述运算放大器U4引脚8接地线GND;所述运算放大器U4引脚1与电容C3另一端连接;所述三极管Q1发射极与二极管D1正极端连接;所述二极管D1负极端与电阻R3一端连接,且电阻R3另一端与可调电阻RV1引脚2连接;所述三极管Q1基极与可调电阻RV1引脚1连接;所述三极管Q1集电极分别与开关SB1另一端、输入电压VCC连接;所述驱动芯片U6引脚6与发射器LS1一端连接;所述驱动芯片U6引脚8与发射器LS1另一端连接。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雷达发射模块包括二极管D2、双向二极管D3、LED1、电阻R7、电阻R8、电感L1、电容C7、三极管Q2、双向二极管D4、电容C6、电容C4、电容C5、电容8,其中所述驱动芯片U6引脚19分别与LED1正极端、二极管D2负极端连接,且LED1负极端接地线GND;所述二极管D2正极端与运算放大器U5引脚3连接;所述驱动芯片U6引脚20与双向二极管D3一端连接,且双向二极管D3另一端与运算放大器U5引脚8连接;所述驱动芯片U6引脚12分别与电阻R7一端,电感L1一端连接;所述驱动芯片U6引脚11分别与电阻R8一端、三极管Q2发射极连接;所述电阻R7另一端与电阻R8另一端连接;所述驱动芯片U6引脚10与电容C4一端连接,且电容C4另一端分别与电容C6负极端、地线GND连接;所述驱动芯片U6引脚16与电容C5一端连接;所述电容C5另一端分别与电容C6正极端、双向二极管D4一端连接;所述驱动芯片U6引脚14与电容C8负极端连接,且电容C8正极端接地线GND;所述三极管基极与双向二极管D4另一端连接;所述三极管Q2集电极与电容C7一端连接,且电容C7另一端与电感L1另一端连接。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雷达接收模块包括三极管Q3、电阻R9、电阻R10、电阻R11、接收芯片U7、电感L2、电容C12、接收芯片U7、电阻R14、电阻R15、接收器LS2、电阻R13、电容C10、电容C11、电容C9、电阻R12,其中所述接收芯片U7引脚1与电感L2一端连接;所述接收芯片U7引脚20与电阻R9一端连接;所述接收芯片U7引脚17与电阻R10一端连接;所述接收芯片U7引脚19分别与电阻R12一端、电阻R13一端、电阻R14一端、电容C10一端、电容C11正极端连接;所述接收芯片U7引脚6与电阻R15一端连接;所述接收芯片U7引脚5与电阻R14另一端连接;所述接收芯片U7引脚3与电容C12一端连接,且电容C12另一端与电感L2另一端连接;所述三极管Q3集电极与电阻R9另一端连接;所述三极管Q3基极分别与电阻R10另一端、电阻R11一端连接;所述三极管Q3发射极分别与电阻R11另一端、地线GND连接;所述电阻R12另一端与C9一端连接,且电容C9另一端接地线GND;所述电阻R13另一端、电容C10另一端和电容C11负极端均接地线GND;所述接收器LS2一端与电阻R15另一端连接,且接收器LS2另一端接地线GND。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雷达控制模块包括电感L3、电阻R17、电容C13、电阻R19、二极管D5、电阻R18、电容C15、电容C16、电容C14、二极管D7、电感L4、三极管Q4、二极管D6、触发器RL1,其中所述电感L3一端分别与接收芯片U7引脚5、电阻R14一端连接;所述电感L3另一端分别与电容C12一端、电阻R19一端、接收芯片U7引脚3连接;所述接收芯片U7引脚16分别与电阻R17一端、电容C13负极端、电容C14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17另一端分别与电容C13正极端、二极管D6正极端连接;所述三极管Q4集电极分别与二极管D7正极端、电容C16正极端、电阻R18一端、电阻R19另一端连接;所述三极管Q4基极分别与触发器RL1引脚1、二极管D5负极端连接;所述三极管Q4发射极分别与电感L4一端、二极管D7负极端连接,且电感L4另一端与电容C14另一端连接;所述触发器RL1引脚2与二极管D6负极端连接;所述二极管D5正极端与电容C15一端连接,且电容C15另一端分别与电阻R18另一端、电容C16负极端连接。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驱动芯片U6引脚18分别与三极管Q3集电极、电阻R9一端连接;所述驱动芯片U6引脚17分别与电阻R12一端、电容C9一端连接。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三极管Q1、所述三极管Q2、所述三极管Q3、所述三极管Q4型号均为NPN;所述二极管D2为稳压二极管;所述电容C8、所述电容C6、所述电容C11、所述电容C13、所述电容C16均为电解电容;所述驱动芯片U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雷达波触发的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信号放大模块、雷达发射模块、雷达接收模块、雷达控制模块,所述信号放大模块将产生地射频能量经运算放大器U5与传输给驱动芯片U6引脚连接传输到雷达发射模块;所述雷达发射模块在经过驱动芯片U6转换通过发射器LS1发射到空间;所述雷达接收模块中三极管Q3引脚与驱动芯片U6引脚连接提供电压,雷达接收模块中接收器LS2接收一部分发射器LS1反馈回来电磁波,接收器LS2将获取的能量传递给接收芯片U7;雷达接收模块将获取的能量通过雷达控制模块中触发器RL1传输给外界设备,能够准确捕捉反馈回来的电磁波信号;所述信号放大模块包括开关SB1、电阻R1、运算放大器U1、运算放大器U2、运算放大器U3、运算放大器U4、运算放大器U5、压敏电阻RV2、电阻R2、三极管Q1、二极管D1、可调电阻RV1、电阻R3、电容C3、电容C2、电阻R4、电阻R5、驱动芯片U6、发射器LS1、电阻R6,其中所述运算放大器U1引脚1分别与电阻R1一端、开关SB1一端、电阻R2一端、压敏电阻RV2一端连接;所述运算放大器U1引脚3与电阻R1另一端连接;所述运算放大器U1引脚2分别与电阻R4一端、运算放大器U5引脚1连接;所述运算放大器U5引脚2分别与电阻R5一端、电阻R6一端、电容C1一端、驱动芯片U6引脚1和引脚2连接;所述运算放大器U2引脚与压敏电阻RV2另一端连接;所述运算放大器U2引脚6与电阻R4另一端连接;所述运算放大器U2引脚5与电阻R5另一端连接;所述运算放大器U2引脚8与运算放大器U3引脚4连接;所述运算放大器U3引脚7分别与电阻R2另一端、可调电阻RV1引脚3、电容C3一端连接;所述运算放大器U3引脚5与电容C2一端连接;所述运算放大器U3引脚6与运算放大器U4引脚2连接;所述运算放大器U4引脚3与电容C2另一端连接;所述运算放大器U4引脚8接地线GND;所述运算放大器U4引脚1与电容C3另一端连接;所述三极管Q1发射极与二极管D1正极端连接;所述二极管D1负极端与电阻R3一端连接,且电阻R3另一端与可调电阻RV1引脚2连接;所述三极管Q1基极与可调电阻RV1引脚1连接;所述三极管Q1集电极分别与开关SB1另一端、输入电压VCC连接;所述驱动芯片U6引脚6与发射器LS1一端连接;所述驱动芯片U6引脚8与发射器LS1另一端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雷达波触发的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信号放大模块、雷达发射模块、雷达接收模块、雷达控制模块,所述信号放大模块将产生地射频能量经运算放大器U5与传输给驱动芯片U6引脚连接传输到雷达发射模块;所述雷达发射模块在经过驱动芯片U6转换通过发射器LS1发射到空间;所述雷达接收模块中三极管Q3引脚与驱动芯片U6引脚连接提供电压,雷达接收模块中接收器LS2接收一部分发射器LS1反馈回来电磁波,接收器LS2将获取的能量传递给接收芯片U7;雷达接收模块将获取的能量通过雷达控制模块中触发器RL1传输给外界设备,能够准确捕捉反馈回来的电磁波信号;所述信号放大模块包括开关SB1、电阻R1、运算放大器U1、运算放大器U2、运算放大器U3、运算放大器U4、运算放大器U5、压敏电阻RV2、电阻R2、三极管Q1、二极管D1、可调电阻RV1、电阻R3、电容C3、电容C2、电阻R4、电阻R5、驱动芯片U6、发射器LS1、电阻R6,其中所述运算放大器U1引脚1分别与电阻R1一端、开关SB1一端、电阻R2一端、压敏电阻RV2一端连接;所述运算放大器U1引脚3与电阻R1另一端连接;所述运算放大器U1引脚2分别与电阻R4一端、运算放大器U5引脚1连接;所述运算放大器U5引脚2分别与电阻R5一端、电阻R6一端、电容C1一端、驱动芯片U6引脚1和引脚2连接;所述运算放大器U2引脚与压敏电阻RV2另一端连接;所述运算放大器U2引脚6与电阻R4另一端连接;所述运算放大器U2引脚5与电阻R5另一端连接;所述运算放大器U2引脚8与运算放大器U3引脚4连接;所述运算放大器U3引脚7分别与电阻R2另一端、可调电阻RV1引脚3、电容C3一端连接;所述运算放大器U3引脚5与电容C2一端连接;所述运算放大器U3引脚6与运算放大器U4引脚2连接;所述运算放大器U4引脚3与电容C2另一端连接;所述运算放大器U4引脚8接地线GND;所述运算放大器U4引脚1与电容C3另一端连接;所述三极管Q1发射极与二极管D1正极端连接;所述二极管D1负极端与电阻R3一端连接,且电阻R3另一端与可调电阻RV1引脚2连接;所述三极管Q1基极与可调电阻RV1引脚1连接;所述三极管Q1集电极分别与开关SB1另一端、输入电压VCC连接;所述驱动芯片U6引脚6与发射器LS1一端连接;所述驱动芯片U6引脚8与发射器LS1另一端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基于雷达波触发的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雷达发射模块包括二极管D2、双向二极管D3、LED1、电阻R7、电阻R8、电感L1、电容C7、三极管Q2、双向二极管D4、电容C6、电容C4、电容C5、电容8,其中所述驱动芯片U6引脚19分别与LED1正极端、二极管D2负极端连接,且LED1负极端接地线GND;所述二极管D2正极端与运算放大器U5引脚3连接;所述驱动芯片U6引脚20与双向二极管D3一端连接,且双向二极管D3另一端与运算放大器U5引脚8连接;所述驱动芯片U6引脚12分别与电阻R7一端,电感L1一端连接;所述驱动芯片U6引脚11分别与电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志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庞瑞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