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智能音箱的远程控制电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059216 阅读:10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07 17:4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智能音箱的远程控制电路,包括:过载保护模块、电源模块、检测控制模块、无线网络接收模块,所述过载保护模块中电阻R4两端分别连接电源模块中的双向二极管D10和锂电池B1负极端,将安全稳定的电压提高给电源模块;所述电源模块将过载保护后的电压进行充放电,锂电池B1储存电源给元器件提供电力;所述检测控制模块将电源模块提供的电力进行数据采集和数据分析,将接收的信号反馈给控制芯片U1,将反馈的信号经过扬声器LS1发出语音提示;所述无线网络接收模块中接收芯片U2与控制芯片引脚连接,得电后,接收芯片U2接收无线信号,通过检测控制模块中麦克风LS2进行语音采集远程控制音箱。

A remote control circuit for intelligent speak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智能音箱的远程控制电路
本技术属于远程控制电路,尤其是一种用于智能音箱的远程控制电路。
技术介绍
远程控制通过网络连接利用无线或者电信号对远程的设备进行操作达到数据传输和检测的效果,远程控制已经在我们生活中广泛应用如远程教育、远程办公、远程维护、远程操作,都是利用远程控制设备。智能音箱也不例外,而现有的技术中由以下不足:1.如何增加智能音箱的控制范围降低抗干扰源;2.如何在持久充电时保护设备地安全;3.如何提高设备地性能及减少元器件数量。
技术实现思路
技术目的:提供一种用于智能音箱的远程控制电路,以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技术方案:一种用于智能音箱的远程控制电路,包括:包括:过载保护模块、电源模块、检测控制模块、无线网络接收模块,所述过载保护模块中电阻R4两端分别连接电源模块中的双向二极管D10和锂电池B1负极端,将安全稳定的电压提高给电源模块;所述电源模块将过载保护后的电压进行充放电,锂电池B1储存电源给元器件提供电力;所述检测控制模块将电源模块提供的电力进行数据采集和数据分析,将接收的信号反馈给控制芯片U1,将反馈的信号经过扬声器LS1发出语音提示;所述无线网络接收模块中接收芯片U2与控制芯片引脚连接得电后,接收芯片U2接收无线信号,通过检测控制模块中麦克风LS2进行语音采集远程控制智能音箱。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过载保护模块包括供电口JP1、保险丝SU1、三极管Q1、三极管Q2、电容C1、电阻R2、运算放大器U3、电阻R6、电容C2、二极管D1、电阻R2、电阻R3、可调电阻TR1、电阻R5、电阻R4,其中所述供电口JP1引脚1与保险丝SU1一端连接;所述保险丝SU1另一端分别与三极管Q1基极、三极管Q1集电极、三极管Q2集电极、运算放大器U3引脚1连接;所述供电口JP1引脚3与二极管D1负极端连接;所述供电口JP1引脚2分别与电阻R5一端、电阻R4一端连接;所述运算放大器U3引脚5与电阻R6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6另一端与电容C2一端连接;所述电容C2另一端与运算放大器U3引脚4连接;所述运算放大器U3引脚6与电容C1一端连接;所述电容C1另一端与电阻R1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1另一端与运算放大器U3引脚11连接;所述运算放大器U3引脚2与可调电阻TR1引脚1连接;所述运算放大器U3引脚3分别与电阻R2一端、二极管D1正极端连接;所述可调电阻TR1引脚2与电阻R5另一端连接;所述可调电阻TR1引脚3与电阻R3一端连接;所述三极管Q1发射极与三极管Q1基极连接;所述三极管Q1发射极分别与电阻R2另一端、电阻R3另一端、电阻R4另一端连接。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电源模块包括双向二极管D10、锂电池B1、电压表JP2、电容C6、电阻R8、电容C4、电容C3、电阻R7、二极管D9、开关SB1、控制芯片U1,其中所述双向二极管D10引脚2分别与锂电池B1正极端、电压表JP1引脚1连接;所述双向二极管D10引脚1与开关SB1连接;所述开关SB1另一端与二极管D9正极端连接;所述二极管D9负极端与控制芯片U1引脚20连接;所述双向二极管D10引脚3分别与电阻R7一端、控制芯片U1引脚5连接;所述电阻R7另一端与电容C3正极端连接;所述电容C3负极端分别与电容C4两端、控制芯片U1引脚1连接;所述锂电池B1负极端分别与电压表JP1引脚2、控制芯片U1引脚7、控制芯片U1引脚3、控制芯片U1引脚13连接;所述控制芯片U1引脚2与电阻R8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8另一端与电容C5一端连接、所述电容C5另一端与控制芯片U1引脚4连接。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检测控制模块包括电阻R9、电容C7、电容C8、电阻R14、二极管D8、麦克风LS2、电容C9、电阻R8、二极管D2、扬声器LS1,其中所述控制芯片U1引脚19分别与电阻R9一端、电容C7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9另一端与电容C7另一端连接;所述控制芯片U1引脚11与电容C8正极端连接;所述电容C8负极端分别与电阻R14一端、麦克风LS2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14另一端与二极管D8正极端连接;所述二极管D8负极端与电容C10负极端连接;所述电容C10正极端分别与电阻R8一端、二极管D2Y负极端、控制芯片U1引脚13、扬声器LS1一端连接;所述控制芯片U1引脚10与电容C9负极端连接;所述电容C9正极端分别与电阻R8另一端、麦克风LS2一端连接;所述控制芯片U1引脚14分别与扬声器LS1另一端、二极管D2正极端连接。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无线网络接收模块包括开关SB1、电容C11、电感L1、二极管D3、电容C12、电容C13、电阻R10、二极管D4、电阻R11、二极管D5、电容C14、电容C15、电阻R12、三极管Q3、二极管D6、电容C18、电感L2、电容C17、电阻R13、电容C16、二极管D7、接收芯片U2,其中所述接收芯片U2引脚20分别与二极管D4正极端、电阻R10一端、电容C12一端、二极管D3正极端、电感L1一端、电容C11一端、开关SB2一端连接;所述接收芯片U2引脚18分别与电容C13负极端、二极管D3负极端、电感L1另一端、电容C11一端连接;所述接收芯片U2引脚分别与二极管D4负极端、三极管Q3集电极连接;所述接收芯片U2引脚20分别与电容C18一端、三极管Q3发射极、二极管D6正极端、电感L2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10另一端与电容C18另一端连接;所述电容C12另一端与电容C13另一端连接;所述三极管Q3基极分别与电阻R11另一端、电容C14一端连接;所述电容C14另一端分别与电容C15一端、电容C11另一端连接;所述二极管D5正极端与开关SB1另一端连接;所述二极管D5负极端与电阻R12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12另一端分别与电容C15另一端、二极管D6负极端连接;所述接收芯片U2引脚1与电容C17一端连接;所述电容C17另一端与接收芯片U2引脚4连接;所述接收芯片U2引脚3分别与二极管D7负极端、电容C16一端连接;所述接收芯片U2引脚9与电阻R13一端连接;所述接收芯片U2引脚3引脚10分别与电感L2另一端、二极管D7正极端、电容C16另一端、电阻R13另一端连接。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控制芯片U1引脚3与接收芯片U2引脚19连接;所述控制芯片U1引脚9与接收芯片U2引脚17连接;所述控制芯片U1引脚12与接收芯片U2引脚16连接;所述控制芯片U1引脚16与接收芯片U2引脚14连接;所述控制芯片U1引脚18与接收芯片U2引脚12连接;所述控制芯片U1引脚17与接收芯片U2引脚8连接;所述控制芯片U1引脚15分别与电容C15一端、电容C14一端、电容C11一端连接;所述控制芯片U1引脚20分别与开关SB2一端、二极管D5正极端连接;所述接收芯片U2引脚5与控制芯片U1引脚13连接;所述接收芯片U2引脚7与控制芯片U1引脚14连接。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三极管Q1、所述三极管Q2、所述三极管Q3均为NPN性;所述二极管D1、所述二极管D4、所述二极管D7均为稳压二极管;所述电容C3、所述电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智能音箱的远程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过载保护模块、电源模块、检测控制模块、无线网络接收模块,所述过载保护模块中电阻R4两端分别连接电源模块中的双向二极管D10和锂电池B1负极端,将安全稳定的电压提高给电源模块;所述电源模块将过载保护后的电压进行充放电,锂电池B1储存电源给元器件提供电力;所述检测控制模块将电源模块提供的电力进行数据采集和数据分析,将接收的信号反馈给控制芯片U1,将反馈的信号经过扬声器LS1发出语音提示;所述无线网络接收模块中接收芯片U2与控制芯片引脚连接,得电后,接收芯片U2接收无线信号,通过检测控制模块中麦克风LS2进行语音采集远程控制音箱。/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智能音箱的远程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过载保护模块、电源模块、检测控制模块、无线网络接收模块,所述过载保护模块中电阻R4两端分别连接电源模块中的双向二极管D10和锂电池B1负极端,将安全稳定的电压提高给电源模块;所述电源模块将过载保护后的电压进行充放电,锂电池B1储存电源给元器件提供电力;所述检测控制模块将电源模块提供的电力进行数据采集和数据分析,将接收的信号反馈给控制芯片U1,将反馈的信号经过扬声器LS1发出语音提示;所述无线网络接收模块中接收芯片U2与控制芯片引脚连接,得电后,接收芯片U2接收无线信号,通过检测控制模块中麦克风LS2进行语音采集远程控制音箱。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智能音箱的远程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过载保护模块包括供电口JP1、保险丝SU1、三极管Q1、三极管Q2、电容C1、电阻R2、运算放大器U3、电阻R6、电容C2、二极管D1、电阻R2、电阻R3、可调电阻TR1、电阻R5、电阻R4,其中所述供电口JP1引脚1与保险丝SU1一端连接;所述保险丝SU1另一端分别与三极管Q1基极、三极管Q1集电极、三极管Q2集电极、运算放大器U3引脚1连接;所述供电口JP1引脚3与二极管D1负极端连接;所述供电口JP1引脚2分别与电阻R5一端、电阻R4一端连接;所述运算放大器U3引脚5与电阻R6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6另一端与电容C2一端连接;所述电容C2另一端与运算放大器U3引脚4连接;所述运算放大器U3引脚6与电容C1一端连接;所述电容C1另一端与电阻R1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1另一端与运算放大器U3引脚11连接;所述运算放大器U3引脚2与可调电阻TR1引脚1连接;所述运算放大器U3引脚3分别与电阻R2一端、二极管D1正极端连接;所述可调电阻TR1引脚2与电阻R5另一端连接;所述可调电阻TR1引脚3与电阻R3一端连接;所述三极管Q1发射极与三极管Q1基极连接;所述三极管Q1发射极分别与电阻R2另一端、电阻R3另一端、电阻R4另一端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智能音箱的远程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模块包括双向二极管D10、锂电池B1、电压表JP2、电容C6、电阻R8、电容C4、电容C3、电阻R7、二极管D9、开关SB1、控制芯片U1,其中所述双向二极管D10引脚2分别与锂电池B1正极端、电压表JP1引脚1连接;所述双向二极管D10引脚1与开关SB1连接;所述开关SB1另一端与二极管D9正极端连接;所述二极管D9负极端与控制芯片U1引脚20连接;所述双向二极管D10引脚3分别与电阻R7一端、控制芯片U1引脚5连接;所述电阻R7另一端与电容C3正极端连接;所述电容C3负极端分别与电容C4两端、控制芯片U1引脚1连接;所述锂电池B1负极端分别与电压表JP1引脚2、控制芯片U1引脚7、控制芯片U1引脚3、控制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志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庞瑞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