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麦克风装配组件及远场语音设备组件,包括:前框,所述前框具有倾斜部;支架,所述支架与所述前框可拆卸连接;电路板,所述电路板设置于所述支架上,所述电路板相对于所述支架倾斜并与所述倾斜部贴合;麦克风,所述麦克风设置在所述电路板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只需将电路板朝向所述倾斜部,将支架与前框连接,电路板即可与倾斜部相贴合,使得电路板及麦克风能适应倾斜前框装配,大大的降低了电路板及麦克风在前框上的装配难度。
A microphone assembly component and a far field voice equipment compone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麦克风装配组件及远场语音设备组件
本技术涉及显示装置
,尤其涉及一种麦克风装配组件及远场语音设备组件。
技术介绍
目前智能设备的远场语音功能已经开始普及,通过人类的语音方式实现人机交互,很大程度上可以解放用户的双手,特别是近年来人工智能飞速发展,使得远场语音尤其在智能电视领域得到广泛应用。现有的智能设备为了追求美观,其外壳多进行形状上的改变,如智能电视的前框,为提升美观度,将前框设计成底部朝向用户侧倾斜的形状。由于倾斜面的倾斜角度的影响,使得现有远场语音电路板不利于在倾斜面上进行装配,增加远场语音的装配难度。因此,现有技术还有待于改进和发展。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麦克风装配组件及远场语音设备组件,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电路板及麦克风在倾斜面上不易装配的技术问题。本技术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麦克风装配组件,包括:前框,所述前框具有倾斜部;支架,所述支架与所述前框可拆卸连接;电路板,所述电路板设置于所述支架上,所述电路板相对于所述支架倾斜并与所述倾斜部贴合;麦克风,所述麦克风设置在所述电路板上。所述麦克风装配组件,其中,所述支架上设置有若干个连接件,所述连接件的一端设置有倾斜面,所述倾斜面均位于同一个平面并形成安装面,所述电路板设置在所述安装面上。所述麦克风装配组件,其中,所述电路板上设置有若干个第一通孔,所述连接件上设置有安装孔,所述安装孔垂直贯穿所述倾斜面,所述安装孔与所述第一通孔一一对应,所述电路板通过螺钉贯穿所述第一通孔和所述安装孔相连。所述麦克风装配组件,其中,所述电路板上设置有若干个第一通孔,所述连接件上设置有螺纹柱,所述螺纹柱贯穿所述第一通孔与螺母相连。所述麦克风装配组件,其中,所述麦克风位于所述电路板朝向所述支架的一侧,所述电路板上设置有与所述麦克风一一对应的第二通孔,所述麦克风覆盖所述第二通孔。所述麦克风装配组件,其中,所述电路板远离所述支架一侧设置有弹性垫,所述弹性垫上对应所述麦克风处设置有第一拾音孔,所述倾斜部上设置有第二拾音孔,所述第二拾音孔与所述麦克风对应设置。所述麦克风装配组件,其中,所述弹性垫的边缘设置有翻边,所述翻边朝向所述电路板延伸并与所述弹性垫之间形成容纳空间,所述电路板位于所述容纳空间内。所述麦克风装配组件,其中,所述弹性垫上对应所述第一拾音孔处设置有环形凸台,所述环形凸台位于所述弹性垫朝向所述倾斜部一侧,所述第一拾音孔的内径小于所述环形凸台的内径,所述环形凸台可覆盖所述第二拾音孔。所述麦克风装配组件,其中,所述支架上朝向所述倾斜部一侧设置有若干个加强筋,所述加强筋垂直于所述支架。一种远场语音设备组件,包括如上任一技术方案所述的麦克风装配组件。有益效果:本技术中,只需将电路板朝向所述倾斜部,将支架与前框本体螺钉连接,电路板即可与倾斜部相贴合,使得电路板及麦克风能适应倾斜前框装配,大大的降低了电路板及麦克风在前框本体上的装配难度。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中所述麦克风装配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中所述前框的第一视图;图3是本技术中所述前框的第二视图;图4是本技术中所述支架与所述连接件的装配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中所述支架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中所述电路板朝向所述支架一侧的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技术中所述电路板朝向所述倾斜部一侧的结构示意图;图8是本技术中所述弹性垫朝向所述支架一侧的结构示意图;图9是本技术中所述弹性垫朝向所述倾斜部一侧的结构示意图;图10是本技术中所述支架、所述电路板以及所述弹性垫装配的第一视图;图11是本技术中所述支架、所述电路板以及所述弹性垫装配的第二视图;图12是本技术中所述支架、所述电路板以及所述弹性垫装配的第三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确,以下参照附图并举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本技术提供一种麦克风装配组件,如图1和图6所示,所述麦克风装配组件包括前框1、支架2、电路板3和麦克风32,如图2所示,所述前框1由前框本体11和倾斜部12组成,所述倾斜部12与所述前框本体11连接并相对于所述前框本体11倾斜,所述支架2与所述前框本体11可拆卸连接,所述电路板3连接在所述支架2朝向所述倾斜部12一侧朝向所述倾斜部12延伸;所述电路板3相对于所述支架2倾斜,并且所述电路板3与所述支架2之间的夹角等于所述倾斜部12与所述前框本体11之间的夹角;将所述支架2与所述前框本体11连接时,所述支架2平行于所述前框本体11,所述电路板3可以与所述倾斜部12贴合;所述麦克风32设置在所述电路板3上。本技术中,较佳的实施例,工作人员只需将所述电路板3朝向所述倾斜部12,将所述支架2与所述前框本体11螺钉连接,所述电路板3即可与所述倾斜部12相贴合,无需工作人员使用工具将所述电路板3与所述倾斜部12进行连接装配,大大的降低了所述电路板3在前框本体11上的装配难度。具体的,所述电路板3为远场语音电路板,如图2所示,所述倾斜部12上设置有若干个第二拾音孔121,所述第二拾音孔121与所述麦克风32对应设置;所述前框本体11竖直设置,所述倾斜部12与所述前框本体11之间形成一个容纳腔100,如图3所示,所述前框本体11上设置有缺口111,所述缺口111与所述容纳腔100连通,并且所述缺口111可容纳所述电路板3;所述支架2长度方向的两端与所述前框本体11上所述缺口111长度方向的两侧可拆卸连接,装配时,将所述支架2放置到所述前框本体11远离所述倾斜部12一侧,并使所述支架2与所述缺口111相对应,再将所述支架2朝向所述缺口111推进,所述电路板3刚好可以穿过所述缺口111插入所述容纳腔100内;继续将所述支架2朝向所述缺口111推进,直至所述支架2覆盖所述缺口111,便可将所述支架2与所述前框本体11进行螺钉连接,同时所述电路板3与所述倾斜部12相贴合,则所述电路板3可以覆盖所述第二拾音孔121,提升远场语音的信噪比,增强拾音效果。如图1和图4所示,所述支架2朝向所述倾斜部12一侧设置有若干个连接件4,所述连接件4用于安装所述电路板3;所述连接件4的一端设置有倾斜面41,所述倾斜面41相对于所述支架2倾斜,并且所述倾斜面41与所述支架2之间的夹角等于所述倾斜部12与所述前框本体11之间的夹角;所有的倾斜面41均位于同一个平面并形成一个安装面,即所述安装面由位于同一平面的所有倾斜面41组成;所述电路板3设置在所述安装面上,从而实现所述电路板3在所述支架2上的安装,同时实现所述电路板3相对于所述支架2倾斜。所述麦克风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麦克风装配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n前框,所述前框具有倾斜部;/n支架,所述支架与所述前框可拆卸连接;/n电路板,所述电路板设置于所述支架上,所述电路板相对于所述支架倾斜并与所述倾斜部贴合;/n麦克风,所述麦克风设置在所述电路板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麦克风装配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前框,所述前框具有倾斜部;
支架,所述支架与所述前框可拆卸连接;
电路板,所述电路板设置于所述支架上,所述电路板相对于所述支架倾斜并与所述倾斜部贴合;
麦克风,所述麦克风设置在所述电路板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麦克风装配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上设置有若干个连接件,所述连接件的一端设置有倾斜面,所述倾斜面均位于同一个平面并形成安装面,所述电路板设置在所述安装面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麦克风装配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路板上设置有若干个第一通孔,所述连接件上设置有安装孔,所述安装孔垂直贯穿所述倾斜面,所述安装孔与所述第一通孔一一对应,所述电路板通过螺钉贯穿所述第一通孔和所述安装孔相连。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麦克风装配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路板上设置有若干个第一通孔,所述连接件上设置有螺纹柱,所述螺纹柱贯穿所述第一通孔与螺母相连。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麦克风装配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麦克风位于所述电路板朝向所述支架的一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傅国锋,曾震华,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TCL新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