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机床,包括床身;报警器;触发开关,其通过电路与报警器连接,用于控制电路通断;挡脚装置,其活动连接于床身下端具有的容纳空间内,自然状态下,挡脚装置靠近床身外缘,触发开关不工作,电路断开,外部推力作用在挡脚装置上状态下,挡脚装置活动,当挡脚装置到达容纳空间内部设置的安全位置时,使触发开关导通电路;复位装置,其与挡脚装置连接,用于使挡脚装置恢复至自然状态。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人体过于靠近床身时,通过挡脚装置关联触发开关,以控制报警器的工作,进行提醒。
A machine too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机床
本技术属于加工设备
,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机床。
技术介绍
机床是指制造机器的机器,是一种十分重要且必要的生产设备,其组成部分一般包括:床身、变速机构、进给机构、主轴箱、刀架、刀库等。操作人员的人身安全是机床存在的主要安全问题之一,如何保证操作人员的人身安全,一直是机床开发人员研究的课题之一。
技术实现思路
1、要解决的问题针对现有技术中如何保证操作人员人身安全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机床,本方案在人体过于靠近床身时,通过挡脚装置关联触发开关,以控制报警器的工作,进行提醒。2、技术方案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机床,包括床身,还包括:报警器;触发开关,其通过电路与报警器连接,用于控制电路通断;挡脚装置,其活动连接于床身下端具有的容纳空间内,自然状态下,挡脚装置靠近床身外缘,触发开关不工作,电路断开,外部推力作用在挡脚装置上状态下,挡脚装置活动,当挡脚装置到达容纳空间内部设置的安全位置时,使触发开关导通电路;复位装置,其与挡脚装置连接,用于使挡脚装置恢复至自然状态。这里所述的外部推力,是指人体过于靠近床身时,人体下肢抵住挡脚装置产生的推力。自然状态是指挡脚装置不受外部推力的作用。较优选的,所述容纳空间内部设置有水平布置的导轨,导轨与挡脚装置滑动连接。较优选的,所述挡脚装置包括立状布置的挡脚板。较优选的,所述导轨对称布置在挡脚板相对的两侧,挡脚板上连接有滑块,滑块与导轨滑动连接。较优选的,所述触发开关为安装于容纳空间内部的按压开关,按压开关正对于挡脚板,挡脚装置到达容纳空间内部设置的安全位置状态下,挡脚装置触碰按压开关,以导通电路,挡脚装置复位状态下,挡脚板离开按压开关,以断开电路。较优选的,所述复位装置包括弹性件,弹性件一端与挡脚装置连接,弹性件另一端相对于床身固定。较优选的,所述弹性件为弹簧,导轨表面具有凹槽,弹簧位于该凹槽内部。3、有益效果相比于现有技术,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1)本技术的机床有利于保证操作人员的人身安全。这里,在容纳空间内设置可活动的挡脚装置,当操作人员过于靠近床身时,操作人员的脚会伸入容纳空间,并抵住挡脚装置使该挡脚装置到达容纳空间内部设置的安全位置,此时,挡脚装置与触发开关发生关联,以导通电路,报警器工作以提醒操作人员。(2)本技术的机床容纳空间内部设置有水平布置的导轨。在机床的研发过程中,考虑到操作、调整部位及工作区域各操作手柄的安排,结合人体站立时四肢活动的范围,因此,现有的床身下端一般会留有具有足够大的容纳空间供脚伸入。本技术利用了床身原有的容纳空间安装挡脚装置,无需对床身原有的结构做过多改动。(3)本技术的机床所述复位装置利用了弹性复位的原理,使得挡脚装置恢复至自然状态,且弹性件的结构简单、占用空间小。(4)本技术的机床所述按压开关正对于挡脚板,挡脚板到达容纳空间内部设置的安全位置时,挡脚板对按压开关施加正向压力,保证按压开关的可靠按压。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所述机床的结构拆分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所述机床的立体图。图中:10、床身;11、容纳空间;20、触发开关;30、挡脚装置;31、挡脚板;32、滑块;40、复位装置;50、导轨。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进行描述。实施例1如图1至图2所示,一种机床,包括床身10、报警器、触发开关20、挡脚装置30和复位装置40。其中,触发开关20通过电路与报警器连接,用于控制电路通断。挡脚装置30,其活动连接于床身10下端具有的容纳空间11内,在机床的研发过程中,考虑到操作、调整部位及工作区域各操作手柄的安排,结合人体站立时四肢活动的范围,因此,现有的床身10下端一般会留有具有足够大的容纳空间11供脚伸入。自然状态下,挡脚装置30靠近床身10外缘,触发开关20不工作,电路断开,外部推力作用在挡脚装置30上状态下,挡脚装置30活动,当挡脚装置30到达容纳空间11内部设置的安全位置时,使触发开关20导通电路;复位装置40,其与挡脚装置30连接,用于使挡脚装置30恢复至自然状态。这里所述的外部推力,是指人体过于靠近床身10时,人体下肢抵住挡脚装置30产生的推力。自然状态是指挡脚装置30不受外部推力的作用。机床一般是24小时不间断的运转,因此,操作人员需要长时间劳作。在此过程中,操作人员可能会无意识的过于靠近床身10,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针对该隐患,本实施例在容纳空间11内设置挡脚装置30,当操作人员过于靠近床身10时,操作人员的脚会伸入容纳空间11,并抵住挡脚装置30使该挡脚装置30到达容纳空间11内部设置的安全位置,挡脚装置30与触发开关20发生关联,进而通过触发开关20导通电路,报警器工作以提醒操作人员。实施例2如图1至图2所示,一种机床,其结构基本同实施例1,更进一步的,本实施方式还包括设置在容纳空间11内部且水平布置的导轨50,导轨50与挡脚装置30滑动连接。导轨50的实现形式可以为:导轨50分别设于容纳空间11的前后侧面,且该导轨50沿左右方向水平布置。这里,利用了床身10原有的容纳空间11安装挡脚装置30,无需对床身10原有的结构做过多改动。在本实施例中,挡脚装置30包括立状布置的挡脚板31。挡脚板31的面积较大,保证当操作人员过于靠近床身10时,操作人员的脚能够触碰到挡脚板31上,使挡脚板31移动到达容纳空间11内部设置的安全位置,使触发开关20导通电路。即保证本实施例的可靠性。为了使挡脚板31运行平稳,这里,导轨50对称布置在挡脚板31相对的两侧,挡脚板31上连接有滑块32,滑块32与导轨50滑动连接。在本实施方式中,触发开关20可以为:安装于容纳空间11内部的按压开关,挡脚装置30到达容纳空间11内部设置的安全位置状态下,挡脚装置30触碰按压开关,用以导通电路,报警器工作。这里,报警器可以安装在容纳空间11内部,也可以安装在床身10的顶端。按压开关正对于挡脚板31,挡脚板31到达容纳空间11内部设置的安全位置时,挡脚板31对按压开关施加正向压力,保证可靠按压;当挡脚装置30复位状态下,挡脚板31离开按压开关,电路断开。在本实施例中,复位装置40包括弹性件,弹性件一端与挡脚装置30连接,弹性件另一端相对于床身10固定。弹性件可以选择弹簧、弹力绳等弹性构件。复位装置40采用弹性复位的原理,使得挡脚装置30恢复至自然状态,该技术方案结构简单且占用空间小。以弹簧为例,弹簧可以安装在上述的导轨50上,即导轨50表面具有凹槽,弹簧位于该凹槽内部。按压开关固定在连接杆中间,连接杆的端部伸入并固定在导轨50凹槽内部,弹簧一端抵住连接杆的端部,弹簧另一端抵住滑块32。除此之外,复位装置40也可以采用电动复位的方式,当距离传感器检测到挡脚板31到达容纳空间11内部设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机床,包括床身(10),其特征在于,还包括:/n报警器;/n触发开关(20),其通过电路与报警器连接,用于控制电路通断;/n挡脚装置(30),其活动连接于床身(10)下端具有的容纳空间(11)内,自然状态下,挡脚装置(30)靠近床身(10)外缘,触发开关(20)不工作,电路断开,外部推力作用在挡脚装置(30)上状态下,挡脚装置(30)活动,当挡脚装置(30)到达容纳空间(11)内部设置的安全位置时,挡脚装置(30)与触发开关(20)关联,使触发开关(20)导通电路;/n复位装置,其与挡脚装置(30)连接,用于使挡脚装置(30)恢复至自然状态。/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机床,包括床身(10),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报警器;
触发开关(20),其通过电路与报警器连接,用于控制电路通断;
挡脚装置(30),其活动连接于床身(10)下端具有的容纳空间(11)内,自然状态下,挡脚装置(30)靠近床身(10)外缘,触发开关(20)不工作,电路断开,外部推力作用在挡脚装置(30)上状态下,挡脚装置(30)活动,当挡脚装置(30)到达容纳空间(11)内部设置的安全位置时,挡脚装置(30)与触发开关(20)关联,使触发开关(20)导通电路;
复位装置,其与挡脚装置(30)连接,用于使挡脚装置(30)恢复至自然状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纳空间(11)内部设置有水平布置的导轨(50),导轨(50)与挡脚装置(30)滑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机床,其特征在于:所述挡脚装置(30)包括立状布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诗豪,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津野数控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