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载波的智能家居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4305667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26 23:1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电力载波的智能家居系统,包括:家庭网关,设置有一智能控制单元;智能云平台,所述智能云平台的第一端与所述家庭网关的第一端电连接,所述智能云平台用于数据信息的传输;手机控制端,所述手机控制端的第一端与所述家庭网关的第二端电连接,所述手机控制端的第二端与所述智能云平台的第二端电连接;智能插座,所述智能插座与所述家庭网关的第三端电连接;智能家居模块,所述智能家居模块与所述家庭网关的第四端电连接,所述智能家居模块用于强电和控制信号的复合与提取。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提供的电力载波的智能家居系统,通过电力载波技术、ARM技术和大数据云平台技术,实现了家电的智能控制,极大的方便了人们的生产生活。

Smart home system based on power carri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力载波的智能家居系统
本技术涉及物联网智能家居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电力载波的智能家居系统。
技术介绍
家居智能化越来越成为当前社会的主旋律,传统的智能化家居没有考虑到各类信息控制电缆,需要重新铺设,即耗钱,又耗时,使家庭内各类终端上网困难。若原来家庭内没有布网线,现在可引入WIFI,但是这种热点的布署存在二个问题:一是热点所在房间无线辐射大;二是其它房间无线功率小。前者影响人体健康,后者影响上网。不同的家用电器需要不同的控制器,控制器数量众多,并且控制器都需要电池,容易造成污染与安全事故,家电运行参数不能被用户知道,安全与生命周期管理没有保证。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电力载波的智能家居系统,其目的是为了解决家庭范围内家电智能控制布线需要二次布线、上网不方便、家电难以控制的问题。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力载波的智能家居系统,包括:家庭网关,设置有一智能控制单元;智能云平台,所述智能云平台的第一端与所述家庭网关的第一端电连接,所述智能云平台用于数据信息的传输;手机控制端,所述手机控制端的第一端与所述家庭网关的第二端电连接,所述手机控制端的第二端与所述智能云平台的第二端电连接,所述手机控制端用于与所述家庭网关的控制信号传输;智能插座,所述智能插座与所述家庭网关的第三端电连接,所述智能插座用于房间的有线、无线网络信号覆盖;智能家居模块,所述智能家居模块与所述家庭网关的第四端电连接,所述智能家居模块用于强电和控制信号的复合与提取。>其中,所述家庭网关包括:第一智能开关,所述第一智能开关的第一端与负载端电连接,所述第一智能开关的第二端与第一继电器开关的第一端电连接;第一继电器开关,所述第一继电器开关的第二端与自耦式变压电路的第一端电连接;第二智能开关,所述第二智能开关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继电器的第二端电连接,所述第二智能开关的第二端与第二继电器开关的第一端连接;第二继电器开关,所述第二继电器开关的第二端分别与测量模块的第一端和测量模块的第二端电连接;第三智能开关,所述第三智能开关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继电器的第二端电连接,所述第三智能开关的第二端与第三继电器开关的第一端连接;第三继电器开关,所述第三继电器开关的第二端分别与测量模块的第三端和测量模块的第四端电连接;第四智能开关,所述第四智能开关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继电器的第二端电连接,所述第四智能开关的第二端与第四继电器开关的第一端连接;第四继电器开关,所述第四继电器开关的第二端分别与测量模块的第五端和测量模块的第六端电连接;第五智能开关,所述第五智能开关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继电器的第二端电连接,所述第五智能开关的第二端与第五继电器开关的第一端连接;第五继电器开关,所述第五继电器开关的第二端分别与测量模块的第七端和测量模块的第八端电连接;测量模块,所述测量模块的第九端与家庭网关功能模块的第一端电连接,所述测量模块用于监测每条线路的用电情况;家庭网关功能模块,所述家庭网关功能模块的第二端为网线接入端,所述家庭网关功能模块的第三端与自耦式变压电路的第二端电连接,所述家庭网关功能模块的第四端与自耦式变压电路的第三端电连接;自耦式变压电路,所述自耦式变压电路的第三端与接地端电连接,所述自耦式变压电路用于强弱电的混合传输。其中,所述智能云平台包括:安全认证模块,所述安全认证模块用于各模块之间的信号传输;应用孵化环境模块,所述应用孵化环境模块用于应用的编辑、展示和分享;应用集成工具模块,所述应用集成工具模块用于超文本传输协议的推送;设备管理模块,所述设备管理模块用于数据信息的管理;设备接入模块,所述设备接入模块用于信号的接收。其中,所述智能插座包括:第一网络模块,所述第一网络模块的第一端与负载端电连接,所述第一网络模块的第二端分别与WIFI接口和有线网口电连接,所述第一网络模块的第三端与第一微控制器的第一端电连接,所述第一网络模块的第四端与接地端电连接;第一微控制器,所述第一微控制器的第二端与第一继电器的第一端电连接;第一继电器,所述第一继电器的第二端与负载端电连接,所述第一继电器的第三端与用电设备的第一端电连接;用电设备,所述用电设备的第二端与接地端电连接。其中,所述智能家居模块包括:第二网络模块,所述第二网络模块的第一端与负载端电连接,所述第二网络模块的第二端与接地端电连接,所述第二网络模块的第三端与第二微控制器的第一端电连接;第二微控制器,所述第二微控制器的第二端与第二继电器的第一端电连接;第二继电器,所述第二继电器的第二端与负载端电连接,所述第二继电器的第三端与设备负载的第一端电连接;设备负载,所述设备负载的第二端与接地端电连接。本技术的上述方案有如下的有益效果:本技术的上述实施例所述的电力载波的智能家居系统,通过电力载波技术、ARM技术和大数据云平台技术,实现了家电智能控制、用电回路智能控制、家电问题智能分析与诊断、远近程控制家电,且通过改造少量家用插座实现了免除二次家庭综合布线,极大减少了装修成本与装修时间。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总设计框图;图2为本技术的家庭网关原理图;图3为本技术的智能插座原理图;图4为本技术的智能家居模块原理图;图5为本技术的智能云平台架构图。【附图标记说明】1-家庭网关;2-智能云平台;3-手机控制端;4-智能插座;5-智能家居模块。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本技术针对现有的家庭范围内家电智能控制布线需要二次布线、上网不方便、家电难以控制的问题,提供了一种电力载波的智能家居系统,包括:家庭网关1,设置有一智能控制单元;智能云平台2,所述智能云平台2的第一端与所述家庭网关1的第一端电连接,所述智能云平台2用于数据信息的传输;手机控制端3,所述手机控制端3的第一端与所述家庭网关1的第二端电连接,所述手机控制端3的第二端与所述智能云平台2的第二端电连接,所述手机控制端3用于与所述家庭网关1的控制信号传输;智能插座4,所述智能插座4与所述家庭网关1的第三端电连接,所述智能插座4用于房间的有线、无线网络信号覆盖;智能家居模块5,所述智能家居模块5与所述家庭网关1的第四端电连接,所述智能家居模块5用于强电和控制信号的复合与提取。如图1所示,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力载波的智能家居系统,本系统主要利用到电力载波技术、ARM技术和大数据云平台技术,电力载波技术采用HomeplugAV标准,将基带信号转变成双极性码,并通过XPSK技术调制在10GHz的载波上,再通过变压器原理将高频载波耦合到50Hz的交流电上,ARM技术主要是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力载波的智能家居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n家庭网关,设置有一智能控制单元;/n智能云平台,所述智能云平台的第一端与所述家庭网关的第一端电连接,所述智能云平台用于数据信息的传输;/n手机控制端,所述手机控制端的第一端与所述家庭网关的第二端电连接,所述手机控制端的第二端与所述智能云平台的第二端电连接,所述手机控制端用于与所述家庭网关的控制信号传输;/n智能插座,所述智能插座与所述家庭网关的第三端电连接,所述智能插座用于房间的有线、无线网络信号覆盖;/n智能家居模块,所述智能家居模块与所述家庭网关的第四端电连接,所述智能家居模块用于强电和控制信号的复合与提取。/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力载波的智能家居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家庭网关,设置有一智能控制单元;
智能云平台,所述智能云平台的第一端与所述家庭网关的第一端电连接,所述智能云平台用于数据信息的传输;
手机控制端,所述手机控制端的第一端与所述家庭网关的第二端电连接,所述手机控制端的第二端与所述智能云平台的第二端电连接,所述手机控制端用于与所述家庭网关的控制信号传输;
智能插座,所述智能插座与所述家庭网关的第三端电连接,所述智能插座用于房间的有线、无线网络信号覆盖;
智能家居模块,所述智能家居模块与所述家庭网关的第四端电连接,所述智能家居模块用于强电和控制信号的复合与提取。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力载波的智能家居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家庭网关包括:
第一智能开关,所述第一智能开关的第一端与负载端电连接,所述第一智能开关的第二端与第一继电器开关的第一端电连接;
第一继电器开关,所述第一继电器开关的第二端与自耦式变压电路的第一端电连接;
第二智能开关,所述第二智能开关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继电器的第二端电连接,所述第二智能开关的第二端与第二继电器开关的第一端连接;
第二继电器开关,所述第二继电器开关的第二端分别与测量模块的第一端和测量模块的第二端电连接;
第三智能开关,所述第三智能开关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继电器的第二端电连接,所述第三智能开关的第二端与第三继电器开关的第一端连接;
第三继电器开关,所述第三继电器开关的第二端分别与测量模块的第三端和测量模块的第四端电连接;
第四智能开关,所述第四智能开关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继电器的第二端电连接,所述第四智能开关的第二端与第四继电器开关的第一端连接;
第四继电器开关,所述第四继电器开关的第二端分别与测量模块的第五端和测量模块的第六端电连接;
第五智能开关,所述第五智能开关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继电器的第二端电连接,所述第五智能开关的第二端与第五继电器开关的第一端连接;
第五继电器开关,所述第五继电器开关的第二端分别与测量模块的第七端和测量模块的第八端电连接;
测量模块,所述测量模块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颖胡正黄权廖明忠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