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公路边坡防护施工安全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边坡施工
,具体涉及一种公路边坡防护施工安全装置。
技术介绍
[0002]近些年,为了缓解交通压力,满足人们的出行,公路新建及扩建的规模数量不断递增,绝大多数公路的修建需要开山作业,在挖开山体之后,为了避免山体碎石的掉落和山体受自然因素造成滑坡等灾害,通常在山体上挂设防护网对碎石进行拦截;但是,防护网的挂设并不能完全对山体碎石掉落的问题进行根治,因此,在靠近山体的公路边坡施工时,需对施工区域外围与山体底部的交汇处布置一定数量的防护装置,为边坡施工作业的安全保驾护航。
[0003]目前,在现有技术中,用于公路边坡施工的防护装置,例如公开号CN213062045U一种公路路基施工用边坡防护装置,该技术方案主要通过“缓冲杆、防护壳和阻拦网”对落石进行阻拦,经分析发现,该技术方案在应用过程中存在缺陷,虽然阻拦网能对落石进行一定的拦截效果,但是,考虑到落石在下落的过程中不断的加速,当掉落的落石体积较大、数量过多时,势必会将阻拦网破坏,危及边坡作业安全;再例如,公开号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公路边坡防护施工安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车体(1),及设置于所述车体(1)上的定位杆(103);第一防护组件(2)和第二防护组件(3),所述第一防护组件(2)和第二防护组件(3)均设置于所述车体(1)的一端,且所述第一防护组件(2)位于所述第二防护组件(3)的下方,所述第一防护组件(2)和车体(1)转动连接,所述第二防护组件(3)和车体(1)固定连接,所述第一防护组件(2)和第二防护组件(3)配合;所述第一防护组件(2)包括导向轨(201),所述导向轨(201)的一端与车体(1)转动连接,所述导向轨(201)内滑动连接有第一防护板(208),所述第一防护板(208)为L型结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公路边坡防护施工安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车体(1)设置第一防护组件(2)一端的外侧对称设有两组安装板(104),每组所述安装板(104)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安装板相对的两侧均开设有转孔(105)和第一定位孔(106);所述导向轨(201)与车体(1)转动连接一端的内部设有导向轨定位孔(2012)、转轴(2011)和隔板(202),所述导向轨定位孔(2012)设置于导向轨(201)的两侧,当所述导向轨(201)转动至与车体(1)顶部平行时,所述第一定位孔(106)和导向轨定位孔(2012)之间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所述转轴(2011)设置于所述导向轨(201)的两侧,所述转轴(2011)转动连接于所述转孔(105)内;所述隔板(202)焊接于所述导向轨(201)的内底面上,且位于导向轨定位孔(2012)的一侧,所述隔板(202)通过弹性件固定连接有滑块(205),所述滑块(205)上设有第一支撑杆(206),所述第一防护板(208)设置于所述第一支撑杆(206)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公路边坡防护施工安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轨(201)内相对的两侧均设有导向条(203),所述导向条(203)的端部与导向轨(201)远离车体(1)一端内壁连接;所述弹性件为弹簧(204),所述弹簧(204)位于两个所述导向条(203)的下方,所述弹簧(204)的一端与隔板(202)固定连接,所述弹簧(204)的另一端与滑块(205)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支撑杆(206)靠近车体(1)的一侧设有触碰板(2061),所述第一支撑杆(206)靠近第一防护板(208)的一侧开设有凹型存储槽,所述凹型存储槽内转动连接有连接杆(207),所述连接杆(207)的端部与第一防护板(208)固定连接,所述凹型存储槽用于存储连接杆(207);所述凹型存储槽转动连接连接杆(207)的一端开设有第二定位孔(2063),所述连接杆(207)开设有连接杆定位孔(2073),所述第二定位孔(2063)与连接杆定位孔(2073)之间通过螺栓固定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公路边坡防护施工安全装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立卫,曾丹,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