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旋钮装置及家用电器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305539 阅读:5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26 23:1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适用于电子器件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旋钮装置及家用电器,所述旋钮装置包括定位组件及旋钮组件;所述旋钮组件包括旋钮及与所述旋钮固定连接的夹持体;所述定位组件包括固定在操作面板上的定位体,所述定位体外侧间隔设置有第一法兰和第二法兰,所述夹持体套设于所述定位体上,且夹持于所述第一法兰和所述第二法兰之间,且所述夹持体可绕所述定位体的轴中心转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的旋钮装置,由于采用套接和夹持的双重配合结构来实现旋钮的旋转,增大了转动配合部位的接触面积,提高密封性,避免污渍进入转动配合部位,提高了旋钮装置的使用寿命。

A knob device and household appliance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旋钮装置及家用电器
本技术属于电子器件
,尤其涉及一种旋钮装置及家用电器。
技术介绍
开关旋钮是一种被广泛应用于家用电器上的操控器件。传统的开关旋钮多为物理连接的旋钮,如电位器式开关旋钮、带杆编码式开关旋钮等,存在的缺陷在于,需要在安装面板上开孔,破坏面板的完整性,导向受力强度和密封性变差,此外还会因机械结构的磨损而影响使用寿命。基于上述缺陷,传统的物理连接的旋钮已逐渐被淘汰,取而代之的是感应式开关旋钮,感应式开关旋钮一般采用磁感应技术来感应旋钮的旋转,以达到开关控制的目的,从而避免在面板上开孔。现有技术当中,目前使用的感应式开关旋钮一般采用普通的轴孔配合结构来实现旋钮的旋转,密封性差,转动配合部位易进污渍,从而导致感应式开关旋钮的使用寿命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旋钮装置及家用电器,旨在解决现有技术当中的感应式开关旋钮使用寿命低的技术问题。本技术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旋钮装置,所述装置包括定位组件及旋钮组件;所述旋钮组件包括旋钮及与所述旋钮固定连接的夹持体;所述定位组件包括固定在操作面板上的定位体,所述定位体外侧间隔设置有第一法兰和第二法兰,所述夹持体套设于所述定位体上,且夹持于所述第一法兰和所述第二法兰之间,且所述夹持体可绕所述定位体的轴中心转动。更进一步地,所述定位组件还包括固定设置在所述定位体上的第一固定永磁体、以及与所述第一固定永磁体相对设置的第二固定永磁体,且所述第一固定永磁体和所述第二固定永磁体分设在所述操作面板两侧。更进一步地,所述定位体上与所述操作面板相邻一端设置有防滑槽,所述防滑槽内设置有防滑垫,所述防滑垫固定设置在所述操作面板上。更进一步地,所述夹持体与所述定位体同心套接。更进一步地,所述装置还包括至少检测到两个维度的感应磁场的磁传感器,所述磁传感器和所述旋钮组件分设在所述操作面板两侧;所述旋钮组件还包括以所述定位体的轴中心环形排列的若干第一永磁体,且所述若干第一永磁体沿其排列方向形成变化的磁场;若干所述第一永磁体随所述旋钮组件一起转动;所述磁传感器偏离所述定位体的轴中心,且当所述第一永磁体随所述旋钮转动,所述磁传感器感应的磁场发生相应变化。更进一步地,若干所述第一永磁体固定设置在所述旋钮上。更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法兰设置在所述定位体远离所述操作面板的一端,并与所述定位体可拆卸连接。更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法兰上设置有若干与所述第一永磁体一一对应的第二永磁体,所述旋钮组件上设置有第三永磁体,所述旋钮组件转动时,所述第三永磁体逐一与每个所述第二永磁体相吸。更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法兰上设置有第四永磁体,所述旋钮组件转动时,所述第四永磁体逐一与每个所述第一永磁体相吸。本技术另一方面还提出一种家用电器,所述家用电器包括操作面板及设置在所述操作面板上的调节装置,所述调节装置为上述的旋钮装置。本技术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本技术实施例通过将旋钮固定连接在一夹持体上,且将夹持体套设于固定在操作面板上的定位体上,并在定位体的外侧间隔设置第一法兰和第二法兰,以用来夹持该夹持体,从而采用套接和夹持的双重配合结构来实现旋钮的旋转,增大了转动配合部位的接触面积,提高密封性,避免污渍进入转动配合部位,提高了旋钮装置的使用寿命。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一当中的旋钮装置的装配分解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一当中的旋钮组件与定位组件的装配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一当中的旋钮装置的剖面图;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二当中的旋钮装置的装配分解图;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二当中的旋钮组件与定位组件的装配图;图6是本技术实施例二当中的旋钮的立体图;图7是本技术实施例三当中的旋钮装置的装配分解图;图8是本技术实施例三当中的旋钮组件与定位组件的装配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旋钮装置,在定位体外侧间隔设置有第一法兰和第二法兰,夹持体套设于定位体上,且夹持于第一法兰和第二法兰之间,且夹持体可绕所述定位体的轴中心转动。本技术实施例通过将旋钮固定连接在一夹持体上,且将夹持体套设于固定在操作面板上的定位体上,并在定位体的外侧间隔设置第一法兰和第二法兰,以用来夹持该夹持体,从而采用套接和夹持的双重配合结构来实现旋钮的旋转,增大了转动配合部位的接触面积,提高密封性,避免污渍进入转动配合部位,提高了旋钮装置的使用寿命。实施例一请参阅图1至图3,所示为本技术实施例一当中的旋钮装置,包括旋钮组件10、定位组件20、磁传感器30以及印制板40,旋钮组件10和磁传感器30分设在操作面板200的两侧,且旋钮组件10通过定位组件20安装固定于操作面板200的上,其中:旋钮组件10包括旋钮11、与旋钮11固定连接的夹持体12、以及设置在夹持体12上的若干第一永磁体13,若干第一永磁体13以旋钮11的轴中心环形排列,并随旋钮11一同转动。旋钮11呈壳盖状,并同心盖设在夹持体12上且与夹持体12卡扣连接,以使夹持体12随旋钮11一起转动。在本实施例当中,第一永磁体13水平放置,即磁极(N极和S极)方向垂直于旋钮11的轴中心,由于磁体两端处磁强最大(磁感线越密),越往中间磁强越小(磁感线越稀),使得若干第一永磁体13沿其排列方向将形成变化的磁场,故当第一永磁体13随旋钮11一同转动时,磁传感器30能够感应到相应的磁场强弱和方向的变化。在其它实施例当中,为了在第一永磁体13随旋钮11一同转动时,磁传感器30能够识别到磁场变化,还可以按以下两种方式来布置所述若干第一永磁体13:(一)各个第一永磁体13的磁场强度不同,且在绕旋钮11的轴中心环形排列时,若干第一永磁体13按磁场强度的高低顺序依次排布,以使若干第一永磁体13沿其排列方向形成变化的磁场;或(二)将第一永磁体13倾斜放置,倾斜角度大于等于0°且小于90°,以使若干第一永磁体13沿其排列方向形成变化的磁场。可以理解的,当倾斜角度等于90时,第一永磁体13竖向放置,磁极方向平行于旋钮11的轴中心,此时若各个第一永磁体13的磁场强度等同,则磁传感器30感应到的磁场强弱是固定的,无法起到旋转识别效果,因此第一永磁体13避免竖向放置。定位组件20包括定位体21、固定设置定位体21上的第一固定永磁体22、以及与第一固定永磁体22相对设置的第二固定永磁体23。定位体21的外侧间隔设置有第一法兰211和可拆卸的第二法兰212,夹持体12同心套设在定位体21上,并夹持于第一法兰211和第二法兰212之间,且可相对定位体21的轴中心转动,以使旋钮11可绕定位组件20的轴中心转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旋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定位组件及旋钮组件;/n所述旋钮组件包括旋钮及与所述旋钮固定连接的夹持体;/n所述定位组件包括固定在操作面板上的定位体,所述定位体外侧间隔设置有第一法兰和第二法兰,所述夹持体套设于所述定位体上,且夹持于所述第一法兰和所述第二法兰之间,所述夹持体可绕所述定位体的轴中心转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旋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定位组件及旋钮组件;
所述旋钮组件包括旋钮及与所述旋钮固定连接的夹持体;
所述定位组件包括固定在操作面板上的定位体,所述定位体外侧间隔设置有第一法兰和第二法兰,所述夹持体套设于所述定位体上,且夹持于所述第一法兰和所述第二法兰之间,所述夹持体可绕所述定位体的轴中心转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组件还包括固定设置在所述定位体上的第一固定永磁体、以及与所述第一固定永磁体相对设置的第二固定永磁体,且所述第一固定永磁体和所述第二固定永磁体分设在所述操作面板两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体上与所述操作面板相邻一端设置有防滑槽,所述防滑槽内设置有防滑垫,所述防滑垫固定设置在所述操作面板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体与所述定位体同心套接。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旋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至少检测到两个维度的感应磁场的磁传感器,所述磁传感器和所述旋钮组件分设在所述操作面板两侧;
所述旋钮组件还包括以所述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不公告发明人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拓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