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包括冷却系统的轮毂锻造设备,包括上模板、下模板及拉杆,上模板的下端固连有上模座,上模座连接有上模盖,上模盖通过挤压冲头套安装有挤压冲头,下模板的上端固连有下模座,下模板上开设有安置槽,安置槽内设有顶块,下模板内设有下垫板,安置槽上设有台阶,台阶上装设有挤压凹模,下模座连接有下模盖,拉杆延伸至下模板的下端且拉杆的下部安装有卸料板,卸料板上设有下顶杆,下垫板上开设有导向孔,下模座包括固定部与安装部,安装部上开设有用于冷却顶块的水道,通过在下模座中增设一路水路,对顶块进行连续性冷却,增加了冷却效果,解决了顶块粘模的问题,提高了生产效率。
A hub forging equipment including cooling syste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包括冷却系统的轮毂锻造设备
本技术涉及锻造设备的
,特别涉及一种包括冷却系统的轮毂锻造设备。
技术介绍
锻造设备是指在锻造加工中用于成形和分离的机械设备,锻造设备包括成形用的锻锤、机械压力机、液压机、螺旋压力机和平锻机,以及锻造操作机、开卷机、矫正机、剪切机等辅助设备。如图1所示,目前的轮毂锻造设备中,顶块24位于产品底部,产品脱模后冷却水才能淋到顶块24,但在连续生产中,冷却水无法有效的对顶块24降温,导致生产过程中的成型工序时常发生粘模现象,进而严重影响了生产效率,加大了劳动强度,增加了作业风险。因此在生产过程中,如何增加对顶块24的冷却速率及提高对顶块24的冷却效果亟待解决。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包括冷却系统的轮毂锻造设备,采用在原有的下模座中增加一路水路以对顶块进行连续性冷却,增加了冷却效果,解决了顶块粘模的问题,提高了生产效率。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包括冷却系统的轮毂锻造设备,包括上模板、下模板及连接上模板与下模板的拉杆,所述上模板的下端固连有上模座,所述上模座的外周螺纹连接有上模盖,所述上模盖通过挤压冲头套安装有挤压冲头,所述下模板的上端固连有下模座,所述下模板上开设有贯穿其上下端面的安置槽,所述安置槽内设有顶块,所述下模板内设有用于支撑顶块的下垫板,所述安置槽上设有台阶,所述台阶上安装有挤压凹模座,所述挤压凹模座内装设有挤压凹模,所述下模座的外周螺纹连接有下模盖,所述拉杆延伸至下模板的下端且所述拉杆的下部安装有卸料板,所述卸料板上设有下顶杆,所述下垫板上开设有与下顶杆相适配的导向孔,所述下顶杆在推力作用下向上顶起顶块以使顶块延伸至挤压凹模的上端,所述下模座包括固定部与安装部,所述安装部上开设有用于冷却顶块的水道。进一步地,所述水道包括沿安装部的轴心呈180°设置的的L型进水槽及一型出水槽,所述L型进水槽的一端贯穿至安装部的外周壁,所述L型进水槽的另一端贯穿至安装部的上端面,所述一型出水槽连通于安置槽与安装部的外周壁,所述挤压凹模座上开设有便于冷却水进入安置槽的过度槽。进一步地,所述水道包括沿安装部的轴心呈周向均布的L型进水槽与L型出水槽,所述L型进水槽与L型出水槽均连通于安装部的上端部及安装部的外周壁,所述挤压凹模座上开设有便于冷却水进入安置槽的过度槽。进一步地,所述拉杆的上端套设有拉杆套,所述拉杆套固定安装于上模板,所述上模板可沿着拉杆上下滑移。进一步地,所述上模盖与下模盖的周壁均开设有便于旋拧的空槽。进一步地,所述下模板的下端贴合设有下砧板,所述下砧板的中部安装有便于下顶杆上下滑移的支撑套。进一步地,所述上模座的下部设有上垫板,所述上垫板的中部开设有通孔。进一步地,所述挤压凹模的上端开设有倒角,所述下模盖的内端开设有与挤压凹模的倒角相适配的导向部。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一种包括冷却系统的轮毂锻造设备,所述安装部上开设有用于冷却顶块的水道,冷却水从安装部的进水道进入,从安装部的上端面流出并进入安置槽内对顶块进行连续性冷却,最终通过安装部的出水道排除,通过增设水道增加了顶块的冷却效果且完全消除了粘模现象,提高了生产效率。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现有技术的剖视图;图2是本技术的剖视图;图3是本技术的A处放大图;图4是本技术的L型进水槽与L型出水槽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的下模座的L型进水槽与一型出水槽的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的下模盖的剖视图。图中:1、上模板;11、上模座;111、圆环部;12、上垫板;13、上模盖;131、空槽;14、挤压冲头;15、挤压冲头套;2、下模板;21、下垫板;211、导向孔;22、下模座;221、固定部;222、安装部;223、水道;224、L型进水槽;225、一型出水槽;226、L型出水槽;227、安置槽;228、台阶;23、下模盖;231、导向部;24、顶块;25、挤压凹模;251、过度槽;252、挤压凹模座;3、拉杆;31、拉杆套;4、下砧板;41、支撑套;42、卸料板;43、下顶杆。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向前”、“向后”、“表面”、“侧面”、“内”、“四周”等指示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组件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如图2-6所示,一种包括冷却系统的轮毂锻造设备,包括上模板1、下模板2及连接上模板1与下模板2的拉杆3,所述上模板1的下端通过紧固件固定连接有上模座11,所述上模座11向下凸设有圆环部111,所述圆环部111内安装有上垫板12,所述上垫板12的中部开设有通孔。所述圆环部111的外周螺纹连接有上模盖13,所述上模盖13与下模盖23的周壁均开设有便于旋拧的空槽131,安装时可通过将旋钮工具伸入空槽131内进行旋拧,进而使上模盖13拧紧于上模座11。所述挤压冲头14的外周设有挤压冲头套15,所述挤压冲头套15为圆台型结构,所述上模盖13上开设有与挤压冲头套15的外周相适配的锥形槽,以使挤压冲头14通过挤压冲头套15安装于上模盖13。所述下模板2内设有下垫板21,所述下垫板21的上端放置有下模座22,所述下模座22通过紧固件固定连接有下模板2,所述下模板2上开设有贯穿其上下端面的安置槽227,所述安置槽227内设有位于下垫板21上的顶块24,所述安置槽227上设有台阶228,所述挤压凹模25通过挤压凹模座252安装于台阶228,所述顶块24的上端伸入于挤压凹模25内,通过设置挤压凹模座252便于将挤压凹模25固定于下模座22的安置槽227内。所述下模座22的外周螺纹连接有下模盖23,所述挤压凹模25的上端开设有倒角,所述下模盖23的内端开设有与挤压凹模25的倒角相适配的导向部231,所述下模座22的下端面与固定部221之间留有间隙,以使安装部222上的水道223不被下模座22遮挡。所述下模板2的下端贴合设有下砧板4,所述下砧板4的中部安装有便于下顶杆43上下滑移的支撑套41,通过设置支撑套41,可减少顶杆的磨损,进而增加顶杆的使用寿命,所述拉杆3延伸至下砧板4的下端且所述拉杆3的下部安装有卸料板,所述卸料板上设有下顶杆43,所述下垫板21上开设有与下顶杆43相适配的导向孔211,通过支撑套41与导向孔211配合,进而对下顶杆43起到导向作用,便于下顶杆43在竖直方向滑移,进而便于将顶块24向上顶起达到脱模的目的。所述下顶杆43在推力作用下向上顶起顶块24以使顶块24延伸至挤压凹模25的上端,所述下模座22包括固定部221与安装部222,所述安装部222上开设有用于冷却顶块24的水道223。所述水道223可以为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包括冷却系统的轮毂锻造设备,包括上模板(1)、下模板(2)及连接上模板(1)与下模板(2)的拉杆(3),所述上模板(1)的下端固连有上模座(11),所述上模座(11)的外周螺纹连接有上模盖(13),所述上模盖(13)通过挤压冲头套(15)安装有挤压冲头(14),所述下模板(2)的上端固连有下模座(22),所述下模板(2)上开设有贯穿其上下端面的安置槽(227),所述安置槽(227)内设有顶块(24),所述下模板(2)内设有用于支撑顶块(24)的下垫板(21),所述安置槽(227)上设有台阶(228),所述台阶(228)上安装有挤压凹模座(252),所述挤压凹模座(252)内装设有挤压凹模(25),所述下模座(22)的外周螺纹连接有下模盖(23),所述拉杆(3)延伸至下模板(2)的下端且所述拉杆(3)的下部安装有卸料板(42),所述卸料板(42)上设有下顶杆(43),所述下垫板(21)上开设有与下顶杆(43)相适配的导向孔(211),所述下顶杆(43)在推力作用下向上顶起顶块(24)以使顶块(24)延伸至挤压凹模(25)的上端,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模座(22)包括固定部(221)与安装部(222),所述安装部(222)上开设有用于冷却顶块(24)的水道(223),所述水道(223)包括沿安装部(222)的轴心呈180°设置的L型进水槽(224)及一型出水槽(225),所述L型进水槽(224)的一端贯穿至安装部(222)的外周壁,所述L型进水槽(224)的另一端贯穿至安装部(222)的上端面,所述一型出水槽(225)连通于安置槽(227)与安装部(222)的外周壁,所述挤压凹模座(252)上开设有便于冷却水进入安置槽(227)的过度槽(251)。/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包括冷却系统的轮毂锻造设备,包括上模板(1)、下模板(2)及连接上模板(1)与下模板(2)的拉杆(3),所述上模板(1)的下端固连有上模座(11),所述上模座(11)的外周螺纹连接有上模盖(13),所述上模盖(13)通过挤压冲头套(15)安装有挤压冲头(14),所述下模板(2)的上端固连有下模座(22),所述下模板(2)上开设有贯穿其上下端面的安置槽(227),所述安置槽(227)内设有顶块(24),所述下模板(2)内设有用于支撑顶块(24)的下垫板(21),所述安置槽(227)上设有台阶(228),所述台阶(228)上安装有挤压凹模座(252),所述挤压凹模座(252)内装设有挤压凹模(25),所述下模座(22)的外周螺纹连接有下模盖(23),所述拉杆(3)延伸至下模板(2)的下端且所述拉杆(3)的下部安装有卸料板(42),所述卸料板(42)上设有下顶杆(43),所述下垫板(21)上开设有与下顶杆(43)相适配的导向孔(211),所述下顶杆(43)在推力作用下向上顶起顶块(24)以使顶块(24)延伸至挤压凹模(25)的上端,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模座(22)包括固定部(221)与安装部(222),所述安装部(222)上开设有用于冷却顶块(24)的水道(223),所述水道(223)包括沿安装部(222)的轴心呈180°设置的L型进水槽(224)及一型出水槽(225),所述L型进水槽(224)的一端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章浩辉,陈岳仁,
申请(专利权)人:新昌县大雄锻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