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催化剂高温焙烧炉,包括高温焙烧炉体,高温焙烧炉体的底部设置有底座板,底座板的顶部左右两侧对称固接有支撑柱,两组支撑柱的顶部固接有支撑板,支撑板的顶部左右两侧均转接有升降螺杆,支撑板的顶部中心处嵌合安装有正反转电机,正反转电机的顶部转轴端头上固接有主传动齿轮,主传动齿轮的左右两侧均啮合有从传动齿轮,高温焙烧炉体的顶部设置有盖体,盖体的左右两侧对称固接有耳座,两组耳座的顶部均嵌合安装有承载螺纹管,盖体的底部左右两侧对称固接有承载板,两组承载板之间自上而下等间距设置有承载机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设计合理,便于对固体催化剂原料的快速有效的焙烧,提高焙烧效率。
A high temperature calciner for catalys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催化剂高温焙烧炉
本技术涉及催化剂加工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催化剂高温焙烧炉。
技术介绍
焙烧炉是可显著降低烧结温度,大幅降低能耗的机器,还可缩短时间以及能提高组织致密度、细化晶粒、改善材料性能等优良特点,工业型焙烧炉主要应用各种无机粉体合成、煅烧,各种无机材料制品或器件烧结,灰化、焚化,金属熔融及热处理和金属氧化矿碳热还原等领域,对保护环境有很大的帮助。目前在固体催化剂原料的生产加工中,会对固体催化剂原料使用焙烧炉进行高温焙烧处理,由于固体催化剂原料在焙烧炉中多数采用堆积存放,焙烧过程中只能将处于表层的原料先进行焙烧,而内部的原料得不到快速及有效的焙烧,这样焙烧效率比较低,会影响到后续的加工工序,为此,我们提出一种催化剂高温焙烧炉。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催化剂高温焙烧炉,便于对固体催化剂原料的快速有效的焙烧,提高焙烧效率。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达到上述技术效果,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催化剂高温焙烧炉,包括高温焙烧炉体,所述高温焙烧炉体的底部设置有底座板,所述底座板的顶部左右两侧对称固接有支撑柱,两组所述支撑柱的顶部固接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顶部左右两侧均转动连接有升降螺杆,所述升降螺杆的底部贯穿支撑板的底部,且升降螺杆贯穿支撑板的底部的一端与底座板相转接,所述支撑板的顶部中心处嵌合安装有正反转电机,所述正反转电机的顶部转轴端头上固接有主传动齿轮,所述主传动齿轮的左右两侧均啮合有从传动齿轮,且两组从传动齿轮分别固定在两组升降螺杆上;所述高温焙烧炉体的顶部设置有盖体,所述盖体的左右两侧对称固接有耳座,两组所述耳座的顶部均嵌合安装有承载螺纹管,且承载螺纹管的底部延伸到耳座的底部,两组所述承载螺纹管分别螺纹连接在两组升降螺杆上,所述盖体的底部左右两侧对称固接有承载板,且承载板伸入高温焙烧炉体的内腔底部,两组所述承载板之间自上而下等间距设置有承载机构。优选地,上述用于催化剂高温焙烧炉中,所述承载机构包括U形承载架,所述U形承载架与承载板相固接,所述U形承载架的内腔前侧插接有承载盘,所述承载盘的内腔底部开设有透气微孔,所述承载盘的左右两侧对称设置有插接边沿,所述U形承载架的内腔左右两侧壁对称开设有与插接边沿相配合的插接槽,通过插接边沿在插接槽中滑动,便于对承载盘在U形承载架内腔中的活动插接。优选地,上述用于催化剂高温焙烧炉中,所述透气微孔在承载盘上呈矩形阵列排布,便于对高温焙烧炉体内腔中的高温气流在多组承载机构之间流通,从而便于高温环境与催化剂产品的充分接触。优选地,上述用于催化剂高温焙烧炉中,所述高温焙烧炉体与盖体的连接处设置有耐高温密封件,提高高温焙烧炉体与盖体之间的密封性。优选地,上述用于催化剂高温焙烧炉中,所述底座板的底部左右两端对称固接有橡胶垫块,通过橡胶垫块的弹性作用,便于对底座板的缓冲支撑。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本技术结构设计合理,一方面通过多组承载机构对固体催化剂原料进行承载放置,使固体催化剂原料平铺在承载盘中,减少催化剂原料的堆积存放,从而便于对固体催化剂原料的快速有效的焙烧,提高焙烧效率;另一方面正反转电机、主传动齿轮、从传动齿轮、升降螺杆和承载螺纹管的配合,便于将多组承载机构从高温焙烧炉体中整体移出或移入,通过承载盘与U形承载架的插接配合,从而便于对固体催化剂原料在承载机构中的承载盘上的取出或放入。当然,实施本技术的任一产品并不一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所述的所有优点。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的使用状态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承载机构的使用状态结构示意图一;图3为本技术的承载机构的使用状态结构示意图二;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1-高温焙烧炉体,2-底座板,3-支撑柱,4-支撑板,5-升降螺杆,6-正反转电机,7-主传动齿轮,8-从传动齿轮,9-承载机构,901-U形承载架,902-插接槽,903-插接边沿,904-承载盘,905-透气微孔,10-盖体,11-耳座,12-承载螺纹管,13-承载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3所示,一种催化剂高温焙烧炉,包括高温焙烧炉体1,高温焙烧炉体1的底部设置有底座板2,底座板2的底部左右两端对称固接有橡胶垫块,通过橡胶垫块的弹性作用,便于对底座板2的缓冲支撑,底座板2的顶部左右两侧对称固接有支撑柱3,两组支撑柱3的顶部固接有支撑板4,支撑板4的顶部左右两侧均转动连接有升降螺杆5,升降螺杆5的底部贯穿支撑板4的底部,且升降螺杆5贯穿支撑板4的底部的一端与底座板2相转接,支撑板4的顶部中心处嵌合安装有正反转电机6,正反转电机6的顶部转轴端头上固接有主传动齿轮7,主传动齿轮7的左右两侧均啮合有从传动齿轮8,且两组从传动齿轮8分别固定在两组升降螺杆5上,高温焙烧炉体1的顶部设置有盖体10,高温焙烧炉体1与盖体10的连接处设置有耐高温密封件,提高高温焙烧炉体1与盖体10之间的密封性,盖体10的左右两侧对称固接有耳座11,两组耳座11的顶部均嵌合安装有承载螺纹管12,且承载螺纹管12的底部延伸到耳座11的底部,两组承载螺纹管12分别螺纹连接在两组升降螺杆5上,盖体10的底部左右两侧对称固接有承载板13,且承载板13伸入高温焙烧炉体1的内腔底部,两组承载板13之间自上而下等间距设置有承载机构9,承载机构9包括U形承载架901,U形承载架901与承载板13相固接,U形承载架901的内腔前侧插接有承载盘904,承载盘904的内腔底部开设有透气微孔905,透气微孔905在承载盘904上呈矩形阵列排布,便于对高温焙烧炉体1内腔中的高温气流在多组承载机构9之间流通,从而便于高温环境与催化剂产品的充分接触,承载盘904的左右两侧对称设置有插接边沿903,U形承载架901的内腔左右两侧壁对称开设有与插接边沿903相配合的插接槽902,通过插接边沿903在插接槽902中滑动,便于对承载盘904在U形承载架901内腔中的活动插接。本实施例的一个具体应用为:本技术结构设计合理,通过多组承载机构9对固体催化剂原料进行承载放置,使固体催化剂原料平铺在承载盘904中,减少固体催化剂原料的堆积存放,从而便于对固体催化剂原料的快速有效的焙烧,提高焙烧效率,通过正反转电机6的正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催化剂高温焙烧炉,包括高温焙烧炉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高温焙烧炉体(1)的底部设置有底座板(2),所述底座板(2)的顶部左右两侧对称固接有支撑柱(3),两组所述支撑柱(3)的顶部固接有支撑板(4),所述支撑板(4)的顶部左右两侧均转动连接有升降螺杆(5),所述升降螺杆(5)的底部贯穿支撑板(4)的底部,且升降螺杆(5)贯穿支撑板(4)的底部的一端与底座板(2)相转接,所述支撑板(4)的顶部中心处嵌合安装有正反转电机(6),所述正反转电机(6)的顶部转轴端头上固接有主传动齿轮(7),所述主传动齿轮(7)的左右两侧均啮合有从传动齿轮(8),且两组从传动齿轮(8)分别固定在两组升降螺杆(5)上;/n所述高温焙烧炉体(1)的顶部设置有盖体(10),所述盖体(10)的左右两侧对称固接有耳座(11),两组所述耳座(11)的顶部均嵌合安装有承载螺纹管(12),且承载螺纹管(12)的底部延伸到耳座(11)的底部,两组所述承载螺纹管(12)分别螺纹连接在两组升降螺杆(5)上,所述盖体(10)的底部左右两侧对称固接有承载板(13),且承载板(13)伸入高温焙烧炉体(1)的内腔底部,两组所述承载板(13)之间自上而下等间距设置有承载机构(9)。/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催化剂高温焙烧炉,包括高温焙烧炉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高温焙烧炉体(1)的底部设置有底座板(2),所述底座板(2)的顶部左右两侧对称固接有支撑柱(3),两组所述支撑柱(3)的顶部固接有支撑板(4),所述支撑板(4)的顶部左右两侧均转动连接有升降螺杆(5),所述升降螺杆(5)的底部贯穿支撑板(4)的底部,且升降螺杆(5)贯穿支撑板(4)的底部的一端与底座板(2)相转接,所述支撑板(4)的顶部中心处嵌合安装有正反转电机(6),所述正反转电机(6)的顶部转轴端头上固接有主传动齿轮(7),所述主传动齿轮(7)的左右两侧均啮合有从传动齿轮(8),且两组从传动齿轮(8)分别固定在两组升降螺杆(5)上;
所述高温焙烧炉体(1)的顶部设置有盖体(10),所述盖体(10)的左右两侧对称固接有耳座(11),两组所述耳座(11)的顶部均嵌合安装有承载螺纹管(12),且承载螺纹管(12)的底部延伸到耳座(11)的底部,两组所述承载螺纹管(12)分别螺纹连接在两组升降螺杆(5)上,所述盖体(10)的底部左右两侧对称固接有承载板(13),且承载板(1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世华,胡深,孙裕苹,
申请(专利权)人:中石化南京催化剂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