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加压汽提塔冷却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298364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26 21:3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加压汽提塔冷却装置,包括箱体,所述箱体内设有循环冷却结构,所述循环冷却结构包括隔板、上层、下层、循环泵、输送管道A、排料管、输送管道B、空腔、凹槽、转动通孔、螺杆、滑动长孔、连接杆、滑动块、电机、搅拌扇叶、制冷管、底腔、连接口、输送泵以及投入管,所述隔板设置在所述箱体内,所述箱体内通过所述隔板分为所述上层与所述下层,所述连接口开在所述底腔内侧壁,所述输送泵连接在所述连接口处,所述投入管设置在所述下层内底面且与所述底腔相连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将原料进行循环冷却,避免出现冷却不均匀的现象,并且投入时采用大面积扩散,使冷却传递更快更均匀。

A cooling device for pressurized stripp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加压汽提塔冷却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汽提塔用设备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加压汽提塔冷却装置。
技术介绍
汽提是用来回收被吸收的溶质、并使吸收剂与溶质分离获得再生的单元操作。同时在某些情况下,汽提还用于去除液体中的轻组分,如炼油工业中常以蒸气为汽提剂将油品种的轻组分脱除。所以汽提可以与吸收联合使用,也可以单独使用。汽提塔的形式可以为板式塔或填料塔。无论何种形式的塔,原料都从塔顶部入塔、底部离塔;解吸剂从塔底部入塔,与液体原料在塔内逆流接触,并于塔顶和被提馏组分一起离塔。与吸收塔相反的是,浓端在塔顶,稀端在塔底,在汽提塔内液相中溶质的平衡分压大于气相中溶质的分压,汽提过程中,需将溶质分子相变为气体,故为吸热过程,所以汽提剂温度一般等于或大于原料温度,否则将降低汽提效果,在夏天原料的整体问题较高,需要进行冷却处理,因此,提出一种循环冷却结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的缺陷,提供一种新的加压汽提塔冷却装置,从而解决上述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针对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加压汽提塔冷却装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加压汽提塔冷却装置,包括箱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内设有循环冷却结构,所述循环冷却结构包括隔板(2)、上层(3)、下层(4)、循环泵(5)、输送管道A(6)、排料管(7)、输送管道B(8)、空腔(9)、凹槽(10)、转动通孔(11)、螺杆(12)、滑动长孔(13)、连接杆(14)、滑动块(15)、电机(16)、搅拌扇叶(17)、制冷管(18)、底腔(19)、连接口(20)、输送泵(21)以及投入管(22),所述隔板(2)设置在所述箱体(1)内,所述箱体(1)内通过所述隔板(2)分为所述上层(3)与所述下层(4),所述循环泵(5)数量为两个且均设置在所述隔板(2)表面,所述输...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加压汽提塔冷却装置,包括箱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内设有循环冷却结构,所述循环冷却结构包括隔板(2)、上层(3)、下层(4)、循环泵(5)、输送管道A(6)、排料管(7)、输送管道B(8)、空腔(9)、凹槽(10)、转动通孔(11)、螺杆(12)、滑动长孔(13)、连接杆(14)、滑动块(15)、电机(16)、搅拌扇叶(17)、制冷管(18)、底腔(19)、连接口(20)、输送泵(21)以及投入管(22),所述隔板(2)设置在所述箱体(1)内,所述箱体(1)内通过所述隔板(2)分为所述上层(3)与所述下层(4),所述循环泵(5)数量为两个且均设置在所述隔板(2)表面,所述输送管道A(6)连接在所述循环泵(5)之间,所述排料管(7)连接在所述输送管道A上且一端位于所述箱体(1)外部,所述输送管道B(8)连接在所述循环泵(5)下端且位于所述下层(4)内,所述空腔(9)开在所述箱体(1)侧壁内,所述凹槽(10)开在所述箱体(1)侧壁,所述转动通孔(11)开在所述凹槽(10)与所述转动通孔(11)之间,所述螺杆(12)活动套装在所述转动通孔(11)内且一端与所述空腔(9)活动连接,所述滑动长孔(13)开在所述空腔(9)内侧壁,所述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燕张志恒刘玉花孙晓英夏芃力袁成才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市汇筑恒升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