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效节能变换凝液汽提脱氨并回收氨的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4154525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15 22:3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效节能变换凝液汽提脱氨并回收氨的系统,属于变换凝液汽提净化技术领域。一种高效节能变换凝液汽提脱氨并回收氨的系统,包括用于输送液氨溶液的氨液流出管线,用于收集液氨溶液的内置搁板,用于变换凝液汽提气向塔顶上升的内置升气帽。氨液流出管线与内置搁板相连,内置升气帽布置于搁板上,保证变换凝液汽提气的上升富集。同时系统设置液位控制器、外工段输送管,提高了系统的安全性,保障了系统在不同工况下的稳定运行。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系统解决了汽提塔塔顶酸性气进行燃烧处理所造成的环境污染、资源浪费及酸性气铵盐结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效节能变换凝液汽提脱氨并回收氨的系统
本技术涉及变换凝液汽提净化
,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高效节能变换凝液汽提脱氨并回收氨的系统。
技术介绍
煤气化过程中,系统产生的微量氨、硫化氢最终富集在变换工艺凝液中,在工艺凝液循环利用之前,必须将其分离出来,否则氨的循环积累不仅造成设备、管道结晶和腐蚀,还影响渣水灰水的絮凝效果。因此工艺凝液汽提成为凝液循环利用的重要过程,而汽提塔的构造及汽提的工艺流程设置成为凝液循环利用的关键。目前,变换凝液汽提工艺主要有单塔汽提和双塔汽提工艺。单塔汽提工艺在一个塔内同时完成二氧化碳和氨的脱除,双塔汽提工艺利用二氧化碳、硫化氢比氨更容易挥发的特点,分别在两个塔内完成二氧化碳与氨的脱除。无论是单塔工艺还是双塔工艺,凝液中汽提出的氨有两个去向,一是在塔底液中送往污水处理装置进行处理;二是在塔顶酸性气中送往硫回收工段进行燃烧。因此无论哪种汽提工艺,通常是将氨作为有害物质进行处理,没有作为一种资源加以回收。鉴于此,我们提出一种高效节能变换凝液汽提脱氨并回收氨的系统。
技术实现思路
<br>1.要解决的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效节能变换凝液汽提脱氨并回收氨的系统,包括塔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塔体(1)内侧靠近其下端的位置固定安装有搁板(2),所述搁板(2)上端中部固定设置有升气筒(3),所述升气筒(3)上方固定连接有升气帽(4),所述搁板(2)一侧开设有氨液流出孔(5),所述氨液流出孔(5)内侧固定套接有直流管(6),所述直流管(6)下端固定连通有氨液流出管线(7),所述氨液流出管线(7)端部通过阀门(8)固定连接有三通(9),所述三通(9)一侧端通过自动调节阀门(10)固定连接有外工段输送管(11),所述三通(9)另一侧端部固定连接有氨液回流管线(12),所述氨液回流管线(12)端部穿过塔体(1)外...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效节能变换凝液汽提脱氨并回收氨的系统,包括塔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塔体(1)内侧靠近其下端的位置固定安装有搁板(2),所述搁板(2)上端中部固定设置有升气筒(3),所述升气筒(3)上方固定连接有升气帽(4),所述搁板(2)一侧开设有氨液流出孔(5),所述氨液流出孔(5)内侧固定套接有直流管(6),所述直流管(6)下端固定连通有氨液流出管线(7),所述氨液流出管线(7)端部通过阀门(8)固定连接有三通(9),所述三通(9)一侧端通过自动调节阀门(10)固定连接有外工段输送管(11),所述三通(9)另一侧端部固定连接有氨液回流管线(12),所述氨液回流管线(12)端部穿过塔体(1)外壁延伸至内部并在其直管段下部开设有多个椭圆孔(13),且所述氨液回流管线(12)上相对塔体(1)外侧的位置还固定安装有自动控制阀门(14),所述塔体(1)外侧相对升气帽(4)的位置安装有液位控制器(15),所述液位控制器(15)上下端均通过连接阀门与塔体(1)内部相连通,且所述液位控制器(15)通过外部程控联锁装置与自动调节阀门(10)以及自动控制阀门(14)电性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节能变换凝液汽提脱氨并回收氨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塔体(1)增设于汽提塔塔顶酸性气冷凝器下部的位置,且所述塔体(1)高度为2500mm,直径为1600mm。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秉臣陈蒙蒙张圣程高建平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晋煤明升达化工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