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辅助制冷系统运行的增压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4297966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26 21:3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辅助制冷系统运行的增压系统,包括第一压缩机,所述第一压缩机的排气端连通有第一排气管,所述第二压缩机的排气端连通有第二排气管,所述第一排气管和第二排气管并联后合流成为第一支管,所述第一支管经三通管件分流为第二支管和第三只支管,所述第二支管上按介质流向依次安装有第一截止阀、第一过滤器、第一伺服阀和第二截止阀,所述第二支管末端进入冷凝器,所述第三支管上按介质流向依次安装有第三截止阀、第二过滤器、第二伺服阀和第四截止阀,所述第三支管末端进入干式油分离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简便的实现小负荷运行中压缩机排气的增压,避免排气压力过低造成末端设备无法运行情况的发生。

A supercharging system for auxiliary refrigeration syste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辅助制冷系统运行的增压系统
本技术涉及制冷
,具体涉及一种辅助制冷系统运行的增压系统。
技术介绍
冷库是指用人工手段创造与室外温度或湿度不同的环境,也是对食品、液体、化工、医药、疫苗、科学试验等物品的恒温恒湿贮藏设备,其制冷系统主要设备包括压缩机、蒸发器、冷凝器和膨胀阀,制冷原理与空调系统制冷类似。在进行冷库制冷系统设计时,通常是按照系统最大的生产能力来设计,但制冷机组在实际的运行过程中,生产负荷较小,即只运行小部分末端冷却设备,大部分末端冷却设备未运行时,尤其是冬季低负荷运行时,往往会造成压缩机排气压力过低,迟迟达不到末端设备需求的工作压力,无法满足末端设备冷却需求,造成末端设备无法正常运行。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辅助制冷系统运行的增压系统,简便地实现低负荷运行中压缩机排气的增压,避免排气压力过低造成末端设备无法正常运行情况的发生,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辅助制冷系统运行的增压系统,包括第一压缩机、第二压缩机和冷凝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压缩机的排气端连接有第一排气管,所述第二压缩机的排气端连接有第二排气管,所述第一排气管和第二排气管并联后成为第一支管,所述第一支管经三通管件分流为第二支管和第三支管,所述第二支管上按介质流向依次安装有第一截止阀、第一过滤器、第一伺服阀和第二截止阀,所述冷凝器连接于第二支管的末端,所述第三支管上按介质流向依次安装有第三截止阀、第二过滤器、第二伺服阀和第四截止阀,所述第三支管末端连接有干式油分离器,所述冷凝器的出口连接有第四支管,所述第四支管上安装有节流阀,所述第四支管末端连接有蒸发器,所述蒸发器的出口端经三通管件分流后分别与第一压缩机和第二压缩机的吸气端相连,所述干式油分离器的出口连接有第五支管,所述第五支管末端与蒸发器相连。其中,所述第一压缩机的吸气端和排气端以及第二压缩机的吸气端和排气端均安装有关断阀。其中,所述第一伺服阀及第二伺服阀均为压控伺服阀,所述第一伺服阀及第二伺服阀的设定值均在0.75MPa-0.85MPa。其中,所述第一过滤器及第二过滤器均为不锈钢过滤器,所述第一过滤器及第二过滤器的网孔直径在1mm-2mm。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中,压缩机排气的一部分接第三支管然后接干式油分离器,另一部分接第二支管然后接冷凝器,第二支管和第三支管上的所有阀门均处于常开状态(其中,第一伺服阀和第二伺服阀在达到设定压力值时开启);在冬季制冷系统运行时,根据制冷系统需求设定第一伺服阀和第二伺服阀的压力值,然后运行一组压缩机,由于融霜系统不运行、第五支管上系统原有的截止阀处于关闭状态,使得制冷剂气体在第一伺服阀和第二伺服阀的前端聚集,使得该处压力不断升高,当压力达到第一伺服阀和第二伺服阀的设定值时,第一伺服阀和第二伺服阀开启,制冷系统开始运行,简便地实现低负荷运行时压缩机排气的增压,避免排气压力过低造成末端设备无法正常运行的情况发生。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系统连接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伺服阀电路图;图3为本技术的第一实施例运行原理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第一实施例第一伺服阀电路图;图5为本技术的第二实施例运行的原理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的第二实施例第一伺服阀电路图。图中:1、第一压缩机;2、第二压缩机;3、冷凝器;4、第一排气管;5、第二排气管;6、第一支管;7、第二支管;8、第三支管;9、第一截止阀;10、第一过滤器;11、第一伺服阀;12、第二截止阀;13、第三截止阀;14、第二过滤器;15、第二伺服阀;16、第四截止阀;17、干式油分离器;18、第四支管;19、节流阀;20、蒸发器;21、第五支管;22、关断阀。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本技术提供了如图1-2所示的一种辅助制冷系统运行的增压系统,包括第一压缩机1、第二压缩机2和冷凝器3,第一压缩机1的排气端连接有第一排气管4,第二压缩机2的排气端连接有第二排气管5,第一排气管4和第二排气管5并联后成为第一支管6,第一支管6经三通管件分流为第二支管7和第三支管8,第二支管7上按介质流向依次安装有第一截止阀9、第一过滤器10、第一伺服阀11和第二截止阀12,冷凝器3连接于第二支管7的末端,第三支管8上按介质流向依次安装有第三截止阀13、第二过滤器14、第二伺服阀15和第四截止阀16,第三支管8末端连接有干式油分离器17,冷凝器3的出口连接有第四支管18,第四支管18上安装有节流阀19,第四支管18末端连接有蒸发器20,蒸发器20的出口端经三通管件分流后分别与第一压缩机1和第二压缩机2的吸气端相连,干式油分离器17的出口连接有第五支管21,第五支管21末端与蒸发器20相连。其中,第一压缩机1的吸气端和排气端以及第二压缩机2的吸气端和排气端均安装有关断阀22,关断阀22方便关断相应的管路,便于实现第一压缩机1或第二压缩机2中其中一组压缩机运行,使得第一压缩机1和第二压缩机2构成互为备用。其中,第一伺服阀11及第二伺服阀15均为压控伺服阀,第一伺服阀11及第二伺服阀15的设定值均在0.75MPa-0.85MPa,便于根据制冷需求设定相应的伺服阀开启压力,方便使用。其中,第一过滤器10及第二过滤器14均为不锈钢过滤器,第一过滤器10及第二过滤器14的网孔直径在1mm-2mm,对杂质进行过滤。实施例1请参阅图3和图4,冬季小负荷运行条件下,设定第一伺服阀11的开启压力为0.75MPa,第一压缩机1运行、第二压缩机2关闭时,第五支管21上的截止阀关闭,第一压缩机1排出的气体顺序经过第一支管6和第二支管7,在第一伺服阀11的阀前聚集,当阀前压力达到第一伺服阀11的设定值0.75MPa时,第一伺服阀11开启,达到0.75MPa压力的制冷剂气体通过第二支管7进入冷凝器3进行冷凝,冷凝后的制冷剂通过第四支管18及安装在第四支管18上的节流阀19后进入蒸发器20进行蒸发,蒸发后的制冷剂由第一压缩机1吸气端吸入,回到第一压缩机1,完成制冷循环。实施例2请参阅图5和图6,冬季小负荷运行条件下,设定第一伺服阀11的开启压力为0.85MPa,第一压缩机1关闭、第二压缩机2运行时,第五支管21上的截止阀关闭,第二压缩机2排出的气体顺序经过第一支管6和第二支管7,在第一伺服阀11的阀前聚集,当阀前压力达到第一伺服阀11的设定值0.85MPa时,第一伺服阀11开启,达到0.85MPa压力的制冷剂气体通过第二支管7进入冷凝器3进行冷凝,冷凝后的制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辅助制冷系统运行的增压系统,包括第一压缩机(1)、第二压缩机(2)和冷凝器(3),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压缩机(1)的排气端连接有第一排气管(4),所述第二压缩机(2)的排气端连接有第二排气管(5),所述第一排气管(4)和第二排气管(5)并联后成为第一支管(6),所述第一支管(6)经三通管件分流为第二支管(7)和第三支管(8),所述第二支管(7)上按介质流向依次安装有第一截止阀(9)、第一过滤器(10)、第一伺服阀(11)和第二截止阀(12),所述冷凝器(3)连接于第二支管(7)的末端,所述第三支管(8)上按介质流向依次安装有第三截止阀(13)、第二过滤器(14)、第二伺服阀(15)和第四截止阀(16),所述第三支管(8)末端连接有干式油分离器(17),所述冷凝器(3)的出口连接有第四支管(18),所述第四支管(18)上安装有节流阀(19),所述第四支管(18)末端连接有蒸发器(20),所述蒸发器(20)的出口端经三通管件分流后分别与第一压缩机(1)和第二压缩机(2)的吸气端相连,所述干式油分离器(17)的出口连接有第五支管(21),所述第五支管(21)末端与蒸发器(20)相连。/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辅助制冷系统运行的增压系统,包括第一压缩机(1)、第二压缩机(2)和冷凝器(3),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压缩机(1)的排气端连接有第一排气管(4),所述第二压缩机(2)的排气端连接有第二排气管(5),所述第一排气管(4)和第二排气管(5)并联后成为第一支管(6),所述第一支管(6)经三通管件分流为第二支管(7)和第三支管(8),所述第二支管(7)上按介质流向依次安装有第一截止阀(9)、第一过滤器(10)、第一伺服阀(11)和第二截止阀(12),所述冷凝器(3)连接于第二支管(7)的末端,所述第三支管(8)上按介质流向依次安装有第三截止阀(13)、第二过滤器(14)、第二伺服阀(15)和第四截止阀(16),所述第三支管(8)末端连接有干式油分离器(17),所述冷凝器(3)的出口连接有第四支管(18),所述第四支管(18)上安装有节流阀(19),所述第四支管(18)末端连接有蒸发器(20),所述蒸发器(2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佳晴刘伟刘佳玮高原马海龙魏鑫建
申请(专利权)人:吉林省冰轮制冷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吉林;2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