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椎扶正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296727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26 21:2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颈椎扶正装置,包括一支架,该支架包括左右对称设置的二竖管、连接二竖管的连杆、分别由二竖管顶部的后侧水平向后延伸的二横杆、以及分别由二横杆后端竖直向下延伸的二扣臂;还包括二弹簧和二拉杆,二所述弹簧分别安装在二所述竖管内,二所述拉杆活动插入到二所述竖管当中,该拉杆的底部向下伸出该竖管,该拉杆底端设有托钩,该弹簧对该拉杆施加向上的弹性拉力。竖管顶部和扣臂顶部之间通过横杆连接,这样,该支架可以挂在椅子的靠背上,使用时,转动拉杆,使左右两侧的托钩朝内托住下巴,在头部重力作用下,弹簧对拉杆的拉力传递到头部,形成对颈椎的牵引力,达到牵引扶正的治疗效果。

Cervical vertebra centraliz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颈椎扶正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颈椎扶正装置。
技术介绍
劲椎病是一种科技文明下的产物,因为常看手机、看电脑导致脖子需要经常在负重下保持弯曲,因此病痛的形成也在慢慢的累积。现代人是很少注意到这些病痛的成因,等到严重时,才想起要到医院去治疗。医院治疗通常是采用牵引椅,即一个头套通过吊带悬挂在半空中,将头部置于头套上,向上提升头套至一定的高度,以刚好托起头部的高度为宜,实现向上的牵引动作,达到扶正颈椎的理疗目的。由于颈椎治疗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因此,患者隔三岔五就要往医院跑,治疗非常不方便,治疗费用也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使用简便的颈椎扶正装置,患者在家中就可以实现治疗目的。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颈椎扶正装置,包括一支架,该支架包括左右对称设置的二竖管、连接二竖管的连杆、分别由二竖管顶部的后侧水平向后延伸的二横杆、以及分别由二横杆后端竖直向下延伸的二扣臂;还包括二弹簧和二拉杆,二所述弹簧分别安装在二所述竖管内,二所述拉杆活动插入到二所述竖管当中,该拉杆的底部向下伸出该竖管,该拉杆底端设有托钩,该拉杆与该托钩组合形成L形状,该弹簧对该拉杆施加向上的弹性拉力。一较佳实施例之中:该竖管内腔底部设有挡环,该拉杆顶端螺接一螺母,该弹簧套在该拉杆上,该弹簧上端顶住该螺母,该弹簧下端顶住该挡环。一较佳实施例之中:该竖管顶端面对应该螺母设有定位凹槽,该螺母设置在该定位凹槽当中。一较佳实施例之中:该拉杆的底部设有台阶面,该弹簧对该拉杆施加向上的弹性拉力使所述台阶面压靠在所述竖管的下端面。一较佳实施例之中:该托钩上套有硅胶套。一较佳实施例之中:该托钩是软性体,该弹簧对该拉杆施加向上的弹性拉力使该托钩的顶面压靠在该竖管的下端面上。一较佳实施例之中:该托钩呈扇形块形状。一较佳实施例之中:二竖管之间的距离是25-35cm,该连杆可伸缩。一较佳实施例之中:该扣臂与该横杆转动铰接在一起。一较佳实施例之中:该横杆的底面设有收容槽,该扣臂可收折在该收容槽内。本技术方案与
技术介绍
相比,它具有如下优点:竖管顶部和扣臂顶部之间通过横杆连接,这样,该支架可以挂在椅子的靠背上,使用时,转动拉杆,使左右两侧的托钩朝内托住下巴,在头部重力作用下,弹簧对拉杆的拉力传递到头部,形成对颈椎的牵引力,达到牵引扶正的治疗效果。该装置挂在椅子靠背上就可以使用,在家里就可以实现牵引扶正治疗,结构简单,操作方便。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图1绘示了本技术颈椎扶正装置的立体分解示意图。图2绘示了图1所示颈椎扶正装置的立体示意图。图3绘示了图1所示颈椎扶正装置的另一立体示意图。图4绘示了图1所示颈椎扶正装置的剖视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请参照图1至图4,颈椎扶正装置,包括一支架10、二弹簧20和二拉杆30。该支架10用于挂在椅背上,或者是扣在床边。该拉杆30用于托住人体的头部。该弹簧20用于拉动该拉杆,对头部形成牵引力。该支架10包括左右对称设置的二竖管12、连接二竖管的连杆14、分别由二竖管顶部的后侧水平向后延伸的二横杆16、以及分别由二横杆后端竖直向下延伸的二扣臂18。二所述弹簧20分别安装在二所述竖管12内。二所述拉杆30活动插入到二所述竖管12当中,该拉杆30的底部向下伸出该竖管12,该拉杆30底端设有托钩40,该托钩40与该拉杆30垂直,结合在一起呈L形状。该弹簧20对该拉杆30施加向上的弹性拉力。该托钩40基本上是水平设置,优先呈扇形块形状,可以更佳方便托住下巴。该托钩40与该拉杆30可以是一体成型的结构,也可以是两件部件连接在一起的结构。该托钩40与该拉杆30一体成型时,该托钩40上套有硅胶套,提高舒适感,并且,该拉杆30的底部设有台阶面32,该弹簧20对该拉杆30施加向上的弹力使所述台阶面32压靠在所述竖管12的下端面。该托钩40与该拉杆30是两件部件连接在一起的结构时,该托钩40是软性体,该弹簧20对该拉杆30施加向上的弹力使该托钩40的顶面压靠在该竖管12的下端面上。该竖管12内腔底部设有挡环121,该拉杆30顶端螺接一螺母50,该弹簧20套在该拉杆30上,该弹簧20上端顶住该螺母50,该弹簧20下端顶住该挡环121。该竖管12顶端面对应该螺母设有定位凹槽122,该螺母50设置在该定位凹槽122当中,用手可以拧动该螺母50,从而调节弹簧20的伸缩程度,实现的牵引力的调整。二竖管12之间的距离是25-35cm,适用大部分脸形的人群。优选地,该连杆14可伸缩,这样,在不使用时,可以收折支架10,缩小体积,也可以适当地调整二竖管12之间的距离,满足不同脸形的人群使用。优选地,该扣臂18与该横杆16转动铰接在一起,二者之间通过转轴进行连接,这样,向外转动该扣臂18,就可以将该横杆16直接勾在床边上,人躺在床上,也可以利用该装置进行扶正理疗。进一步,该横杆16的底面设有收容槽162,该扣臂18可收折在该收容槽162内,减小体积。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较佳实施例而已,故不能依此限定本技术实施的范围,即依本技术专利范围及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等效变化与修饰,皆应仍属本技术涵盖的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颈椎扶正装置,包括一支架,其特征在于:该支架包括左右对称设置的二竖管、连接二竖管的连杆、分别由二竖管顶部的后侧水平向后延伸的二横杆、以及分别由二横杆后端竖直向下延伸的二扣臂;还包括二弹簧和二拉杆,二所述弹簧分别安装在二所述竖管内,二所述拉杆活动插入到二所述竖管当中,该拉杆的底部向下伸出该竖管,该拉杆底端设有托钩,该拉杆与该托钩组合形成L形状,该弹簧对该拉杆施加向上的弹性拉力。/n

【技术特征摘要】
1.颈椎扶正装置,包括一支架,其特征在于:该支架包括左右对称设置的二竖管、连接二竖管的连杆、分别由二竖管顶部的后侧水平向后延伸的二横杆、以及分别由二横杆后端竖直向下延伸的二扣臂;还包括二弹簧和二拉杆,二所述弹簧分别安装在二所述竖管内,二所述拉杆活动插入到二所述竖管当中,该拉杆的底部向下伸出该竖管,该拉杆底端设有托钩,该拉杆与该托钩组合形成L形状,该弹簧对该拉杆施加向上的弹性拉力。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颈椎扶正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竖管内腔底部设有挡环,该拉杆顶端螺接一螺母,该弹簧套在该拉杆上,该弹簧上端顶住该螺母,该弹簧下端顶住该挡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颈椎扶正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竖管顶端面对应该螺母设有定位凹槽,该螺母设置在该定位凹槽当中。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颈椎扶正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拉杆的底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骆发堂盛大庆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聚芯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