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风叶,包括转盘和若干个叶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叶片向下凸设在转盘的下端面上并环绕转盘的边缘周向间隔设置,各叶片沿着转盘的旋转方向倾斜设置,相邻两个叶片之间形成能使通过的气流旋转的出风口,所述转盘的下端面与各叶片之间形成供气流进入的入风口。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还公开了具有上述风叶的空气炸锅。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优化气流的流动路径,有效实现气流循环,进而能提高空气炸锅的烹饪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风叶及具有该风叶的空气炸锅
本技术属于厨房电器
,具体涉及一种风叶及具有该风叶的空气炸锅。
技术介绍
油炸食品如薯条、炸鸡翅等因口感酥脆、香气扑鼻而受到人们喜爱,但油炸食品所含热量与脂肪较高,与目前人们的健康生活理念相悖;且油在高温下反复使用会产生一种致癌物质,对人的身体是非常有害的。空气炸锅通过高速热空气循环技术对食物进行炸制,能满足人们对油炸食品的口感需求的同时,由于其无需使用油,产生的气味、蒸汽少,还能满足人们的健康需求,具有较好的市场前景。传统的空气炸锅中,高速热空气循环技术主要通过空气炸锅的内部结构、热风装置实现,热风装置一般包括有发热管及旋转的风叶,风叶的结构关系到出风量、出风速度及热空气的循环路径等,进而会对空气炸锅的烹饪效率产生影响,故而风叶的结构设计在整个装置中至关重要。为此,专利号为201820001542.4的技术专利《一种空气炸锅的风叶》(授权公告号为CN208002674U)公开了一种空气炸锅的风叶,包括风叶本体,风叶本体包括固定座以及围绕固定座设置的若干风叶板,若干个风叶板的表面均设有朝向一致的叶片,叶片与风叶板之间形成夹角a,夹角a的角度范围为160土5度,确保风叶转动时,可以产生较高的风速;相邻风叶板之间形成夹角b,夹角b的角度范围为88土5度,确保风产生的风量。使得该专利可以提高风叶使用时的送风量,使得空气炸锅的烹饪更为高效。但是,除了风量和风速外,风叶的进风路径及出风路径也尤为重要,影响到热空气的循环路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第一个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现状,提供一种能有效实现中间进风,外侧出风的风叶。本技术所要解决的第二个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现状,提供一种具有上述风叶的空气炸锅。本技术解决上述第一个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风叶,包括转盘和若干个叶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叶片向下凸设在转盘的下端面上并环绕转盘的边缘周向间隔设置,各叶片沿着转盘的旋转方向倾斜设置,相邻两个叶片之间形成能使通过的气流旋转的出风口,所述转盘的下端面与各叶片之间形成供气流进入的入风口。为提高入风口的进风效率及出风口的出风效率,还包括有导风圈,该导风圈与各叶片的下端部相连。导风圈还能提高风叶的结构强度,提高结构稳定性。优选的是,所述各叶片与转盘的径向呈20~80度倾斜设置。所述叶片的数量优选为至少10片。为提高转盘的强度,作为改进,所述转盘的端面上设有加强筋。所述叶片与转盘优选为一体连接件。本技术解决上述第二个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空气炸锅,包括机座;设置在机座内的锅体;设置在机座内的驱动机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如上所述的风叶,驱动机构的输出端与该风叶相连以驱动风叶转动。作为改进,还包括有加热件,所述加热件设于所述入风口的下方。以作为产生热风的风叶形成热风循环。为防止油烟粘附在加热件上而影响加热效率,还包括有用于过滤油烟的油烟过滤组件,所述油烟过滤组件设于所述加热件的下方。最后,为进一步优化热风循环路径,还包括有设于锅体内的烤盘,所述烤盘上设有供气流从烤盘的外边缘流向中部的导流通道,所述风叶的入风口位于所述烤盘中部的上方。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在于:通过将若干个叶片间隔设置在转盘下端面的边缘上,且各叶片沿着转盘的旋转方向倾斜设置形成侧面的出风口,而转盘的下端面与叶片之间形成入风口,使得风叶转动时,会在风叶内部形成负压,从而形成一个从中间的入风口吸风后从侧面的出风口甩出的风道,进而能优化气流的流动路径,有效实现气流循环。且本技术结构简单,便于实施。具有本技术的风叶的空气炸锅能提高烹饪效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中热风风叶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中热风风叶的俯视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中烤盘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中烤盘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中烤盘上热空气流向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中油烟过滤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实施例中油烟过滤组件的立体分解图;图8为本技术实施例中空气炸锅的结构示意图;图9为本技术实施例中烤盘立放在空气炸锅上的结构示意图;图10为本技术实施例中电机架的结构示意图;图11为本技术实施例中空气炸锅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省略外壳);图12为本技术实施例中空气炸锅再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省略外壳);图13为本技术实施例中锅盖的结构示意图;图14为本技术实施例中锅盖的立体分解图;图15为本技术实施例中上反射板的部分结构示意图;图16为本技术实施例中锅盖打开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图17为本技术实施例中锅盖盖合状态下的外部结构示意图;图18为本技术实施例中锅盖盖合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图19为本技术实施例中微动开关打开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图20为本技术实施例中微动开关闭合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本技术的风叶主要应用于空气炸锅中,以实现热风循环。为更直观地体现出本技术的风叶在空气炸锅中的安装结构及功能,本实施例结合空气炸锅的整体结构进行阐述说明,具体如下:如图1~20所示,为本申请的空气炸锅的一个优选实施例,该空气炸锅包括有机座;设置在机座内的锅体10;设置在锅体10内的烤盘20。机座可以为一体式结构,也可以为具有基座和锅盖的分体式结构。本实施例中,机座为具有基座30和锅盖40的分体式结构,锅盖40的后侧铰接在基座30上能实现转动开合,上述锅体10设置在基座30内。具体如下:如图13、14、16、18所示,上述锅盖40包括有具有第一进风口41A的外壳41;设置在外壳41内的上反射板42;对应第一进风口41A设于上反射板42的上方的冷风风叶43;设于上反射板42的下方的热风风叶44(即为本技术中的风叶);设于上反射板42的上方的驱动电机45,其输出轴依次穿过冷风风叶43、上反射板42后与热风风叶44相连;设于热风风叶44的下方的加热件46和电机架47。上述热风风叶44、加热件46和驱动电机45组成能产生热风的热风装置,冷风风叶43和驱动电机45组成能产生冷风的冷风装置。本实施例中,为提高热风循环效率,还包括有下反射板48,该下反射板48与上反射板42相连并设于热风风叶44和加热件46(本实施例中加热件46选用加热管)之间,该下反射板48上开设有与热风风叶44的入风口44A相对的通孔480。下反射板48与上反射板42的连接结构为:下反射板48的侧壁上通过至少三片连接片481与上反射板42相连,连接片481的两端均通过螺钉与上、下反射板相连;本实施例中连接片481有四片,并沿着下反射板48的侧壁周向间隔分布。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风叶,包括转盘和若干个叶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叶片向下凸设在转盘的下端面上并环绕转盘的边缘周向间隔设置,各叶片沿着转盘的旋转方向倾斜设置,相邻两个叶片之间形成能使通过的气流旋转的出风口,所述转盘的下端面与各叶片之间形成供气流进入的入风口。/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风叶,包括转盘和若干个叶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叶片向下凸设在转盘的下端面上并环绕转盘的边缘周向间隔设置,各叶片沿着转盘的旋转方向倾斜设置,相邻两个叶片之间形成能使通过的气流旋转的出风口,所述转盘的下端面与各叶片之间形成供气流进入的入风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导风圈,该导风圈与各叶片的下端部相连。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叶,其特征在于:所述各叶片与转盘的径向呈20~80度倾斜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叶,其特征在于:所述叶片的数量为至少10片。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叶,其特征在于:所述转盘的端面上设有加强筋。
6.根据权利要求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鑫,李斌,牛军营,张西洋,
申请(专利权)人:慈溪市悦达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