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活动伸缩的包袋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293846 阅读:4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26 20: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一种可活动伸缩的包袋,属于手提包技术领域,包括第一包身和包带,第一包身为一筒体,第一包身的两侧连续且并列设置多个固定环,包带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均可活动贯穿固定环,第一包身的底部设置有第二包身,第二包身的顶部和第一包身的底部可拆卸连接,第二包身的外侧设置有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通过摁扣连接,包带的长度可根据背戴方式进行调节,由于固定环和包带间的相互滑动,第一包身的形状也可改变,可整体弯曲伸缩,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内结构简单,因此节省了材料,进而节约了成本,同时也增加了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趣味性,避免消费者产生审美疲劳。

A flexible ba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活动伸缩的包袋
本技术属于手提包
,尤其涉及一种可活动伸缩的包袋。
技术介绍
随着社会物质文化的丰富发展,人们拥有了更多的个性化需求,对生活用品的追求也不断的提高,手提包(有时也称手袋、手包或包袋等)已经成为人们特别是女士们出行的必备物品之一,现在大部分女生都拥有许多不同款式的包袋,方便外出时选择携带,目前,市面上的包袋各式各样,大多包袋包内的结构复杂,包身外形结构却死板、单一,既浪费了材料增加成本又缺乏趣味性。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背景中的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活动伸缩的包袋。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可活动伸缩的包袋,包括第一包身和包带,所述第一包身为一筒体,第一包身的两侧均连续且并列设置有多个固定环,所述固定环的轴线方向和第一包身的轴线方向相互平行,所述包带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所述第一端部和所述第二端部均可活动贯穿固定环,第一包身的底部设置有第二包身,所述第二包身的底部设置有开口,第二包身内部通过开口和外界相通,第二包身的顶部和第一包身的底部可拆卸连接,第二包身的外侧设置有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分别可活动贯穿第一通孔以及第二通孔,第一端部设置有摁扣子扣,第二端部设置有和摁扣子扣相互匹配的摁扣母扣,第一端部通过摁扣子扣和摁扣母扣的配合与第二端部连接。为了增加第一包身和第二包身连接以及拆卸的便利性,可采取的第一种实施方式,所述第一包身的底部周边设置有第一拉链链带,第二包身的顶部设置有和第一拉链链带相互匹配的第二拉链链带,第一包身通过第一拉链链带和所述第二拉链链带的配合与第二包身相互连接。为了增加第一包身和第二包身连接以及拆卸的便利性,可采取的第二种实施方式,所述第一包身的底部周边设置有魔术贴子贴,第二包身的顶部设置有魔术贴母贴,第一包身通过魔术贴子贴和魔术贴母贴的配合与第二包身相互连接。为了增加本技术包带的强度,所述包带设置有加强绳,所述加强绳螺旋缠绕于包带的外表面,加强绳的材质为聚酰胺。为了增加本技术第二包身的结构稳定型,进而增加支撑第一包身的稳定性,所述第二包身的底部周边边缘设置有凸环。为了增加本技术第一包身的结构稳定性,使其放置时能适应多种造型,所述第一包身包括第一面层、第二面层和第三面层,所述第一面层设置于第一包身的内侧,所述第二面层设置于第一包身的外侧,所述第二面层设置于第一面层和第三面层之间。为了增加本技术第一包身的防水性能以及耐磨性,所述第一面层表面均匀设置有聚氨酯,第三面层的表面均匀设置有热塑性聚氨酯。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有:本技术的一种可活动伸缩的包袋包括第一包身和包带,第一包身为一筒体,通过在第一包身的两侧连续且并列设置多个固定环,固定环的轴线方向和第一包身的轴线方向相互平行,包带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均可活动贯穿固定环,第一包身的底部设置有第二包身,第二包身的底部设置有开口,第二包身内部通过开口和外界相通,第二包身的顶部和第一包身的底部可拆卸连接,第二包身的外侧设置有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分别可活动贯穿第一通孔以及第二通孔,第一端部设置有摁扣子扣,第二端部设置有和摁扣子扣相互匹配的摁扣母扣,第一端部通过摁扣子扣和摁扣母扣的配合与第二端部连接,包带的长度可根据背戴方式进行调节,由于固定环和包带间的相互滑动,第一包身的形状也可改变,可整体弯曲伸缩,综上所述,本技术包内结构简单,因此节省了材料,进而节约了成本,同时也增加了本技术的趣味性,避免消费者产生审美疲劳。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俯视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第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第二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第一面层、第二面层和第三面层连接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包带的结构示意图。附图中标记:1、第一包身;2、包带;3、固定环;4、第一端部;5、第二端部;6、第二包身;7、开口;8、第一通孔;9、第二通孔;10、摁扣子扣;11、摁扣母扣;12、第一拉链链带;13、第二拉链链带;14、魔术贴子贴;15、魔术贴母贴;16、加强绳;17、凸环;18、第一面层;19、第二面层;20、第三面层;21、聚氨酯;22、热塑性聚氨酯。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更加明白,结合以下实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参照附图,本技术的一种可活动伸缩的包袋,包括第一包身1和包带2,所述第一包身1为一筒体,第一包身1的两侧均连续且并列设置有多个固定环3,所述固定环3的轴线方向和第一包身1的轴线方向相互平行,所述包带2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端部4和第二端部5,所述第一端部4和所述第二端部5均可活动贯穿固定环3,第一包身1的底部设置有第二包身6,所述第二包身6的底部设置有开口7,第二包身6内部通过开口7和外界相通,第二包身6的顶部和第一包身1的底部可拆卸连接,第二包身6的外侧设置有第一通孔8和第二通孔9,第一端部4和第二端部5分别可活动贯穿第一通孔8以及第二通孔9,第一端部4设置有摁扣子扣10,第二端部5设置有和摁扣子扣10相互匹配的摁扣母扣11,第一端部4通过摁扣子扣10和摁扣母扣11的配合与第二端部5连接,第一端部4的摁扣子扣10设置有多组,将第二端部5的摁扣母扣11和第一端部4上不同的摁扣子扣10进行连接,可实现对本技术包带2长度的调节,第一包身1可随意弯曲而且不影响包带2,第二包身6和第一包身1可拆卸连接,增加了第一包身1和第二包身6连接以及拆卸的便利性。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包身1的底部周边设置有第一拉链链带12,第二包身6的顶部设置有和第一拉链链带12相互匹配的第二拉链链带13,第一包身1通过第一拉链链带12和所述第二拉链链带13的配合与第二包身6相互连接,通过拉链连接第一包身1和第二包身6增加了第一包身1和第二包身6连接的稳定性。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包身1的底部周边设置有魔术贴子贴14,第二包身6的顶部设置有魔术贴母贴15,第一包身1通过魔术贴子贴14和魔术贴母贴15的配合与第二包身6相互连接,通过魔术贴连接第一包身1和第二包身6,增加了第一包身1和第二包身6连接以及拆卸的便利性。进一步的,所述包带2设置有加强绳16,所述加强绳16螺旋缠绕于包带2的外表面,加强绳16的材质为聚酰胺,能有效增加本技术包带2的强度,有效延长本技术的使用寿命。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包身6的底部周边边缘设置有凸环17,凸环17增加了第二包身6的结构稳定性,同时也增加了第二包身6同放置面间的接触面积,进而增加了本技术摆放的稳定性。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包身1包括第一面层18、第二面层19和第三面层20,所述第一面层18设置于第一包身1的内侧,所述第二面层19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活动伸缩的包袋,包括第一包身(1)和包带(2),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包身(1)为一筒体,第一包身(1)的两侧均连续且并列设置有多个固定环(3),所述固定环(3)的轴线方向和第一包身(1)的轴线方向相互平行,所述包带(2)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端部(4)和第二端部(5),所述第一端部(4)和所述第二端部(5)均可活动贯穿固定环(3),第一包身(1)的底部设置有第二包身(6),所述第二包身(6)的底部设置有开口(7),第二包身(6)内部通过开口(7)和外界相通,第二包身(6)的顶部和第一包身(1)的底部可拆卸连接,第二包身(6)的外侧设置有第一通孔(8)和第二通孔(9),第一端部(4)和第二端部(5)分别可活动贯穿第一通孔(8)以及第二通孔(9),第一端部(4)设置有摁扣子扣(10),第二端部(5)设置有和摁扣子扣(10)相互匹配的摁扣母扣(11),第一端部(4)通过摁扣子扣(10)和摁扣母扣(11)的配合与第二端部(5)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活动伸缩的包袋,包括第一包身(1)和包带(2),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包身(1)为一筒体,第一包身(1)的两侧均连续且并列设置有多个固定环(3),所述固定环(3)的轴线方向和第一包身(1)的轴线方向相互平行,所述包带(2)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端部(4)和第二端部(5),所述第一端部(4)和所述第二端部(5)均可活动贯穿固定环(3),第一包身(1)的底部设置有第二包身(6),所述第二包身(6)的底部设置有开口(7),第二包身(6)内部通过开口(7)和外界相通,第二包身(6)的顶部和第一包身(1)的底部可拆卸连接,第二包身(6)的外侧设置有第一通孔(8)和第二通孔(9),第一端部(4)和第二端部(5)分别可活动贯穿第一通孔(8)以及第二通孔(9),第一端部(4)设置有摁扣子扣(10),第二端部(5)设置有和摁扣子扣(10)相互匹配的摁扣母扣(11),第一端部(4)通过摁扣子扣(10)和摁扣母扣(11)的配合与第二端部(5)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活动伸缩的包袋,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包身(1)的底部周边设置有第一拉链链带(12),第二包身(6)的顶部设置有和第一拉链链带(12)相互匹配的第二拉链链带(13),第一包身(1)通过第一拉链链带(12)和所述第二拉链链带(13)的配合...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淼李雪梅范思宇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服装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