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能源电动汽车液冷充电插座用液冷线缆的冷却方式
本专利技术涉及用于电动汽车充电
,尤其是涉及一种新能源电动汽车液冷充电插座用液冷线缆的冷却方式。
技术介绍
新能源电动汽车因其无尾气排放,不污染环境而得到快速发展。目前制约新能源电动汽车发展的主要因素有两个:一是电池续航能力短;二是充电用时长。以电动公交车充电为例,目前使用的最大功率的充电桩是中功率直流充电桩,它的充电电压是直流750伏,输出的最大充电电流是直流250A,理论上给电动公交车充电,充满电动公交车的电池至少需要2~3个小时。但是由于电动汽车上的充电插座通常安装在车身外壳上,而电池则是放置在车体内,由两根70平方毫米的干式电缆连接插座和电池组。由于干式电缆走线空间狭小,散热差,用户反馈的信息是:当电流达到250A时,由于导电插孔、软体导线产生的的热不能很好地散去,而造成电缆温度过高。为了避免电缆因过热而造成事故,实际的充电电流通常控制在180A以下,造成电动公交车的实际充电时间要比理论充电时间更长。专利申请号为CN201810249723.3的专利,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能源电动汽车液冷充电插座用液冷线缆的冷却方式,其特征是:包括设置在电动汽车充电插座内的DC+、DC-两个液冷插孔(1):所述液冷插孔(1)设有连通腔(1.1);/n还包括与电池组DC+、DC-极柱连接的两个液冷电极(2):所述液冷电极(2)设有用于冷却液出入的进液口(2.1)、出液口(2.2);/n以及,分别连接在DC+液冷插孔(1)与DC+液冷电极(2)、DC-液冷插孔(1)与DC-液冷电极(2)之间的两根液冷线缆(3);所述液冷线缆(3)包括用于导电的软体导线(3.3),用于冷却液冷电缆的冷却液内通道(3.1)及冷却液外通道(3.2);所述冷却液内通道(3.1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能源电动汽车液冷充电插座用液冷线缆的冷却方式,其特征是:包括设置在电动汽车充电插座内的DC+、DC-两个液冷插孔(1):所述液冷插孔(1)设有连通腔(1.1);
还包括与电池组DC+、DC-极柱连接的两个液冷电极(2):所述液冷电极(2)设有用于冷却液出入的进液口(2.1)、出液口(2.2);
以及,分别连接在DC+液冷插孔(1)与DC+液冷电极(2)、DC-液冷插孔(1)与DC-液冷电极(2)之间的两根液冷线缆(3);所述液冷线缆(3)包括用于导电的软体导线(3.3),用于冷却液冷电缆的冷却液内通道(3.1)及冷却液外通道(3.2);所述冷却液内通道(3.1)、冷却液外通道(3.2)与液冷电极(2)连接的一端,分别与进液口(2.1)、出液口(2.2)连通,与液冷插孔(1)连接的一端,与连通腔(1.1)连通。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能源电动汽车液冷充电插座用液冷线缆的冷却方式,其特征是:所述液冷线缆(3)包括绝缘套管(3.5),软体导线(3.3)贯穿于绝缘套管(3.5)之内,绝缘套管(3.5)与软体导线(3.3)之间的空腔为冷却液外通道(3.2),所述冷却液外通道(3.2)与液冷电极(2)连接的一端,与出液口(2.2)连通,与液冷插孔(1)连接的一端,与连通腔(1.1)连通;所述软体导线(3.3)为中空软体导线,内部贯穿设置有冷却液内管(3.4),冷却液内管(3.4)的内空腔为冷却液内通道(3.1),所述冷却液内通道(3.1)与液冷电极(2)连接的一端,与进液口(2.1)连通,与液冷插孔(1)连接的一端,与连通腔(1.1)连通。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能源电动汽车液冷充电插座用液冷线缆的冷却方式,其特征是:所述液冷插孔(1)为轴状,一端为与充电枪端子对应插接的插孔端(1.2),另一端为与液冷线缆(3)连接的连接端(1.3),在连接端(1.3)的端面设有连通腔(1.1),在连通腔(1.1)的内壁上半圆压接有软体导线(3.3),在连接端(1.3)的外圆柱面上套接有绝缘套管(3.5)。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新能源电动汽车液冷充电插座用液冷线缆的冷却方式,其特征是:所述连通腔(1.1)向插孔端(1.2)延伸,且封闭于插孔端(1.2)插孔的外壁内。
5.如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一种新能源电动汽车液冷充电插座用液冷线缆的冷却方式,其特征是:所述连通腔(1.1)内设有环形分流套(1.11),环形分流套(1.11)将连通腔(1.1)分成内、外层两个空腔,其中,内层空腔(1.12)与冷却液内通道(3.1)连通,外层空腔(1.13)与冷却液外通道(3.2)连通,内层空腔(1.12)、外层空腔(1.13)在连通腔(1.1)靠近插孔端(1.2)处连通。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新能源电动汽车液冷充电插座用液冷线缆的冷却方式,其特征是:所述内层空腔(1.12)在靠近连接端(1.3)密封连接有插孔导管(1.4),插孔导管(1.4)的外径小于连通腔(1.1)的内径,插孔导管(1.4)向外伸出连接端(1.3),且与冷却液内管(3.4)插接。
7.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能源电动汽车液冷充电插座用液冷线缆的冷却方式,其特征是:所述液冷电极(2)由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臧昊哲,杨国星,臧重庆,张艳丽,
申请(专利权)人:洛阳正奇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南;4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