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挂式侧深施肥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290862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26 20:3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后挂式侧深施肥机,包括控制器、驱动马达、测速器,以及若干自动施肥机构;每一自动施肥机构均包括肥料存储箱、下料管和排料滚轮;下料管与竖直方向倾斜设置,上端与肥料存储箱连接,下端指向耕地待施肥区域;下料管内靠近上端位置设有排料滚轮;排料滚轮的侧面圆周上环绕均布有若干用于暂存肥料的排料槽;测速器设置于靠近耕地的支架的下方,用于测量施肥机的移动速度;控制器根据移动速度控制驱动马达和排料滚轮的转速;当排料滚轮旋转时,籍由排料槽将肥料从排料滚轮的上方运动至下方。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籍由测速器检测挂载机械移动距离,根据插秧速度自动的调节投放肥料,提高侧深施肥法的效率和精确度,提高肥料的利用率。

Rear mounted side deep fertilizer applicato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后挂式侧深施肥机
本技术涉及农用施肥设备制造
,特别涉及后挂式侧深施肥机。
技术介绍
在现有的技术中个,水稻的施肥通常是在插秧后,由人工再次撒肥的方式施肥。在实际应用中,这种施肥方式投放的肥料只能落在秧田表面溶在水中。而由于水体的流动不但会对环境造成污染,而且还使肥料利用率降低,用量不能精准控制;导致因撒肥肥料撒落区域不确定,秧苗生长不均匀,影响最终产量。相对的,侧深施肥法,是一种同时实现提高肥料利用率以及确保初期生长的出色的技术。侧深施肥法要比常规施肥法位置精准,肥料用量能减少20%程度的基肥,而且,侧深施肥机能把准确的量、施在需要的位置,所以不会产生施肥不均匀、能实现稳定的生长。但是,侧深施肥法需要人工在插秧的同时在秧苗的侧面进行精确的肥料投放,人工成本较高,且容错率低,如果施肥时肥料投放点与秧苗距离太近,极易导致秧苗施肥过渡的情况发生。因此,如何提高侧深施肥法的效率和精确度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一直有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技术提供后挂式侧深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后挂式侧深施肥机,以后挂方式连接于挂载机械之后;其特征在于:包括控制器、驱动马达(5)、测速器(4),以及若干沿所述挂载机械行进方向的法向并排设置的自动施肥机构;/n每一所述自动施肥机构均包括肥料存储箱(1)、下料管(2)和排料滚轮(3);/n所述肥料存储箱(1)均用于暂存肥料;/n所述下料管(2)倾斜设置,上端与所述肥料存储箱(1)连接,下端指向耕地待施肥区域;/n所述下料管(2)内靠近上端位置设有所述排料滚轮(3),所述排料滚轮(3)的旋转轴与水平方向平行,并籍由所述驱动马达(5)驱动;/n所述排料滚轮(3)的侧面圆周上环绕均布有若干用于暂存所述肥料的排料槽;/n所述测速器(4)设置于...

【技术特征摘要】
1.后挂式侧深施肥机,以后挂方式连接于挂载机械之后;其特征在于:包括控制器、驱动马达(5)、测速器(4),以及若干沿所述挂载机械行进方向的法向并排设置的自动施肥机构;
每一所述自动施肥机构均包括肥料存储箱(1)、下料管(2)和排料滚轮(3);
所述肥料存储箱(1)均用于暂存肥料;
所述下料管(2)倾斜设置,上端与所述肥料存储箱(1)连接,下端指向耕地待施肥区域;
所述下料管(2)内靠近上端位置设有所述排料滚轮(3),所述排料滚轮(3)的旋转轴与水平方向平行,并籍由所述驱动马达(5)驱动;
所述排料滚轮(3)的侧面圆周上环绕均布有若干用于暂存所述肥料的排料槽;
所述测速器(4)设置于靠近耕地的支架的下方,用于测量所述挂载机械的移动速度,并将测得的所述移动速度传送给所述控制器;
所述控制器根据所述移动速度控制所述驱动马达(5)和所述排料滚轮(3)的转速;
当所述排料滚轮(3)旋转时,籍由若干所述排料槽将所述肥料从所述排料滚轮(3)的上方运动至下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后挂式侧深施肥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马达(5)和所述排料滚轮(3)之间设有离合器(9);
所述离合器(9)包括主动齿轮(91)、离合齿轮(92)、控制杆(93)、主动齿轮复位弹簧(94)、过渡齿轮(96),以及与所述排料滚轮(3)驱动轴(31)连接的从动齿轮(97);
所述离合齿轮(92)呈管状,设置于所述驱动马达(5)的动力输出轴(51)与所述主动齿轮(91)的内孔之间,并与所述动力输出轴(51)固定;
所述离合齿轮(92)上设有花键槽法兰(921),所述花键槽法兰(921)朝向所述主动齿轮(91)的环形面设有多个花键槽;
所述主动齿轮(91)一端带有法兰结构,套于所述离合齿轮(92)的管状部分,朝向所述花键槽法兰(921)的一端设有与多个所述花键槽相配的多个端面花键,另一端设有所述主动齿轮复位弹簧(94);
所述主动齿轮复位弹簧(94)的一端固定于所述离合器(9)的外壳,另一端从外顶住所述离合齿轮(92)端部的所述法兰结构;
所述控制杆(93)竖直设置,包括中部的转动轴和两端与所述转动轴垂直的摆动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海亮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矢崎机械贸易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