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农业机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农作物施肥量可调的施肥机,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现有施肥机在对不同的农作物进行施肥时,不能根据农作物所需施肥量进行调节,增大了农民的劳动强度,降低了施肥机的实用性的问题,包括撑板、支撑腿、蓄料箱、输送通道和施肥壳,支撑板的底端焊接设置有支撑腿,所述支撑板的上端设置有蓄料箱,蓄料箱的上端开设通孔设置进料管,第二电机带动连接杆和活动挡板的转动,使活动挡板在落料管的下侧转动,使活动挡板的位置移动后,相应的可以对落料管出料的空间进行控制盒调节,实现了利用第二电机带动连接杆和活动挡板的运转,实现了对落料管出料的空间,节省了进行施肥过程中的施肥量。
A fertilizer applicator with adjustable amount of fertilizer applied to crop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农作物施肥量可调的施肥机
本专利技术涉及农业机械
,尤其涉及一种农作物施肥量可调的施肥机。
技术介绍
农业是利用动植物的生长发育规律,通过人工培育来获得产品的产业。农业属于第一产业,研究农业的科学是农学。农业的劳动对象是有生命的动植物,获得的产品是动植物本身。农业是提供支撑国民经济建设与发展的基础产业。农民在对农作物进行施肥时,需要使用到施肥机,但是现有施肥机在对不同的农作物进行施肥时,不能根据农作物所需施肥量进行调节,不方便农民使用,增大了农民的劳动强度,降低了施肥机的实用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现有施肥机在对不同的农作物进行施肥时,不能根据农作物所需施肥量进行调节,增大了农民的劳动强度,降低了施肥机的实用性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农作物施肥量可调的施肥机。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农作物施肥量可调的施肥机,包括支撑板、支撑腿、蓄料箱、输送通道和施肥壳,所述支撑板的底端焊接设置有支撑腿,所述支撑板的上端设置有蓄料箱,所述蓄料箱的上端开设通孔设置进料管,所述蓄料箱的内部通过第一电机连接有第一搅拌杆,所述第一搅拌杆上螺纹连接有第二搅拌杆和转动杆,所述蓄料箱的底端侧壁开设通孔设置有输送通道,且输送通道的一端延伸至施肥壳内,所述施肥壳靠近所述输送通道的内壁通过螺钉固定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的底端侧壁开设有螺纹孔,且螺纹孔的内部螺纹连接有落料管,所述落料管的底端接触设置有活动挡板,所述施肥壳靠近所述安装板的内壁通过螺钉固定有固定板。优选的,所述固定板上壁开设有弧形通孔,且所述固定板靠近弧形通道的上壁设置有第二电机,第二电机的输出端外壁通过联轴器连接有承接块。优选的,所述承接块的外壁焊接设置有四个连接杆,且连接杆的一端均通过螺钉固定在活动挡板上,活动挡板设置在落料管的下侧。优选的,所述施肥壳的上壁开设有通孔,且通孔的内部插接设置有输送通道,所述施肥壳的底端侧壁开设有出料孔。优选的,所述蓄料箱靠近所述进料管的上壁设置有第一电机,且第一电机的输出端通过联轴器连接有第一搅拌杆,第一搅拌杆的外壁设置有外螺纹,第一搅拌杆的外壁螺纹连接有第二搅拌杆。优选的,所述第一搅拌杆靠近所述第二搅拌杆的一端螺纹连接有转动杆,且转动杆的一端置于输送通道内。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专利技术,通过支撑板、蓄料箱、输送通道、施肥壳、落料管和转动杆等结构的设置,第一搅拌杆和第二搅拌杆转动,对蓄料箱内的肥料进行搅拌使其发生持续运动,避免在施肥过程中,肥料在蓄料箱内发生堆积无法下料的情况,转动杆被第一电机带动在输送通道内做圆周运动,避免肥料在下料过程发生堵塞现象,保证肥料从蓄料箱内下料至施肥壳中的顺畅性。2、本专利技术,通过支撑板、蓄料箱、输送通道、施肥壳、落料管和转动杆等结构的设置,第二电机带动连接杆和活动挡板的转动,使活动挡板在落料管的下侧转动,使活动挡板的位置移动后,相应的可以对落料管出料的空间进行控制盒调节,实现了利用第二电机带动连接杆和活动挡板的运转,实现了对落料管出料的空间,节省了进行施肥过程中的施肥量。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结构简单操作方便,适用性强,提高了施肥机对农作物施肥过程中的使用性能。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农作物施肥量可调的施肥机的前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农作物施肥量可调的施肥机的蓄料箱连接结构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农作物施肥量可调的施肥机的施肥壳内部连接结构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农作物施肥量可调的施肥机的施肥壳内部连接结构的仰视结构示意图。图中:1支撑板、2蓄料箱、3进料管、4第一电机、5第一搅拌杆、6第二搅拌杆、7转动杆、8输送通道、9施肥壳、10活动挡板、11连接杆、12固定板、13第二电机、14承接块、15落料管、16安装板、17支撑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实施例:参照图1-4,一种农作物施肥量可调的施肥机,支撑板1的底端焊接设置有支撑腿17,并且设置了四个支撑腿17,在支撑腿17的底均设置了滚轮,利用滚轮可以推动施肥机向前移动,蓄料箱2的上端开设通孔设置进料管3,通过进料管3可以向蓄料箱2内添加肥料,对肥料进行施肥前的存储,保证了利用施肥机对农作物进行施肥的过程中肥料的充足性。蓄料箱2的内部通过第一电机4连接有第一搅拌杆5,第一搅拌杆5上螺纹连接有第二搅拌杆6和转动杆7,即在蓄料箱2靠近进料管3的上壁设置有第一电机4,且第一电机4的输出端通过联轴器连接有第一搅拌杆5,第一搅拌杆5的外壁设置有外螺纹,第一搅拌杆5的外壁螺纹连接有第二搅拌杆6,第一搅拌杆5靠近第二搅拌杆6的一端螺纹连接有转动杆7,且转动杆7的一端置于输送通道8内。在利用施肥机对农作物进行施肥过程中,在肥料从蓄料箱2内通过输送通道8落入施肥壳9中的过程中,因肥料被存储堆积在蓄料箱2内,因此在施肥过程中,需要将第一电机4启动,使第一电机4带动第一搅拌杆5、第二搅拌杆6和转动杆7的同时转动,使第一搅拌杆5做横向圆周转动,对蓄料箱2内的肥料起到横向搅拌的作用,使第二搅拌杆6也做横向转动,可以对肥料起到竖直方向和横向方向的同时搅拌,对蓄料箱2内的肥料进行搅拌使其发生持续运动,避免在施肥过程中,肥料在蓄料箱2内发生堆积无法下料的情况,转动杆7被第一电机4带动在输送通道8内做圆周运动,避免肥料在下料过程发生堵塞现象,保证肥料从蓄料箱2内下料至施肥壳9中的顺畅性。支撑板1的上端设置有蓄料箱2,蓄料箱2的底端侧壁开设通孔设置有输送通道8,且输送通道8的一端延伸至施肥壳9内,即在施肥壳9的上壁开设有通孔,且通孔的内部插接设置有输送通道8,施肥壳9的底端侧壁开设有出料孔施肥壳9靠近输送通道8的内壁通过螺钉固定有安装板16,安装板16的底端侧壁开设有螺纹孔,且螺纹孔的内部螺纹连接有落料管15,落料管15的底端接触设置有活动挡板10,施肥壳9靠近安装板16的内壁通过螺钉固定有固定板12,固定板12上壁开设有弧形通孔,且固定板12靠近弧形通道的上壁设置有第二电机13,第二电机13的输出端外壁通过联轴器连接有承接块14,承接块14的外壁焊接设置有四个连接杆11,且连接杆11的一端均通过螺钉固定在活动挡板10上,活动挡板10设置在落料管15的下侧。当蓄料箱2内的肥料通过输送通道8落入施肥壳9内时,将首先落入在安装板16上,并通过安装板16上连接的落料管15,使肥料继续下落,并通过固定板12上开设的弧形状的通孔,落入在地面上,完成利用施肥机在滚轮的带动下的施肥操作,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且施肥机的适用性强,提高了施肥机的使用性能;并且在落料管15的下侧接触设置了活动挡板10,活动挡板10通过连接杆11和承接块14,与第二电机13固定连接,当需要对农作物施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农作物施肥量可调的施肥机,包括支撑板(1)、支撑腿(17)、蓄料箱(2)、输送通道(8)和施肥壳(9),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1)的底端焊接设置有支撑腿(17),所述支撑板(1)的上端设置有蓄料箱(2),所述蓄料箱(2)的上端开设通孔设置进料管(3),所述蓄料箱(2)的内部通过第一电机(4)连接有第一搅拌杆(5),所述第一搅拌杆(5)上螺纹连接有第二搅拌杆(6)和转动杆(7),所述蓄料箱(2)的底端侧壁开设通孔设置有输送通道(8),且输送通道(8)的一端延伸至施肥壳(9)内,所述施肥壳(9)靠近所述输送通道(8)的内壁通过螺钉固定有安装板(16),所述安装板(16)的底端侧壁开设有螺纹孔,且螺纹孔的内部螺纹连接有落料管(15),所述落料管(15)的底端接触设置有活动挡板(10),所述施肥壳(9)靠近所述安装板(16)的内壁通过螺钉固定有固定板(12)。/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农作物施肥量可调的施肥机,包括支撑板(1)、支撑腿(17)、蓄料箱(2)、输送通道(8)和施肥壳(9),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1)的底端焊接设置有支撑腿(17),所述支撑板(1)的上端设置有蓄料箱(2),所述蓄料箱(2)的上端开设通孔设置进料管(3),所述蓄料箱(2)的内部通过第一电机(4)连接有第一搅拌杆(5),所述第一搅拌杆(5)上螺纹连接有第二搅拌杆(6)和转动杆(7),所述蓄料箱(2)的底端侧壁开设通孔设置有输送通道(8),且输送通道(8)的一端延伸至施肥壳(9)内,所述施肥壳(9)靠近所述输送通道(8)的内壁通过螺钉固定有安装板(16),所述安装板(16)的底端侧壁开设有螺纹孔,且螺纹孔的内部螺纹连接有落料管(15),所述落料管(15)的底端接触设置有活动挡板(10),所述施肥壳(9)靠近所述安装板(16)的内壁通过螺钉固定有固定板(1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农作物施肥量可调的施肥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板(12)上壁开设有弧形通孔,且所述固定板(12)靠近弧形通道的上壁设置有第二电机(13),第二电机(13)的输出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武锐,陈乾,
申请(专利权)人:陕西安格锐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陕西;6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