壳体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289458 阅读:6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26 19:57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壳体组件,壳体组件用于可拆卸的承载具有显示功能的主机,壳体组件包括前壳、后壳、功能组件,前壳连接于后壳,前壳与后壳形成收容空间,部分收容空间用于收容功能组件,前壳具有第一开口,第一开口连通收容空间,后壳具有第二开口,第二开口连通收容空间,第二开口与第一开口至少部分正对,功能组件设置于远离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的收容空间内。本申请提供的壳体组件通过前壳与后壳形成收容空间,收容空间用于收容功能组件和主机。因设置有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从而可以利用前壳与后壳上的贯穿孔来实现取出(或装入)主机。也可以将前壳与后壳设置为可拆卸的连接,通过拆卸前壳与后壳两者中的任意一个来实现取出(或装入)主机。

Housing a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壳体组件
本申请涉及电子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壳体组件。
技术介绍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各厂商研发的具有多种功能的电子设备越来越受人们欢迎。相关技术中,电子设备上具有显示功能的主体(简称主机)与承载主机的本体通常制作为一体。然而,这种设计形式,使得主机和本体不易拆分开,当两者中任意一个损坏后,需要消耗更多的时间和财力对其维修,进而给用户带来了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壳体组件,所述壳体组件可以可拆卸的承载具有显示功能的主机。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壳体组件,所述壳体组件用于可拆卸的承载具有显示功能的主机,所述壳体组件包括前壳、后壳、及功能组件,所述前壳连接于所述后壳,所述前壳与所述后壳形成收容空间,部分所述收容空间用于收容所述功能组件,所述前壳具有第一开口,所述第一开口连通所述收容空间,所述后壳具有第二开口,所述第二开口连通所述收容空间,且所述第二开口与所述第一开口至少部分正对,所述功能组件设置于远离所述第一开口和所述第二开口的所述收容空间内。本申请提供的壳体组件通过前壳和后壳的相互配合,以形成收容空间,所述收容空间用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壳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组件用于可拆卸的承载具有显示功能的主机,所述壳体组件包括前壳、后壳、及功能组件,所述前壳连接于所述后壳,所述前壳与所述后壳形成收容空间,部分所述收容空间用于收容所述功能组件,所述前壳具有第一开口,所述第一开口连通所述收容空间,所述后壳具有第二开口,所述第二开口连通所述收容空间,且所述第二开口与所述第一开口至少部分正对,所述功能组件设置于远离所述第一开口和所述第二开口的所述收容空间内。/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壳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组件用于可拆卸的承载具有显示功能的主机,所述壳体组件包括前壳、后壳、及功能组件,所述前壳连接于所述后壳,所述前壳与所述后壳形成收容空间,部分所述收容空间用于收容所述功能组件,所述前壳具有第一开口,所述第一开口连通所述收容空间,所述后壳具有第二开口,所述第二开口连通所述收容空间,且所述第二开口与所述第一开口至少部分正对,所述功能组件设置于远离所述第一开口和所述第二开口的所述收容空间内。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壳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壳与所述后壳可拆卸连接,所述前壳包括第一壳体、及连接于所述第一壳体周缘的第一配合部,所述后壳包括第二壳体、及连接于所述第二壳体周缘的第二配合部,所述前壳与所述后壳通过第一配合与所述第二配合部配合连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壳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配合部的数量为多个,所述多个第一配合部间隔设置于所述第一壳体的周缘;所述第二配合部的数量为多个,所述多个第二配合部间隔设置于所述第二壳体的周缘。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壳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配合部上具有凹槽,所述第二配合部至少部分设置于所述凹槽内。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壳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壳体的周缘具有功能槽,所述第一壳体的周缘在所述功能槽所在区域的正投影至少部分落入功能槽所在的区域范围内;
和/或,所述第一壳体的周缘具有功能槽,所述第二壳体的周缘在所述功能槽所在区域的正投影至少部分落入功能槽所在的区域范围内。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庆龙罗刚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五洲无线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