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微波、热风冲击和面火组合的快速烹饪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288629 阅读:6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26 19:3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微波、热风冲击和面火组合的快速烹饪装置,包括机架及内腔,所述的内腔内部设置有食物盛放架,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微波发射组件及热风冲击组件,所述的热风冲击组件包括驱动电机及热风通道,通过驱动电机驱动热风实现热风在特定的热风通道中形成热风环流。本发明专利技术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通过微波发射组件及热风冲击组件的混合加热方式进行加热,通过驱动电机驱动热风实现热风在特定的热风通道中形成热风环流。实现热风及微波双重加热特性。并可配合面火加热装置,实现微波、热风冲击和面火三种烹饪方式的组合,面火加热组件的作用在于在食物的一侧,一方面可进行二次加热工序,另一方面可调节面火烘烤功能,实现食物的爽脆口感。

A fast cooking device combining microwave, hot blast and surface fir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微波、热风冲击和面火组合的快速烹饪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烹饪装置
,尤其涉及一种微波、热风冲击和面火组合的快速烹饪装置。
技术介绍
在厨房设备中,比较常见的一种烹饪技术是热对流,通过将食物设置在热对流风环境下,从而实现对食物的加热处理。然而,传统的热风对流加热技术,其风道通常为烹饪设备单侧出风,且其风力柔和,在烹饪内膛循环,其目的是令到烹饪内膛温度更加均匀,但传统的热风循环,因其风道轨迹的乱流特性,其热风仅作用在食物表面,难以达到食物深度;且其烹饪内膛风道轨迹为涡流,与食物表面相切,将食物表面的水分带走,食物烹饪后变干、变柴。为了克服上述问题,现有技术开发了微波加热技术,通过促进食物分子之间的摩擦,从而从内至外产生出均匀的热量,但于此同时,食物水分子剧烈摩擦生热导致水分流失严重,食物变干,极大影响食品口感。另外,无论是热对流风环境及微波加热技术,为了防止热量流失,一般都在密闭的环境下进行,特别是微波加热技术,由于微波的发射将影响使用人的身体健康,造成环境污染,因此必须密闭隔离。在密闭情况下,油及食物分子将扩散,导致密闭环境产生异味,多次操作后将影响食物,危害身体健康。
技术实现思路
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微波、热风冲击和面火组合的快速烹饪装置。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的解决方案是:一种微波、热风冲击和面火组合的快速烹饪装置,包括机架及内腔,所述的内腔内部设置有食物盛放架,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微波发射组件及热风冲击组件,所述的热风冲击组件包括驱动电机及热风通道,通过驱动电机驱动热风实现热风在特定的热风通道中形成热风环流。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之一,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微波发射组件包括磁控管、磁控管激励腔,所述的微波发射组件设置在食物架的上部,所述的磁控管激励腔出口垂直于食物盛放架;所述的磁控管设置在磁控管激励腔的上部或侧部;所述的微波发射组件也可包括微波搅拌器。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之一,其特征在于,包括面火加热组件,所述的面火加热组件包括面火发热管以及设置在面火发热管与食物食物架之间的面火发热通道。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之一,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面火发热组件设置在食物盛放架的上部。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之一,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面火发热组件设置在食物盛放架的下部。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之一,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热风冲击组件由电机、风轮、发热管、风道、冲孔板及回风口构成,所述的电机固定在所述机架上,所述的风轮与电机连接;所述的发热管设置在风道中部;所述的回风口设置在风道的尾部,并与风轮的进风口连接;通过电机驱动下形成具有动力的风,并经过风道到达食物盛放架,并进入回风口,构成热风回路。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之一,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热风回路为单热风回路,所述的风道设置在食物盛放架的上方或下方。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之一,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热风回路为双热风回路,所述的风道有两条,分别设置在食物盛放架的上方及下方。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之一,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风道内部设置有油烟过滤网及催化组件,所述的催化组件内部设有催化酶。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之一,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微波发射组件包括一个以上的磁控管、微波搅拌器,所述的磁控管设置在食物盛放架的上部;所述的热风回路为双热风回路,所述的风道有两条,分别设置在食物盛放架的左侧及右侧。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之一,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食物盛放架下部连接有旋转马达及支撑杆;下方热风回路经食物盛放架的下部并从食物的侧部冲击后进入回风口。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之一,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食物盛放架位于两条风道之间;下方热风回路经食物盛放架的下部,并分别从食物的底部及侧部进入内腔,后循环至回风口。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专利技术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通过微波发射组件及热风冲击组件的混合加热方式进行加热,通过驱动电机驱动热风实现热风在特定的热风通道中形成热风环流。实现热风及微波双重加热特性。(2)微波发射组件中的磁控管设置在磁控管激励腔的上部或侧部。该磁控管的位置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置,可根据装置组件需求实现空间优化。(3)装置可加入面火加热组件,实现微波、热风冲击和面火三种烹饪方式的组合,面火加热组件的作用在于在食物的一侧,一方面可进行二次加热工序,另一方面可调节面火烘烤功能,实现食物的爽脆口感。(4)本专利技术通过热风风道的设计,通过高速热风垂直冲击食物表面,解决传统循环热风烹饪和单一微波烹饪的不足的:首先整个风道是一个保温良好的、密闭通道,空气在发热腔被加热到高温后,通过涡轮风扇,将热风强力推出,热风通过本设计的风道垂直冲入烹饪腔体内,垂直作用于食物。这样能快速将食物表面形成致密层,保持水分不流失;同时,通过微波的作用,快速烹饪食物。热风在通过回风口时,被催化酶净化,重新进入循环风道。(5)热风回路可根据需要在装置内部进行增设,设置位置可在装置内腔的上部、下部,或分别在上下部均设置热风回路,以有效实现多层热风循环回路,提升加热稳定性。(6)食物盛放架可根据实际需要设置为固定式、可拆卸式或可旋转式结构,可旋转式结构可进一步保证食物多面受热均匀,提高烹饪效果。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说明。显然,所描述的附图只是本专利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设计方案和附图。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微波、上热风冲击及下部面火快速烹饪装置的侧视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微波、下热风冲击及上部面火快速烹饪装置的侧视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微波、上下热风冲击组合快速烹饪装置的侧视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的微波、上热风冲击及下热风对流组合快速烹饪装置的侧视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的微波、侧方热风冲击组合快速烹饪装置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将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构思、具体结构及产生的技术效果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以充分地理解本专利技术的目的、特征和效果。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只是本专利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其他实施例,均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另外,文中所提到的所有联接/连接关系,并非单指构件直接相接,而是指可根据具体实施情况,通过添加或减少联接辅件,来组成更优的联接结构。本专利技术创造中的各个技术特征,在不互相矛盾冲突的前提下可以交互组合。实施例1:参照图1,一种微波、热风冲击和面火组合的快速烹饪装置,具体为含微波、上热风冲击及下部面火快速烹饪装置,包括机架1、内腔2及食物盛放架3。微波发射组件:微波发射组件设置在食品盛放架3的上部,主要包括磁控管51及磁控管激励腔52,磁控管激励腔52出口垂直于食物盛放架3,磁控管51设置在磁控管激励腔52的上部;本实施例并无设置微波搅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微波、热风冲击和面火组合的快速烹饪装置,包括机架(1)及内腔(2),所述的内腔(2)内部设置有食物盛放架(3),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微波发射组件及热风冲击组件,所述的热风冲击组件包括驱动电机及热风通道,通过驱动电机驱动热风实现热风在特定的热风通道中形成热风环流。/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微波、热风冲击和面火组合的快速烹饪装置,包括机架(1)及内腔(2),所述的内腔(2)内部设置有食物盛放架(3),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微波发射组件及热风冲击组件,所述的热风冲击组件包括驱动电机及热风通道,通过驱动电机驱动热风实现热风在特定的热风通道中形成热风环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波、热风冲击和面火组合的快速烹饪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微波发射组件包括磁控管(51)、磁控管激励腔(52),所述的微波发射组件设置在食物架的上部,所述的磁控管激励腔(52)出口垂直于食物盛放架(3);所述的磁控管(51)设置在磁控管激励腔(52)的上部或侧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任意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微波、热风冲击和面火组合的快速烹饪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面火加热组件,所述的面火加热组件包括面火发热管(41)以及设置在面火发热管(41)与食物食物架(3)之间的面火发热通道(42)。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微波、热风冲击和面火组合的快速烹饪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面火发热组件设置在食物盛放架(3)的上部或下部。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微波、热风冲击和面火组合的快速烹饪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热风冲击组件由电机(61)、风轮(62)、发热管(63)、风道(64)、冲孔板(65)及回风口(66)构成,所述的电机(61)固定在所述机架(1)上,所述的风轮(62)与电机(61)连接;所述的发热管(63)设置在风道(64)中部;所述的回风口(66)设置在风道(64)的尾部,并与风轮(62)的进风口连接;通过电机(61)驱动下形成具有动力的风,并经过风道(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辉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极效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