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含腈类化合物为原料制备胺类化合物的方法
本申请涉及一种以腈类化合物为原料制备胺类化合物的方法,详细地涉及一种临氨条件下,用于腈类化合物为原料制备胺类化合物的反应过程及产物分离提纯的方法,属于化工材料制备
技术介绍
胺(包括一级、二级、三级胺基)广泛存在于自然界的各种生理活性天然产物中,如生物碱、激素、抗生素和蛋白质等。有机胺化合物是广泛应用的大宗化学品,也是许多化学品的重要原料和中间体,作为精细化学品也应用于医药、农药、乳化剂及增塑剂等的生产过程。因此,胺基不但是现代药物的关键活性基团,胺基类化合物同时也是有机合成化学中的重要中间体和配体。胺的合成方法有很多,其中大多数是由氨基酸脱羧生成的。工业制备胺类的方法多是由氨与醇或卤代烷反应制得,产物为各级胺的混合物,分馏后得到纯品。由醛、酮在氨存在下催化还原也可得到相应的胺。工业上也常由硝基化合物、腈、酰胺或含氮杂环化合物催化还原制取胺类化合物。腈类化合物还原制备胺是一种非常重要和常用的方法。目前,应用于氰基化合物催化还原过程的催化剂主要包括阮尼镍、阮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含腈类化合物为原料制备胺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n在临氨条件下,将含氰类化合物的原料进行催化加氢,获得的产物进行分离提纯,得到胺以及进行循环使用的液氨和/或氨水。/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含腈类化合物为原料制备胺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在临氨条件下,将含氰类化合物的原料进行催化加氢,获得的产物进行分离提纯,得到胺以及进行循环使用的液氨和/或氨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分离提纯包括:
(1)将待处理的产物进行气液分离,获得气相混合物和液相混合物;
(2)将所述气相混合物和液相混合物通过脱氨,分离得到液氨和氢气循环使用;
优选地,所述脱氨的压力为0.1~3.0MPa;
优选地,所述脱氨在精馏塔中进行。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分离提纯还包括:
(3)步骤(2)中所述脱氨分离得到的其他物质进行氨汽提处理,分离得到氨和水,进行氨回收,分离获得的液氨进行循环使用;
优选地,所述氨汽提的压力为0.1~3.0MPa;
优选地,所述氨汽提在精馏塔中进行。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分离提纯还包括:
(4)步骤(3)中进行氨回收,分离得到的其他物质进行精馏处理,获得产物胺以及未反应的含腈类化合物;
所述含氰类化合物进行循环使用;
优选地,所述氨回收的压力为0.1~3.0MPa;
优选地,所述氨回收在精馏塔中进行。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分离提纯包括:
反应产物经过气液分离器、用于脱氨的精馏塔、用于汽提的精馏塔和用于氨回收的精馏塔进行分离提纯,分离后的氨水或液氨循环使用;
优选地,所述的分离提纯包括:反应产物进入气液分离器,闪蒸出气相混合产物和液相混合产物;气相混合产物和液相混合产物进入用于脱氨的精馏塔,分离出的液氨和氢气可循环使用,其余部分混合物进入用于氨汽提的精馏塔;混合物在用于氨汽提的精馏塔中分离出氨和水,从塔顶流出进入用于氨回收的精馏塔,进一步分离出液氨进行循环使用;其余产物从用于氨汽提的精馏塔底部出料,经后续精馏,得到最终产品胺;其中,未反应的含腈类化合物循环使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催化加氢的条件包括:
温度为50~200℃,压力为3.0~30.0MPa,氨与含氰类化合物的摩尔比为1.0:20.0~80.0:1.0;
优选地,所述原料经过预热;
优选地,所述催化加氢在气-液-固三相反应器中进行;
优选地,所述催化加氢催化剂为负载型催化剂;
优选地,所述催化剂包括活性组分和载体;
所述活性组分包括活性金属元素;所述活性金属元素包括M和Re;M选自Ni、Co、Cu中的至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严丽,马雷,丁云杰,程显波,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辽宁;2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