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景明军专利>正文

一种管材自动捆扎打包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287247 阅读:6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26 18:5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管材打包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管材自动捆扎打包装置,其包括输送机构和设置于输送机构输出端的打包机构,打包机构包括:第一底座中部设置有第一转动轴;承载组件沿第一转动轴的圆周阵列设置,该承载组件对应输送机构的位置为接料工位,其沿第一转动轴的转动方向对应的位置依次为接料工位、打包工位、出料工位以及放置工位;成型组件位于放置工位的上方;输送组件设置于成型组件的一侧;打包组件位于打包工位的上方;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成型组件将钢丝提前压制成U型,再通过第一转动轴的转动,依次在接料工位接取一定数量的管材后,打包工位通过打包组件自动处对钢丝进行旋紧捆扎,实现了管材连续式自动捆扎,减轻了人工劳动力。

An automatic binding and packing device for pipe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管材自动捆扎打包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管材打包设备
,具体为一种管材自动捆扎打包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公知的用来包装塑料管材时所使用的打包机只有一个简单的捆包功能,而需要打包的管材需要人工按一定数量进行整体码放并送入打包机进行分段捆包,不能在管材生产同时在线操作,搬运、计数和码放工作量很大,费时、费力,打包周期长,捆包间距人工控制误差大,占用工作面积较大,生产成本居高不下。在申请号为CN201720603836.X的技术专利中公开了一种塑料管自动捆扎机,其结构包括第一落管气缸、第一工件管材、第二工件管材、第二落管气缸、推管气缸、计数传感器、穿带轨道动臂、穿带轨道固定臂、打包带托盘、穿带轨道闭合气缸、打包带、自动捆扎机、收集管支架、翻出支臂、翻出气缸。但是,该专利技术在实际应用过程中,采用的是还是传统的自动捆扎机,通过熔融或者包扣的形式,通过熔融的形式来捆扎管材,热能可能会对管材产生破坏,通过包扣的形式,由于采用塑料带的形式,在搬运过程中会对塑料带产生一定的磨损,而且塑料带的强度低,从而影响捆扎牢固性。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以上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管材自动捆扎打包装置,其通过成型组件将钢丝提前压制成U型,再通过第一转动轴的转动,依次在接料工位接取一定数量的管材后,再在打包工位通过打包组件自动处对钢丝进行旋紧捆扎,解决了传统采用塑料带人工进行打包捆扎的技术问题,实现了管材连续式自动捆扎,减轻了人工劳动力。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管材自动捆扎打包装置,其包括输送机构和设置于所述输送机构输出端的打包机构,所述打包机构包括:第一底座,所述第一底座中部设置有第一转动轴,该第一转动轴间隔转动;承载组件,所述承载组件沿所述第一转动轴的圆周阵列设置,该承载组件对应所述输送机构的位置为接料工位,其沿所述第一转动轴的转动方向对应的位置依次为接料工位、打包工位、出料工位以及放置工位;成型组件,所述成型组件位于放置工位的上方,其将钢丝压制成型后放入对应位置的所述承载组件内;输送组件,所述输送组件设置于所述成型组件的一侧,其间断输送钢丝给所述成型组件;以及打包组件,所述打包组件位于打包工位的上方,其通过将钢丝旋紧对管材进行打包。作为改进,所述承载组件包括:底板,所述底板沿所述第一底座的圆周内表面滑动设置,该底板远离所述第一转动轴的一端设置有球形凸块;固定板,两个所述固定板对称设置于所述底板的两侧,该固定板沿其高度方向开设有第一凹槽,该第一凹槽沿所述固定板的长度方向阵列设置;第一挡板,所述第一挡板设置于所述底板上,其位于两个所述固定板之间,且其连接两个所述固定板,该第一挡板位于所述固定板靠近所述第一转动轴的一侧;滑动单元,所述滑动单元与所述固定板一一对应设置,且其沿所述固定板的宽度方向可滑动设置;以及联动单元,两个所述联动单元分别设置于所述固定板的两侧,且其与所述滑动单元一一对应设置,该联动单元带动所述滑动单元滑动。作为改进,所述第一底座沿其圆周内表面开设有球形凹槽,所述球形凸块沿所述球形凹槽的轨迹滑动设置于所述球形凹槽内,且其外形与所述球形凹槽的外形相适配。作为改进,所述滑动单元包括:第二底座,所述第二底座沿所述固定板的高度方向设置于所述固定板的上部,该第二底座沿其高度方向开设有与所述第一凹槽配合设置的第二凹槽,该第二凹槽与所述第一凹槽一一对应设置;以及第一齿条,所述第一齿条设置于所述固定板的外侧,且其与所述第二底座连接设置。作为改进,所述联动单元包括:第三底座,所述第三底座与所述固定板连接设置;第二转动轴,所述第二转动轴转动设置于所述第三底座上;第一齿轮,所述第一齿轮设置于所述第二转动轴的上端部,且其与所述第一齿条啮合设置;以及第二齿轮,所述第二齿轮设置于所述第二转动轴的下端部。作为改进,所述第一底座上分别设置有与两侧的所述第二齿轮啮合设置的第一啮齿区间和第二啮合区间。作为改进,所述打包组件包括:第四底座,所述第四底座设置于所述第一底座上,其位于打包工位的上方,该第四底座上方开设有与所述第二凹槽配合设置的第三凹槽,所述第四底座的侧边开设有轨道;滑动块,所述滑动块沿所述轨道的轨迹方向可滑动设置,且其通过弹簧与所述第四底座连接设置;连杆,所述连杆与所述滑动块连接设置,其跟随所述滑动块同步滑动,该连杆与所述固定板可抵触设置;第三转动轴,所述第三转动轴与所述第三凹槽一一对应设置,其沿所述第三凹槽的轨迹方向运动,该第三转动轴转动设置于所述滑动块上,其跟随所述滑动块同步滑动;U型板,所述U型板设置于所述第三转动轴的下端部,其与所述第三转动轴一一对应设置,且其跟随所述第三转动轴同步转动;以及第三齿轮,所述第三齿轮设置于所述第三转动轴的上端部,其跟随所述第三转动轴同步转动;以及第二齿条,所述第二齿条设置于所述第四底座的上部,且其与所述第三齿轮可啮合设置。作为改进,所述成型组件包括:第五底座,所述第五底座设置于所述第一底座上;第一气缸,所述第一气缸设置于所述第五底座上;第一推板,所述第一推板由所述第一气缸推动;成型件,所述成型件设置于所述第一推板的下部,其与所述第一凹槽一一对应且配合设置,该成型件可滑动设置于所述第一凹槽内,且其端部与所述第一凹槽之间存在容纳钢丝的容纳空间,所述成型件两侧沿其高度方向开设有第四凹槽;以及第二挡板,所述第二挡板分别设置于所述成型件的两侧,且其沿所述第四凹槽的长度方向可滑动设置于所述第四凹槽内,该第二挡板的长度与两个所述固定板之间的距离相等。作为改进,所述输送组件沿所述成型件的长度方向将钢丝输送至两个所述第二挡板之间,使得钢丝架设于两个所述固定板上。作为改进,还包括第一送纸机构和第二送纸机构,所述第一送纸机构设置于所述第一底座的一侧,其指向放置工位,该第一送纸机构给放置工位处的所述承载组件内间隔输送纸张;所述第二送纸机构设置于所述第一底座上,其位于接料工位的上方,该第二送纸机构给接料工位处的所述承载组件内间隔输送纸张。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1)本专利技术通过成型组件将钢丝提前压制成U型,再通过第一转动轴的转动,依次在接料工位接取一定数量的管材后,再在打包工位通过打包组件自动处对钢丝进行旋紧捆扎,实现了管材连续式自动捆扎,减轻了人工劳动力;(2)本专利技术通过采用钢丝代替传统的塑料带捆扎,提高捆扎材料的刚性,从而提高捆扎的牢固性,防止在搬运过程中松散;(3)本专利技术通过输送组件间断输送一定长度的钢丝至两个第二挡板之间,使得钢丝架设在两个固定板上,再由成型件对钢丝进行压制成型,使得钢丝形成U形形状,在U形区间内接取管材后进行打包,无需人工进行钢丝的穿设,减轻了人工劳动力;(4)本专利技术通过转动轴的转动使得不同的承载组件在不同的工位上同时进行不同的工序,实现连续式管材打包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管材自动捆扎打包装置,其包括输送机构(1)和设置于所述输送机构(1)输出端的打包机构(2),其特征在于,所述打包机构(2)包括:/n第一底座(21),所述第一底座(21)中部设置有第一转动轴(211),该第一转动轴(211)间隔转动;/n承载组件(22),所述承载组件(22)沿所述第一转动轴(211)的圆周阵列设置,该承载组件(22)对应所述输送机构(1)的位置为接料工位,其沿所述第一转动轴(211)的转动方向对应的位置依次为接料工位、打包工位、出料工位以及放置工位;/n成型组件(23),所述成型组件(23)位于放置工位的上方,其将钢丝压制成型后放入对应位置的所述承载组件(22)内;/n输送组件(24),所述输送组件(24)设置于所述成型组件(23)的一侧,其间断输送钢丝给所述成型组件(23);以及/n打包组件(25),所述打包组件(25)位于打包工位的上方,其通过将钢丝旋紧对管材进行打包。/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管材自动捆扎打包装置,其包括输送机构(1)和设置于所述输送机构(1)输出端的打包机构(2),其特征在于,所述打包机构(2)包括:
第一底座(21),所述第一底座(21)中部设置有第一转动轴(211),该第一转动轴(211)间隔转动;
承载组件(22),所述承载组件(22)沿所述第一转动轴(211)的圆周阵列设置,该承载组件(22)对应所述输送机构(1)的位置为接料工位,其沿所述第一转动轴(211)的转动方向对应的位置依次为接料工位、打包工位、出料工位以及放置工位;
成型组件(23),所述成型组件(23)位于放置工位的上方,其将钢丝压制成型后放入对应位置的所述承载组件(22)内;
输送组件(24),所述输送组件(24)设置于所述成型组件(23)的一侧,其间断输送钢丝给所述成型组件(23);以及
打包组件(25),所述打包组件(25)位于打包工位的上方,其通过将钢丝旋紧对管材进行打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管材自动捆扎打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组件(22)包括:
底板(221),所述底板(221)沿所述第一底座(21)的圆周内表面滑动设置,该底板(221)远离所述第一转动轴(211)的一端设置有球形凸块(2211);
固定板(222),两个所述固定板(222)对称设置于所述底板(221)的两侧,该固定板(222)沿其高度方向开设有第一凹槽(2221),该第一凹槽(2221)沿所述固定板(222)的长度方向阵列设置;
第一挡板(223),所述第一挡板(223)设置于所述底板(221)上,其位于两个所述固定板(222)之间,且其连接两个所述固定板(222),该第一挡板(223)位于所述固定板(222)靠近所述第一转动轴(211)的一侧;
滑动单元(224),所述滑动单元(224)与所述固定板(222)一一对应设置,且其沿所述固定板(222)的宽度方向可滑动设置;以及
联动单元(225),两个所述联动单元(225)分别设置于所述固定板(222)的两侧,且其与所述滑动单元(224)一一对应设置,该联动单元(225)带动所述滑动单元(224)滑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管材自动捆扎打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底座(21)沿其圆周内表面开设有球形凹槽(212),所述球形凸块(2211)沿所述球形凹槽(212)的轨迹滑动设置于所述球形凹槽(212)内,且其外形与所述球形凹槽(212)的外形相适配。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管材自动捆扎打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单元(224)包括:
第二底座(2241),所述第二底座(2241)沿所述固定板(222)的高度方向设置于所述固定板(222)的上部,该第二底座(2241)沿其高度方向开设有与所述第一凹槽(2221)配合设置的第二凹槽(22411),该第二凹槽(22411)与所述第一凹槽(2221)一一对应设置;以及
第一齿条(2242),所述第一齿条(2242)设置于所述固定板(222)的外侧,且其与所述第二底座(2241)连接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管材自动捆扎打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联动单元(225)包括:
第三底座(2251),所述第三底座(2251)与所述固定板(222)连接设置;
第二转动轴(2252),所述第二转动轴(2252)转动设置于所述第三底座(2251)上;
第一齿轮(2253),所述第一齿轮(2253)设置于所述第二转动轴(2252)的上端部,且其与所述第一齿条(2242)啮合设置;以及
第二齿轮(2254),所述第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景明军
申请(专利权)人:景明军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