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内覆板部件的支架和车身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287175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26 18:5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内覆板部件(20)的支架(10),内覆板部件尤其是用于覆盖机动车的乘员空间,所述支架包括:‑至少一个供应管线(11),用于将能调温的、液态或气态的流体导向出口(12),所述流体能通过所述出口从供应管线(11)输出;‑入口(14),通过其所述流体能通过所述入口进入到导出管线(13)中;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覆板部件(20能在所述支架(10)上设置为使得所述支架(10)的出口(12)与所述内覆板部件(20)的入口(22)流体连接,并且所述支架(10)的导出管线(13)的入口(14)与所述内覆板部件(20)的出口(23)流体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还涉及一种包括支架的车身结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内覆板部件的支架和车身结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按照权利要求1前序部分所述的用于内覆板部件的支架以及一种按照权利要求9前序部分所述的车身结构。
技术介绍
为了对机动车的车辆内部空间进行空气调节,符合标准地使用空气冷却/空气加热装置。在此,热空气或冷空气吹到驾驶室或乘员空间中,以便达到希望的额定温度。该直接的空气流经常被乘员察觉为不愉快的,因为所述空气流将热或冷不优化地分布并且此外造成噪音。通过单方面的空气流可能例如出现热的干燥空气,由此刺激眼睛和粘膜,同时乘员可能会脚冷。也在冷空气的情况下可能刺激呼吸道或有时可能会出现过度冷却。为了防止选择性的调温和作为不愉快察觉的空气流并且使空气调节较舒适,尝试将空气出口尽可能大面积地并且间接地构造。另一种可能性是在乘员空间中产生面加热,其中,对在乘员空间内部中的车辆构件直接调温。所述构件构造在DE102017206304.1中提出。然而,乘员空间通过面冷却/面加热的调温需要在覆板后方设置许多管线,以便可好地分布调温性能。连接这些管线是高成本的、烦琐的,产生额外重量并且需要附加的结构空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用于内覆板部件(20)的支架(10),所述内覆板部件尤其是用于覆盖机动车的乘员空间,所述支架包括:/n-至少一个供应管线(11),用于将能调温的、液态或气态的流体导向出口(12),所述流体能通过所述出口从所述供应管线(11)输出,/n-入口(14),所述流体能通过所述入口进入到导出管线(13)中,/n其特征在于,/n所述内覆板部件(20)能在所述支架(10)上设置为使得/n-所述支架(10)的所述出口(12)与所述内覆板部件(20)的入口(22)流体连接,并且/n-所述支架(10)的导出管线(13)的入口(14)与所述内覆板部件(20)的出口(23)流体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20181119 DE 102018128997.91.用于内覆板部件(20)的支架(10),所述内覆板部件尤其是用于覆盖机动车的乘员空间,所述支架包括:
-至少一个供应管线(11),用于将能调温的、液态或气态的流体导向出口(12),所述流体能通过所述出口从所述供应管线(11)输出,
-入口(14),所述流体能通过所述入口进入到导出管线(13)中,
其特征在于,
所述内覆板部件(20)能在所述支架(10)上设置为使得
-所述支架(10)的所述出口(12)与所述内覆板部件(20)的入口(22)流体连接,并且
-所述支架(10)的导出管线(13)的入口(14)与所述内覆板部件(20)的出口(23)流体连接。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架(10),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10)构造为门槛、A立柱、B立柱、C立柱、D立柱、车顶篷弓梁、顶部侧框架、底板总成和/或仪表板载体下部结构。


3.按照上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支架(10),其特征在于,所述入口(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B·基扎弗B·罗特P·扎茨格M·施瓦布尔C·泽尔迈尔
申请(专利权)人:宝马股份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德国;DE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