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屏内去光源FPC的结构,涉及到液晶显示屏线路板领域,包括第一硬板部,所述第一硬板部侧面底部固定设置有软板部,所述软板部正面设置有热压附件;所述热压附件包括贴片板,所述贴片板正面自左向右均匀开设有多条V形槽,所述贴片板正面中部开设有方形通槽,所述贴片板一侧顶部固定设置有弧形部以及贴片板一侧底部固定设置有直线形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对软板部进行更加全面进行的进行保护的同时,还可以有效避免出现提高折弯难度的情况,实际使用效果更加理想。
A new structure of FPC with light source removed from the scree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屏内去光源FPC的结构
本技术涉及液晶显示屏线路板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新型屏内去光源FPC的结构。
技术介绍
FPC又叫做柔性电路板,是以聚酰亚胺或聚酯薄膜为基材制成的一种具有高度可靠性,绝佳的可挠性印刷电路板,现有手机显示屏大多采用FPC输出方式,其种类可分为带有光源的FPC与不带光源的FPC,即去光源FPC。现有技术中带有光源的FPC与去光源FPC均具有一个相同的缺点,即安装以及使用的过程中容易发生断裂,当FPC断裂后,就会直接导致整个电子产品不可再继续使用,直接影响到电子产品的使用寿命,现有技术中已经出现具有防撕裂功能的FPC,其通过热压强化贴片框的方式,虽然可以有效对FPC进行增强,但是同样会增加FPC的折弯难度,实际使用效果不够理想。因此,专利技术一种新型屏内去光源FPC的结构来解决上述问题很有必要。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屏内去光源FPC的结构,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屏内去光源FPC的结构,包括第一硬板部,所述第一硬板部侧面底部固定设置有软板部,所述软板部正面设置有热压附件;所述热压附件包括贴片板,所述贴片板正面自左向右均匀开设有多条V形槽,所述贴片板正面中部开设有方形通槽,所述贴片板一侧顶部固定设置有弧形部以及贴片板一侧底部固定设置有直线形部。优选的,所述V形槽底部设置有弧形面。优选的,所述软板部端部固定设置有第二硬板部。优选的,所述第一硬板部正面一侧自下而上固定设置有两条导电双面胶条。优选的,所述第一硬板部顶部固定设置有显示屏。优选的,所述贴片板通过热压固定在软板部顶部,所述弧形部和直线形部均通过热压固定在第一硬板部顶部。优选的,所述弧形部和直线形部均固定设置于贴片板远离第二硬板部,靠近导电双面胶条的一侧。本技术的技术效果和优点:1、本技术在实际使用时,通过将带有方形通槽的贴片板热压在软板部顶部,进而对软板部边缘进行有效保护,增强软板部的边缘强度,防止软板部被撕裂,同时在贴片板顶部开设有多个条V形槽,因此当贴片板在进行折弯时,多个V形槽相配合,使得折弯受力处位于V形槽的最底部,此处厚度相较于贴片板其他位置的厚度更薄,因此可以较为轻松的进行折弯,同时弧形部与直线形部分别热压在软板部与第一硬板部连接处的边缘位置,进而对第一硬板部与软板部的连接处进行加固,相较于现有技术中的同类型产品,本技术在对软板部进行更加全面进行的进行保护的同时,还可以有效避免出现提高折弯难度的情况,实际使用效果更加理想;2、本技术通过设置有弧形面,以便于使得V形槽底部呈平滑状,进而利用弧形面的整个面承受折弯所产生的力,进而避免因直接将V形槽底部设置为线形,在折弯后严重影响V形槽底部强度的情况发生。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俯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热压附件俯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热压附件侧视结构示意图。图中:1、第一硬板部;2、软板部;3、热压附件;4、贴片板;5、V形槽;6、方形通槽;7、弧形部;8、直线形部;9、弧形面;10、第二硬板部;11、导电双面胶条;12、显示屏。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本技术提供了如图1-3所示的一种新型屏内去光源FPC的结构,如图1所示,包括第一硬板部1,所述第一硬板部1侧面底部固定设置有软板部2,所述软板部2正面设置有用于对软板部2进行加固的热压附件3。所述软板部2端部固定设置有第二硬板部10,所述第一硬板部1正面一侧自下而上固定设置有两条导电双面胶条11,所述第一硬板部1顶部固定设置有显示屏12。如图2所示,所述热压附件3包括贴片板4,所述贴片板4正面自左向右均匀开设有多条V形槽5,所述贴片板4正面中部开设有方形通槽6,所述贴片板4一侧顶部固定设置有弧形部7以及贴片板4一侧底部固定设置有直线形部8,所述贴片板4通过热压固定在软板部2顶部,所述弧形部7和直线形部8均通过热压固定在第一硬板部1顶部,所述弧形部7和直线形部8均固定设置于贴片板4远离第二硬板部10,靠近导电双面胶条11的一侧,进而分别对软板部2边缘进行保护以及对第一硬板部1与软板部2的连接处进行加固。如图3所示,所述V形槽5底部设置有弧形面9,以便于使得V形槽5底部呈平滑状,进而利用弧形面9的整个面承受折弯所产生的力,进而避免因直接将V形槽5底部设置为线形,在折弯后严重影响V形槽5底部强度的情况发生。本技术工作原理:本技术在实际使用时,通过将带有方形通槽6的贴片板4热压在软板部2顶部,进而对软板部2边缘进行有效保护,增强软板部2的边缘强度,防止软板部2被撕裂,同时在贴片板4顶部开设有多个条V形槽5,因此当贴片板4在进行折弯时,多个V形槽5相配合,使得折弯受力处位于V形槽5的最底部,此处厚度相较于贴片板4其他位置的厚度更薄,因此可以较为轻松的进行折弯,同时弧形部7与直线形部8分别热压在软板部2与第一硬板部1连接处的边缘位置,进而对第一硬板部1与软板部2的连接处进行加固,相较于现有技术中的同类型产品,本技术在对软板部2进行更加全面进行的进行保护的同时,还可以有效避免出现提高折弯难度的情况,实际使用效果更加理想。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屏内去光源FPC的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硬板部(1),所述第一硬板部(1)侧面底部固定设置有软板部(2),所述软板部(2)正面设置有热压附件(3);/n所述热压附件(3)包括贴片板(4),所述贴片板(4)正面自左向右均匀开设有多条V形槽(5),所述贴片板(4)正面中部开设有方形通槽(6),所述贴片板(4)一侧顶部固定设置有弧形部(7)以及贴片板(4)一侧底部固定设置有直线形部(8)。/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屏内去光源FPC的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硬板部(1),所述第一硬板部(1)侧面底部固定设置有软板部(2),所述软板部(2)正面设置有热压附件(3);
所述热压附件(3)包括贴片板(4),所述贴片板(4)正面自左向右均匀开设有多条V形槽(5),所述贴片板(4)正面中部开设有方形通槽(6),所述贴片板(4)一侧顶部固定设置有弧形部(7)以及贴片板(4)一侧底部固定设置有直线形部(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屏内去光源FPC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V形槽(5)底部设置有弧形面(9)。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屏内去光源FPC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软板部(2)端部固定设置有第二硬板部(1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龙世权,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德智欣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