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叠合剪力墙连接结构、水平连接结构及竖向连接结构
本公开涉及装配式建筑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叠合剪力墙连接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装配式建筑是指使用预制构件在工地装配而成的建筑。这种建筑的优点是建造速度快、受气候条件制约小、节约劳动力并可提高建筑质量。但是在目前装配式建筑施工过程中仍存在施工效率较低等问题。在装配式混凝土结构中,以实心预制混凝土构件为主的结构体系存在诸多问题及难点,例如,预制构件侧面出筋导致构件生产自动化程度低;现场钢筋连接导致质量管控困难;构件自重大导致塔吊型号大、现场吊装困难、运输不便;后浇带连接导致模板及钢筋作业量大、工人需求量大等各种问题。这些问题导致目前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效率低下、成本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中的至少一个,本公开提供了以下内容。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方面,一种叠合剪力墙连接结构,包括:至少两个预制墙,每个预制墙包括第一墙板、第二墙板及结合件,其中所述第一墙板与第二墙板间隔开一定距离相对设置以形成空腔,所述结合件分别与所述第一墙板与第二墙板固接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叠合剪力墙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n至少两个预制墙,每个预制墙包括第一墙板、第二墙板及结合件,其中所述第一墙板与第二墙板间隔开一定距离相对设置以形成空腔,所述结合件分别与所述第一墙板与第二墙板固接;以及/n连接体,用于连接所述至少两个预制墙,包括钢筋连接体和/或钢板连接体,其中,/n所述钢筋连接体包括一维形式的钢筋线状连接体;和/或/n二维形式的钢筋片状连接体;和/或/n三维形式的钢筋笼状连接体;/n混凝土至少被浇筑在所述空腔中,所述至少两个预制墙通过所述连接体和被浇筑的混凝土形成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20181128 CN 20181143612911.一种叠合剪力墙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至少两个预制墙,每个预制墙包括第一墙板、第二墙板及结合件,其中所述第一墙板与第二墙板间隔开一定距离相对设置以形成空腔,所述结合件分别与所述第一墙板与第二墙板固接;以及
连接体,用于连接所述至少两个预制墙,包括钢筋连接体和/或钢板连接体,其中,
所述钢筋连接体包括一维形式的钢筋线状连接体;和/或
二维形式的钢筋片状连接体;和/或
三维形式的钢筋笼状连接体;
混凝土至少被浇筑在所述空腔中,所述至少两个预制墙通过所述连接体和被浇筑的混凝土形成连接。
2.一种叠合剪力墙水平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两个预制墙或两个以上的预制墙,所述两个预制墙或两个以上的预制墙水平方向设置以使得相邻两个预制墙形成任意形结构,每个预制墙包括第一墙板、第二墙板及结合件,其中所述第一墙板与第二墙板间隔开一定距离相对设置以形成空腔,所述结合件分别与所述第一墙板与第二墙板固接;以及
连接体,用于连接所述至少两个预制墙,包括钢筋连接体和/或钢板连接体,其中,
所述钢筋连接体包括一维形式的钢筋线状连接体;和/或
二维形式的钢筋片状连接体;和/或
三维形式的钢筋笼状连接体;混凝土至少被浇筑在所述空腔中,所述两个预制墙或两个以上的预制墙通过所述连接体和被浇筑的混凝土形成所述任意形结构连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任意形结构为一字形结构、L形结构、T形结构和/或斜向结构中的一种或多种。
4.一种叠合剪力墙竖向连接结构,包括:
两个预制墙,所述两个预制墙上下设置,每个预制墙包括第一墙板、第二墙板及结合件,其中所述第一墙板与第二墙板间隔开一定距离相对设置以形成空腔,所述结合件分别与所述第一墙板与第二墙板固接;以及
连接体,用于连接所述至少两个预制墙,包括钢筋连接体和/或钢板连接体,其中,
所述钢筋连接体包括一维形式的钢筋线状连接体;和/或
二维形式的钢筋片状连接体;和/或
三维形式的钢筋笼状连接体;混凝土至少被浇筑在所述空腔中,所述两个预制墙通过所述连接体和被浇筑的混凝土形成竖向连接。
5.如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筋连接体的形状设置为增强所述至少两个预制墙的连接强度。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钢筋线状连接体为:折线形状、螺旋形状、弯钩形状或波纹形状中的一种、或多种形状的结合形状;和/或
所述钢筋片状连接体为:U形状、整体环形状、端部环形状、或网形状中的一种、或多种形状的结合形状;和/或
所述钢筋笼状连接体为:所述钢筋片状连接体与所述钢筋线状连接体形成的钢筋笼状连接体、所述钢筋线状连接体形成的钢筋笼状连接体、或所述钢筋片状连接体形成的钢筋笼状连接体。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筋连接体上设置有增强相邻两个预制墙的连接强度的增强部。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增强部为设置在连接体端部的凸起结构和/或加粗结构。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凸起结构为设置在连接体端部的并筋或横筋;和/或
所述加粗结构为设置在连接体端部的端板结构、墩粗结构、增加套筒结构或增加螺母结构。
10.如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钢板连接体设置有增强相邻两个预制墙的连接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唐修国,张猛,马云飞,陈光,杨逸,
申请(专利权)人:三一筑工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