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光发射组件、摄像模组及电子设备
本技术涉及摄像头
,特别是涉及一种光发射组件、摄像模组及电子设备。
技术介绍
当前3D成像技术的主流方案是结构光方案和TOF方案两种,其中,结构光方案只能在近距离实现3D成像(主要应用都在1米以内),远距离3D成像的主要使用技术是TOF方案。TOF方案的成像原理是:光发射组件向目标物体投射红外光线,这些红外光线碰到目标物体后会被反射回来,并最终被接收单元接收,此时根据光线向目标物体投射的时间、接收单元接收到被反射回来的光线的时间,以及光速便可以计算物体到摄像模组的距离。虽然TOF方案相较于结构光方案来说其成像距离确实远了很多,但是由于光发射组件的投射距离有限,导致TOF方案的成像距离一般也不会超过10米。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光发射组件、摄像模组及电子设备,旨在提高光发射组件的投射距离。一种光发射组件,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内部形成有容纳腔,且所述壳体上开设有发射孔,以使所述容纳腔与所述壳体的外部连通;光源,所述光源设置于所述壳体的内表面;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光发射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n壳体,所述壳体的内部形成有容纳腔,且所述壳体上设有发射孔,以使所述容纳腔与所述壳体的外部连通;/n光源,所述光源设置于所述壳体的内表面;/n匀光模块,所述匀光模块设置于所述容纳腔内,用于对所述光源发出的光线进行匀光处理;所述匀光模块包括与所述光源对应的入光口以及与所述发射孔对应的出光口,所述光源发出的光线从所述入光口进入所述匀光模块并经过所述匀光模块的匀光处理后从所述出光口朝向所述发射孔处射出;以及/n扩散片,所述扩散片设置于所述发射孔处,用于将经过所述发射孔的光线转换为TOF光。/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光发射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所述壳体的内部形成有容纳腔,且所述壳体上设有发射孔,以使所述容纳腔与所述壳体的外部连通;
光源,所述光源设置于所述壳体的内表面;
匀光模块,所述匀光模块设置于所述容纳腔内,用于对所述光源发出的光线进行匀光处理;所述匀光模块包括与所述光源对应的入光口以及与所述发射孔对应的出光口,所述光源发出的光线从所述入光口进入所述匀光模块并经过所述匀光模块的匀光处理后从所述出光口朝向所述发射孔处射出;以及
扩散片,所述扩散片设置于所述发射孔处,用于将经过所述发射孔的光线转换为TOF光。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发射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匀光模块包括多个匀光子模块,每一个所述匀光子模块具有一个中空腔,各所述匀光子模块的中空腔相互连通;
其中,多个所述匀光子模块中具有与所述光源相对的第一匀光子模块,所述第一匀光子模块具有所述入光口,以便所述光源发出的光线进入所述中空腔内;多个所述匀光子模块中还具有与所述发射孔相对的第二匀光子模块,所述第二匀光子模块具有所述出光口,以便所述中空腔内的光线射向所述发射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发射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匀光模块还包括第一遮光结构,所述第一遮光结构设置在相邻两个所述第一匀光子模块之间,以密封相邻两个所述第一匀光子模块之间的间隙;
所述匀光模块还包括第二遮光结构,所述第一匀光子模块中包括排布于外侧的外侧匀光子模块,所述第二遮光结构设置在所述壳体的内表面与所述外侧匀光子模块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发射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匀光模块还包括冷却介质和密封结构;所述冷却介质设置在所述匀光子模块之间的间隙内;所述密封结构设置在排布于外侧、且相邻的所述匀光子模块之间,以避免所述冷却介质泄漏。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发射组件,其特征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志,毛信贤,
申请(专利权)人:南昌欧菲生物识别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西;36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