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道路排水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283534 阅读:5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23 17:0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排水结构领域,尤其是一种市政道路排水结构,针对现有的排水结构不便于快速的排水,且不便于对减小安全隐患的问题,现提出如下方案,其包括路面基层和位于路面基层顶部的道路,所述路面基层上设有下水井,下水井的顶部设有井盖,路面基层上设有多个排水槽,排水槽靠近下水井的一侧内壁上开设有排水孔,且排水孔与下水井相连通,道路上开设有多个连通孔,连通孔内固定安装有环形板,且环形板位于对应的排水槽的正上方,环形板的内壁上开设有放置槽,放置槽内放置有盖板,盖板的两侧均开设有连接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设计合理,便于打开多个排水槽能够快速的进行排水且能够减小安全隐患。

Municipal road drainage structur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市政道路排水结构
本技术涉及排水结构
,尤其涉及一种市政道路排水结构。
技术介绍
城市道路在使用的过程中受各种自然社会条件的影响,特别是雨水的侵蚀,路面如果积水严重,会阻碍到车辆的正常通行,导致车辆出现液面滑移的现象,严重影响交通安全,经检索,授权公告号为CN208219339U的专利文件公开了,包括两侧道路和中间绿化带,所述中间绿化带比两侧道路路面低5~10cm,绿化带上方设有雨水口,所述雨水口下方设有深水井,所述雨水口比绿化带高出3~5cm,所述道路上方设有路缘石,路缘石与道路之间形成雨水的流入孔,方便雨水流入绿化带中,所述深水井侧面设有溢水管,用来连接城市排水管,所述深水井井底设有打孔渗透管。但上述设计还存在不足之处,上述设计在下暴雨时,一部分为了快速排水会打开深水井的井盖,存在着安全隐患,存在着不便于快速的排水,且不便于对减小安全隐患的问题,因此我们提出了市政道路排水结构用于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不便于快速的排水,且不便于对减小安全隐患的缺点,而提出的市政道路排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市政道路排水结构,包括路面基层(1)和位于路面基层(1)顶部的道路(4),其特征在于,所述路面基层(1)上设有下水井(2),下水井(2)的顶部设有井盖(3),路面基层(1)上设有多个排水槽(5),排水槽(5)靠近下水井(2)的一侧内壁上开设有排水孔(9),且排水孔(9)与下水井(2)相连通,道路(4)上开设有多个连通孔(6),连通孔(6)内固定安装有环形板(7),且环形板(7)位于对应的排水槽(5)的正上方,环形板(7)的内壁上开设有放置槽(10),放置槽(10)内放置有盖板(8)。/n

【技术特征摘要】
1.市政道路排水结构,包括路面基层(1)和位于路面基层(1)顶部的道路(4),其特征在于,所述路面基层(1)上设有下水井(2),下水井(2)的顶部设有井盖(3),路面基层(1)上设有多个排水槽(5),排水槽(5)靠近下水井(2)的一侧内壁上开设有排水孔(9),且排水孔(9)与下水井(2)相连通,道路(4)上开设有多个连通孔(6),连通孔(6)内固定安装有环形板(7),且环形板(7)位于对应的排水槽(5)的正上方,环形板(7)的内壁上开设有放置槽(10),放置槽(10)内放置有盖板(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市政道路排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8)的两侧均开设有连接槽(11),放置槽(10)的两侧内壁上均开设有第一槽(12),第一槽(12)内滑动安装有连接杆(13),且连接杆(13)与对应的连接槽(11)相卡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市政道路排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槽(12)的顶部内壁上开设有第二槽(14),第二槽(14)内滑动安装有连接板(17),连接板(17)的底部铰接有第一杆(18)的一端,第一杆(18)的另一端铰接在对应的连接杆(13)上。


4.根据权利要求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明操胡浩张志远
申请(专利权)人:荆门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