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人行道路
本技术涉及市政道路工程的
,尤其是涉及一种人行道路。
技术介绍
人行道路是指专供人们行走的路,一般位于车行道的两侧,其高度通常高于车行道高度以保护行人安全。现有的人行道路通常是通过在混凝土层上铺设透水砖的结构,由于透水砖具有较好的透水性,因此下雨时,雨水会通过透水砖进入混凝土层表面。由于人行道路是高于车行道的,因此雨水会顺着混凝土层表面流至车行道处。上述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当透水砖脱离混凝土层时,由于雨水会在混凝土层表面堆积,因此踩踏透水砖时会导致积水溅起。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人行道路,其优势在于行人踩踏时不会有积水溅起。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人行道路,从下往上依次包括土壤层、级配碎石层、混凝土层以及面板层,所述级配碎石层内设有中空的支撑管,支撑管的下端插入土壤层内,支撑管的上端面延伸至混凝土层,通水管内填充有透水性混凝土形成透水通道,支撑管上端面与配合处的混凝土层表面平齐。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人行道路,从下往上依次包括土壤层(1)、级配碎石层(2)、混凝土层(3)以及面板层(4),其特征是:所述级配碎石层(2)内设有中空的支撑管(5),支撑管(5)的下端插入土壤层(1)内,支撑管(5)的上端面延伸至混凝土层(3),通水管内填充有透水性混凝土形成透水通道(6),支撑管(5)上端面与配合处的混凝土层(3)表面平齐。/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人行道路,从下往上依次包括土壤层(1)、级配碎石层(2)、混凝土层(3)以及面板层(4),其特征是:所述级配碎石层(2)内设有中空的支撑管(5),支撑管(5)的下端插入土壤层(1)内,支撑管(5)的上端面延伸至混凝土层(3),通水管内填充有透水性混凝土形成透水通道(6),支撑管(5)上端面与配合处的混凝土层(3)表面平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行道路,其特征是:所述混凝土层(3)的上表面成型有多个下凹的弧形槽(7),所述面板层(4)由多块透水砖(8)拼接而成,每块透水砖(8)的下表面均成型有下凸的弧形凸起面(9),所述弧形凸起面(9)嵌入弧形槽(7)内。
3.根据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本来,袁祖林,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兴罗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