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海绵城市市政道路生物滞留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283529 阅读:1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23 17:0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市政道路建设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海绵城市市政道路生物滞留带,包括由上往下设置的第一生物过滤介质层、碎石集水沟层和第二生物过滤介质层,碎石集水沟层包裹着透水土工布,第一生物过滤介质层内设有多个提篮,每个提篮的上端均伸至第一生物过滤介质层的上表面,每个提篮下方的碎石集水沟层和第二生物过滤介质层均插设有多个溢流雨水井,每个溢流雨水井均连接着市政雨水系统,每个溢流雨水井的上端口均设有滤网。碎石集水沟层起到集水的作用,第二生物过滤介质层起到净水和蓄水的作用,当雨水量过大时,部分雨水流入溢流雨水井排走;当需要检修溢流雨水井和滤网时,将提篮提走即可进行检修,方便快捷。

A biological detention zone of municipal road in sponge Cit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海绵城市市政道路生物滞留带
本技术涉及市政道路建设
,尤其涉及一种海绵城市市政道路生物滞留带。
技术介绍
海绵城市是新一代城市雨水管理概念,也可称之为“水弹性城市”,目前各个地方的海绵城市建设开展的如火如荼,低冲击开发理念已深入人心。传统简单的下凹式绿地作为海绵体,利用下凹带储水,下凹带无法储存的水由市政雨水系统排走,下凹式绿地设于机动车道旁边、慢行道旁边或者二者之间,起到了很好的集水、净水、蓄水的作用,但由于其填土面过低,直接暴露在空气中,开敞式的蓄水方式为蚊虫滋生提供了环境,成为了细菌与疾病传播的温床,整体不环保也不美观。且成品的地埋式海绵体成本高昂,检修困难,这些都严重阻碍了低冲击开发理念在市政道路中应用范围的进一步扩大。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海绵城市市政道路生物滞留带,其结构简单,满足集水、净水、蓄水、排水功能的同时还方便检修。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海绵城市市政道路生物滞留带,包括由上往下设置的第一生物过滤介质层、碎石集水沟层和第二生物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海绵城市市政道路生物滞留带,其特征在于:包括由上往下设置的第一生物过滤介质层(1)、碎石集水沟层(2)和第二生物过滤介质层(3),碎石集水沟层(2)包裹着透水土工布(4),第一生物过滤介质层(1)内设有多个提篮(7),每个提篮(7)的上端均伸至第一生物过滤介质层(1)的上表面,每个提篮(7)下方的碎石集水沟层(2)和第二生物过滤介质层(3)均设有多个溢流雨水井(5),每个溢流雨水井(5)均连接着市政雨水系统,每个溢流雨水井(5)的上端口均设有滤网(6)。/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海绵城市市政道路生物滞留带,其特征在于:包括由上往下设置的第一生物过滤介质层(1)、碎石集水沟层(2)和第二生物过滤介质层(3),碎石集水沟层(2)包裹着透水土工布(4),第一生物过滤介质层(1)内设有多个提篮(7),每个提篮(7)的上端均伸至第一生物过滤介质层(1)的上表面,每个提篮(7)下方的碎石集水沟层(2)和第二生物过滤介质层(3)均设有多个溢流雨水井(5),每个溢流雨水井(5)均连接着市政雨水系统,每个溢流雨水井(5)的上端口均设有滤网(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海绵城市市政道路生物滞留带,其特征在于:所述提篮(7)包括可移动的内篮(71)和外篮(72),外篮(72)套设在内篮(71)外,内篮(71)和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冯永艳李智文黄志诚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