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压滤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281770 阅读:4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23 16:3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压滤机,属于除水设备技术领域。压滤机包括第一压滤系统和第二压滤系统,所述第一压滤系统内包括第一滤带,第二压滤系统内包括第二滤带,第一滤带与第二滤带之间设有一段相互贴合在一起形成的重叠部,重叠部的一侧设有压辊,压辊对重叠部进行挤压,将位于第一滤带与第二滤带之间的待压滤物挤压滤出液体;压辊至少有两根,且位于前压滤位置的压辊的直径大于位于后压滤位置的压辊的直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直径递减的若干压辊,依次对重叠部进行压力递增式压滤,位于前压滤位置的压辊成为位于后压滤位置的压辊的进一步压滤的基础,实现整体压滤设备的高效能压滤,提高污泥、杂质等待压滤物的出水比例。

A filter pres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压滤机
本技术涉及除水设备
,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压滤机。
技术介绍
带式压滤机,广泛应用于城市生活污水、纺织印染、电镀、造纸、皮革、酿造、食品加工、洗煤、石油化工、化学、冶金、制药、陶瓷等行业的污泥脱水处理,也适用于工业生产的固分离或液体浸出工序。基本原理是经过浓缩的污泥与一定浓度的絮凝剂在静、动态混合器中充分混合以后,污泥中的微小固体颗粒聚凝成体积较大的絮状团块,同时分离出自由水,絮凝后的污泥被输送到浓缩重力脱水的滤带上,在重力的作用下自由水被分离,形成不流动状态的污泥,然后夹持在上下两条网带之间,经过楔形预压区、低压区和高压区,在由小到大的挤压力、剪切力作用下,逐步挤压污泥,以达到最大程度的泥、水分离,最后形成滤饼排出。由于经过挤压滤水后的污泥或者杂质比没有经过滤水的污泥或者杂质更容易处理,即更容易运输和异地填埋,更容易回收处理等。因此,提高带式压滤机的工作效能,能够直接提高污水处理厂或者建设施工单位的废弃物处理效率,经过初步滤水之后,降低废弃物处理成本和处理难度。现有技术中的带式压滤机往往采用直径相同的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压滤机,包括第一压滤系统和第二压滤系统,所述第一压滤系统内包括第一滤带(1),所述第二压滤系统内包括第二滤带(2),所述第一滤带(1)与第二滤带(2)之间设有一段相互贴合在一起形成的重叠部(3),所述重叠部(3)的侧部设有压辊(4),所述压辊(4)对重叠部(3)进行挤压,将位于第一滤带(1)与第二滤带(2)之间的待压滤物挤压滤出液体;其特征在于:/n所述压辊(4)至少有两根,且在竖直方向上自下而上依次交错布置,位于前压滤位置的压辊(4)的直径大于位于后压滤位置的压辊(4)的直径;所述重叠部(3)依次绕过上述各压辊(4);/n直径最小的压辊(4)直径不小于直径最大的压辊(4)直径的三分之...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压滤机,包括第一压滤系统和第二压滤系统,所述第一压滤系统内包括第一滤带(1),所述第二压滤系统内包括第二滤带(2),所述第一滤带(1)与第二滤带(2)之间设有一段相互贴合在一起形成的重叠部(3),所述重叠部(3)的侧部设有压辊(4),所述压辊(4)对重叠部(3)进行挤压,将位于第一滤带(1)与第二滤带(2)之间的待压滤物挤压滤出液体;其特征在于:
所述压辊(4)至少有两根,且在竖直方向上自下而上依次交错布置,位于前压滤位置的压辊(4)的直径大于位于后压滤位置的压辊(4)的直径;所述重叠部(3)依次绕过上述各压辊(4);
直径最小的压辊(4)直径不小于直径最大的压辊(4)直径的三分之一;
重叠部(3)的滤带在压辊(4)上的包角范围为170°~2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压滤机,其特征在于:
直径最小的压辊(4)直径为直径最大的压辊(4)直径的38.6%。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压滤机,其特征在于:
位于前压滤位置的压辊(4)至少为两根,共同组成大压辊组;位于后压滤位置的压辊(4)至少为三根,共同组成小压辊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压滤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滤带(1)和第二滤带(2)均使用聚酯材料制成,且第一滤带(1)和第二滤带(2)的截面宽度为1m~2.5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压滤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压辊(4)下方设有承接挤压出的液体的第一集水斗(5);所述第一滤带(1)下方设有第二集水斗(6)。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压滤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滤带(1)与第二滤带(2)均采用张紧轮(7)进行调节;所述第一滤带(1)与第二滤带(2)均由电机(8)驱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舒宝成刘道学于健赵静文许堃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四局集团有限公司安徽中铁工程技术服务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