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地埋式一体化污水处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281715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23 16:3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污水处理设备附属装置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地埋式一体化污水处理装置,其可以简化地埋式一体化污水处理装置的维修流程,因此不仅可以减少人力的浪费,而且可以提高维修便捷性;包括箱体,箱体的内部自左向右依次设置有调节腔、曝气腔、反应腔和消毒腔,调节腔的左端顶部连通设置有进水管,调节腔、曝气腔、反应腔和消毒腔内均设置有污水泵组件,调节腔、曝气腔和反应腔均通过污水泵组件连通,消毒腔的右端连通设置有排水管;还包括支撑箱、安装板、支持板、两组滑动板、两组控制箱、两组调节螺纹杆、两组调节板、两组左动力杆、两组右动力杆、两组调节把手和两组盖板,支撑箱的内部设置有支撑腔。

An underground integrated sewage treatment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地埋式一体化污水处理装置
本技术涉及污水处理设备附属装置的
,特别是涉及一种地埋式一体化污水处理装置。
技术介绍
众所周知,地埋式一体化污水处理装置是一种模块化的高效污水生物处理设备,是一种以生物膜为净化主体的污水生物处理系统,充分发挥了厌氧生物滤池、接触氧化床等生物膜反应器具有的生物密度大、耐污能力强、动力消耗低、操作运行稳定、维护方便的特点,使得该系统具有很广的应用前景和推广价值,其在污水处理的领域中得到了广泛的使用;现有的地埋式一体化污水处理装置包括箱体,箱体的内部自左向右依次设置有调节腔、曝气腔、反应腔和消毒腔,调节腔的左端顶部连通设置有进水管,调节腔、曝气腔、反应腔和消毒腔内均设置有污水泵组件,调节腔、曝气腔和反应腔均通过污水泵组件连通,消毒腔的右端连通设置有排水管,消毒腔的污水泵组件的输出端与排水管的输入端连通,曝气腔和反应腔的内部分别设置有曝气机构和膜分离组件,调节腔、曝气腔、反应腔和消毒腔的顶端均设置有维修孔,维修孔顶部设置有开关盖板;现有的地埋式一体化污水处理装置使用时,首先在市场上购买到现有的地埋式一体化污水处理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地埋式一体化污水处理装置,包括箱体(1),箱体(1)的内部自左向右依次设置有调节腔(2)、曝气腔(3)、反应腔(4)和消毒腔(5),调节腔(2)的左端顶部连通设置有进水管,调节腔(2)、曝气腔(3)、反应腔(4)和消毒腔(5)内均设置有污水泵组件(7),调节腔(2)、曝气腔(3)和反应腔(4)均通过污水泵组件(7)连通,消毒腔(5)的右端连通设置有排水管(6),消毒腔(5)的污水泵组件(7)的输出端与排水管(6)的输入端连通,曝气腔(3)和反应腔(4)的内部分别设置有曝气机构(8)和膜分离组件(9),调节腔(2)、曝气腔(3)、反应腔(4)和消毒腔(5)的顶端均设置有维修孔,维修孔顶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地埋式一体化污水处理装置,包括箱体(1),箱体(1)的内部自左向右依次设置有调节腔(2)、曝气腔(3)、反应腔(4)和消毒腔(5),调节腔(2)的左端顶部连通设置有进水管,调节腔(2)、曝气腔(3)、反应腔(4)和消毒腔(5)内均设置有污水泵组件(7),调节腔(2)、曝气腔(3)和反应腔(4)均通过污水泵组件(7)连通,消毒腔(5)的右端连通设置有排水管(6),消毒腔(5)的污水泵组件(7)的输出端与排水管(6)的输入端连通,曝气腔(3)和反应腔(4)的内部分别设置有曝气机构(8)和膜分离组件(9),调节腔(2)、曝气腔(3)、反应腔(4)和消毒腔(5)的顶端均设置有维修孔,维修孔顶部设置有开关盖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支撑箱(10)、安装板(11)、支持板(12)、两组滑动板(13)、两组控制箱(14)、两组调节螺纹杆(15)、两组调节板(16)、两组左动力杆(17)、两组右动力杆(18)、两组调节把手(19)和两组盖板(20),所述支撑箱(10)的底端与箱体(1)的顶端连接,所述支撑箱(10)的内部设置有支撑腔(21),所述支撑腔(21)的底端连通设置有穿透孔,所述支撑腔(21)的顶端连通设置有支撑口,所述安装板(11)的底端边缘区域与支撑箱(10)的顶端紧贴,所述安装板(11)的顶端前侧贯穿设置有U型滑槽,所述U型滑槽的左端和右端分别连通设置有两组限位滑槽(22),所述两组滑动板(13)分别与两组限位滑槽(22)滑动卡装,所述支持板(12)与U型滑槽滑动卡装,所述两组滑动板(13)的内端分别与支持板(12)的左端和右端连接,所述两组控制箱(14)的内端分别与支撑箱(10)的左端和右端顶部连接,所述两组控制箱(14)的内部分别设置有两组控制腔,所述两组控制腔的顶端分别连通设置有两组控制口,所述两组调节螺纹杆(15)的内端和外端分别与两组控制腔的内端和外端轴承连接,所述两组调节板(16)的外端中部分别贯穿设置有两组调节螺纹孔,所述两组调节螺纹孔分别与两组调节螺纹杆(15)螺装,所述两组左动力杆(17)的底端和顶端分别与左侧调节板的顶端前侧和后侧以及安装板(11)的左端前侧和后侧铰接,所述两组右动力杆(18)的底端和顶端分别与右侧调节板的顶端前侧和后侧以及安装板(11)的右端前侧和后侧铰接,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隋术勇
申请(专利权)人:诸城瑞鑫环能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